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8
版次: 1
ISBN: 9787533675622
定价: 2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44页
字数: 265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化,从消费文化到中产阶层,从“全球化”到“中国梦”……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的关注领域总是贴近于时代脉搏和热点,又每每都引领潮头。近些年来,张颐武更高蹈于全球化语境,以自己一贯站在时代前沿的敏锐,极为密切地审视着摇曳多姿、绚烂多彩的当下文化,关注着令人期待的“中国梦”议题。他试图看清当下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之下的特征,总结出他的规律,以期探索出当下文化未来的走向,更是为了揭示出未来中国的模样。本书选辑了张颐武教授数年来就这些领域所写的精彩文章,文笔锐利,逻辑严谨,观点新颖而独特,足以给读者许多启发。   张颐武,文学批评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与电影等。多年来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生命的相遇

    003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

    007苍苍者天茫茫水:聂绀弩的境界

    011巴金:二十世纪中国的感动

    013湛然而逝:季羡林先生的意义

    018“痴”与“才”:追怀周汝昌先生

    025难说难解冯友兰

    028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034看戏的联想:关于汪先生

    038陈逸飞?中国梦?上海精神

    045张暖忻的怀念

    050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

    063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超越:关于迈克尔?杰克逊

    068他等到了自己的时刻

    ——由乔布斯想到的

    072谦和守礼:前辈的风度

    076十九中的回忆

    梦想的归宿

    083天安门的怀想

    086圆明园:痛楚记忆与超越想象

    089留住二十世纪中国的精神

    093肯定的力量

    097火炬依然照耀我们

    ——纪念北京奥运会一周年

    101幸福感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平衡

    105让“中国梦”超越“抱怨文化”

    109“海”的内外两边

    113高考仍然是社会公平的象征

    117“中产梦”就是“中国梦”

    121需要“魅力中国”

    125生命的邂逅《一九八八——?》读后

    129思考的辩证:从钱先生谈起

    133信任和公平的意义

    137“汉字节”值得倡导

    141“兼听”的重要性

    145“危”与“机”

    潮流的激变

    151面对“四跨”:社会与新传播

    154“跟帖文化”的长短

    158“冰箱”之喻

    162“丑闻”对于媒体和公众的挑战

    166“哥”的悲喜剧中的期望和想象

    172网吧难题和价值平衡

    176微博的活力和局限

    180“浅思维”文化和生活智慧

    184上海的胸怀

    188奢侈品的诱惑

    192时评需要更多样

    196面对人性和传播的复杂性

    200分级的困扰

    成长的应对

    207“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

    220“白领”的生存

    225“钝感力”与人生的挑战

    229“幸福”和“成功”不是独木桥

    233帮助和激励的平衡

    237跨越“隔膜”

    241期待校园文化的新空间

    246师生之间:挑战与应战

    251提升幸福感需要共识和认同

    255新课题:“90后”面对职场进入社会

    259长跑的乐趣

    263重视国民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267直面“平淡生活”

    趣味的演化

    273“达人”与“红人”

    277“选秀文化”的意义

    282从《百年孤独》看文学之变

    287《步步惊心》与《失恋33天》:时间的想象力

    291《大笑江湖》喻示消费新趋向

    295《功夫熊猫》的启示

    299《南京南京》和新的历史意识

    302《山楂树之恋》:在当下凸显“情”之价值

    306《唐山大地震》的震撼

    310八卦不绝

    313如何寻找创意生活

    316面对“常识的权力”

    320如果没有张艺谋

    323雅俗辩证

    325摇滚的生命

    ——写在《怒放》之前

    329一块“石头”的力量

    333这十年的十本书

    337《非诚勿扰2》:老去的一代人的自我伤悼

    341子弹飞向何方:《让子弹飞》说的是什么
  • 内容简介:
      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化,从消费文化到中产阶层,从“全球化”到“中国梦”……著名文化评论家张颐武的关注领域总是贴近于时代脉搏和热点,又每每都引领潮头。近些年来,张颐武更高蹈于全球化语境,以自己一贯站在时代前沿的敏锐,极为密切地审视着摇曳多姿、绚烂多彩的当下文化,关注着令人期待的“中国梦”议题。他试图看清当下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之下的特征,总结出他的规律,以期探索出当下文化未来的走向,更是为了揭示出未来中国的模样。本书选辑了张颐武教授数年来就这些领域所写的精彩文章,文笔锐利,逻辑严谨,观点新颖而独特,足以给读者许多启发。
  • 作者简介:
      张颐武,文学批评家,文化学者。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小说与电影等。多年来对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化作出了丰富而重要的阐述。主要理论专著有《在边缘处追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新新中国的形象》、《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等,大众阅读出版物有《思想的踪迹》、《一个人的阅读史》等。
  • 目录:
    生命的相遇

