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4-01
版次: 1
ISBN: 9787512116795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   传感技术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需要,结合传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编写而成。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并分析了相应的测量电路和应用实例。全书共分13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及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气敏、湿敏、磁敏及生物传感器;第三部分介绍了传感网技术,传感网是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支撑,是由各种传感器组成的信息获取的网络,是物联网感知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内容较广泛,在编写中兼顾传感器的原理和实用性,可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用书。   杨清梅,北京联合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教师,副教授。200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以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机器人检测与控制技术、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主持或参加黑龙江省和北京市多项科研项目,主编出版教材2部,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访学1年。 第1章 绪论

    1.1 传感器技术概述

    1.1.1 传感技术的定义及作用

    1.1.2 传感技术与传感系统

    1.1.3 物联网与传感技术

    1.2 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

    1.2.1 传感器的组成

    1.2.2 传感器的分类

    1.3 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3.1 传感技术发展现状

    1.3.2 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传感网络的应用

    第2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2.1 传感器的静特性

    2.1.1 测量范围和量程

    2.1.2 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2.1.3 迟滞

    2.1.4 重复性

    2.1.5 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

    2.1.6 分辨力与阈值

    2.1.7 稳定性

    2.1.8 漂移

    2.1.9 精确度(精度)

    2.1.10 误差表达

    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2.1 动态特性的一般模型

    2.2.2 传感器对任意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与脉冲响应函数

    2.2.3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2.2.4 传感器典型环节的动态响应

    2.2.5 传感器的无失真检测条件

    2.2.6 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2.3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2.3.1 传感器的标定

    2.3.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2.3.3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思考题与习题2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3.1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3.1.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1.2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和材料

    3.1.3 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特性

    3.1.4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3.1.5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补偿

    3.1.6 应变式传感器

    3.2 压阻式传感器

    3.2.1 压阻效应与压阻系数

    3.2.2 结构与特性

    3.2.3 测量电路

    3.2.4 温度补偿

    3.2.5 压阻式传感器及应用

    3.3 电位器式传感器

    3.3.1 线性电位器

    3.3.2 非线性电位器

    3.3.3 负载特性及负载误差

    思考题与习题3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4.1 自感式传感器

    4.1.1 工作原理

    4.1.2 结构形式及特性

    4.1.3 转换电路

    4.1.4 误差分析

    4.1.5 自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4.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4.2.1 工作原理

    4.2.2 结构形式及特性

    4.2.3 转换电路

    4.2.4 误差分析

    4.2.5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

    4.3 电涡流式传感器

    ……

    第5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6章 磁电式传感器

    第7章 压电式传感器

    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

    第9章 热电式传感器

    第10章 气、湿敏传感器

    第11章 磁敏传感器

    第12章 生物传感器

    第13章 传感网技术
  • 内容简介:
      传感技术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是根据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需要,结合传感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编写而成。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系统地介绍了各类常用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特性,并分析了相应的测量电路和应用实例。全书共分13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传感器的定义、组成、分类及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第二部分具体介绍了电阻式、电感式、电容式、磁电式、压电式、光电式、热电式、气敏、湿敏、磁敏及生物传感器;第三部分介绍了传感网技术,传感网是物联网的重要技术支撑,是由各种传感器组成的信息获取的网络,是物联网感知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内容较广泛,在编写中兼顾传感器的原理和实用性,可作为高等院校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机械工程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和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杨清梅,北京联合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教师,副教授。200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后出站以来,一直从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机器人检测与控制技术、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方法。主持或参加黑龙江省和北京市多项科研项目,主编出版教材2部,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等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0余篇。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曾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工程学院访学1年。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传感器技术概述

    1.1.1 传感技术的定义及作用

    1.1.2 传感技术与传感系统

    1.1.3 物联网与传感技术

    1.2 传感器的组成及分类

    1.2.1 传感器的组成

    1.2.2 传感器的分类

    1.3 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3.1 传感技术发展现状

    1.3.2 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传感网络的应用

    第2章 传感器的一般特性

    2.1 传感器的静特性

    2.1.1 测量范围和量程

    2.1.2 线性度(非线性误差)

    2.1.3 迟滞

    2.1.4 重复性

    2.1.5 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

    2.1.6 分辨力与阈值

    2.1.7 稳定性

    2.1.8 漂移

    2.1.9 精确度(精度)

    2.1.10 误差表达

    2.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

    2.2.1 动态特性的一般模型

    2.2.2 传感器对任意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与脉冲响应函数

    2.2.3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2.2.4 传感器典型环节的动态响应

    2.2.5 传感器的无失真检测条件

    2.2.6 传感器的动态性能指标

    2.3 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

    2.3.1 传感器的标定

    2.3.2 传感器的静态标定

    2.3.3 传感器的动态标定

    思考题与习题2

    第3章 电阻式传感器

    3.1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3.1.1 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

    3.1.2 电阻应变片的种类和材料

    3.1.3 电阻应变片的主要特性

    3.1.4 电阻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3.1.5 电阻应变片的温度误差及补偿

    3.1.6 应变式传感器

    3.2 压阻式传感器

    3.2.1 压阻效应与压阻系数

    3.2.2 结构与特性

    3.2.3 测量电路

    3.2.4 温度补偿

    3.2.5 压阻式传感器及应用

    3.3 电位器式传感器

    3.3.1 线性电位器

    3.3.2 非线性电位器

    3.3.3 负载特性及负载误差

    思考题与习题3

    第4章 电感式传感器

    4.1 自感式传感器

    4.1.1 工作原理

    4.1.2 结构形式及特性

    4.1.3 转换电路

    4.1.4 误差分析

    4.1.5 自感式传感器的应用

    4.2 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

    4.2.1 工作原理

    4.2.2 结构形式及特性

    4.2.3 转换电路

    4.2.4 误差分析

    4.2.5 差动变压器的应用

    4.3 电涡流式传感器

    ……

    第5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6章 磁电式传感器

    第7章 压电式传感器

    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

    第9章 热电式传感器

    第10章 气、湿敏传感器

    第11章 磁敏传感器

    第12章 生物传感器

    第13章 传感网技术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第三版)
陈艳红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
沈燕卿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项目教程
杜晓岚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项目式)(微课版)
胡孟谦 张晓娜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网应用开发(微课版)
易勋 唐辉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第5版 金发庆
金发庆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与生化传感系统关键技术
包淑萍 著;曾宪武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的应用与调试(立体资源全彩图文版)
王瑜瑜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王辛刚 主编;王宪保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项目化教程(第2版)
盛奋华;陈新娟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应用技术(第2版)
梁长垠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简明教程
胡蓉 胡向东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中华谋略经典-三十六计
孙建民、黄朴民、马瑞 译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情报战例
孙建民 汪明敏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脊柱感染
孙建民 著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第2版)/国际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系列教材
孙建民、单金缓、李志林 编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车辆制造工艺
孙建民 著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中国古代军事
孙建民 著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1:基础知识与技能
孙建民、单金缓 编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实用脊柱外科学
孙建民、袁泽农、张佐伦 著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战后情报侦察技术发展史研究
孙建民 著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世界大间谍
孙建民 编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大学英