    003胡适对于当下的意义

    007苍苍者天茫茫水:聂绀弩的境界

    011巴金:二十世纪中国的感动

    013湛然而逝:季羡林先生的意义

    018“痴”与“才”:追怀周汝昌先生

    025难说难解冯友兰

    028怀林斤澜先生:一个晚辈的回忆和追念

    034看戏的联想:关于汪先生

    038陈逸飞?中国梦?上海精神

    045张暖忻的怀念

    050和时代拔河:十年后再思王小波的价值

    063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超越:关于迈克尔?杰克逊

    068他等到了自己的时刻

    ——由乔布斯想到的

    072谦和守礼:前辈的风度

    076十九中的回忆

    梦想的归宿

    083天安门的怀想

    086圆明园:痛楚记忆与超越想象

    089留住二十世纪中国的精神

    093肯定的力量

    097火炬依然照耀我们

    ——纪念北京奥运会一周年

    101幸福感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平衡

    105让“中国梦”超越“抱怨文化”

    109“海”的内外两边

    113高考仍然是社会公平的象征

    117“中产梦”就是“中国梦”

    121需要“魅力中国”

    125生命的邂逅《一九八八——?》读后

    129思考的辩证:从钱先生谈起

    133信任和公平的意义

    137“汉字节”值得倡导

    141“兼听”的重要性

    145“危”与“机”

    潮流的激变

    151面对“四跨”:社会与新传播

    154“跟帖文化”的长短

    158“冰箱”之喻

    162“丑闻”对于媒体和公众的挑战

    166“哥”的悲喜剧中的期望和想象

    172网吧难题和价值平衡

    176微博的活力和局限

    180“浅思维”文化和生活智慧

    184上海的胸怀

    188奢侈品的诱惑

    192时评需要更多样

    196面对人性和传播的复杂性

    200分级的困扰

    成长的应对

    207“80后”,寻找超越平庸的空间

    220“白领”的生存

    225“钝感力”与人生的挑战

    229“幸福”和“成功”不是独木桥

    233帮助和激励的平衡

    237跨越“隔膜”

    241期待校园文化的新空间

    246师生之间:挑战与应战

    251提升幸福感需要共识和认同

    255新课题:“90后”面对职场进入社会

    259长跑的乐趣

    263重视国民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267直面“平淡生活”

    趣味的演化

    273“达人”与“红人”

    277“选秀文化”的意义

    282从《百年孤独》看文学之变

    287《步步惊心》与《失恋33天》:时间的想象力

    291《大笑江湖》喻示消费新趋向

    295《功夫熊猫》的启示

    299《南京南京》和新的历史意识

    302《山楂树之恋》:在当下凸显“情”之价值

    306《唐山大地震》的震撼

    310八卦不绝

    313如何寻找创意生活

    316面对“常识的权力”

    320如果没有张艺谋

    323雅俗辩证

    325摇滚的生命

    ——写在《怒放》之前

    329一块“石头”的力量

    333这十年的十本书

    337《非诚勿扰2》:老去的一代人的自我伤悼

    341子弹飞向何方:《让子弹飞》说的是什么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品尚书系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朱家雄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品尚书系 文化的附加值
李少君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品尚书系 五味书
解玺璋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品尚书系 我的书生活
谭旭东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品尚餐厅
深圳市艺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跨世纪的中国想象:张颐武电影文章自选集
张颐武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时代侧面的旁白
张颐武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全球华语小说:都市卷
张颐武 编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全球华语小说:官场与职场卷
张颐武 编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全球华语小说:海外华人卷
张颐武 编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到城里去(英文版)
张颐武 编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淡绿色的月亮(英文版)
张颐武 编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文化发展史
张颐武 编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全球化与中国电影的转型
张颐武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现代性中国
张颐武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思想的踪迹:一个批评者的跨文化观察
张颐武 著
品尚书系 中国梦的世纪
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
张颐武 著;谢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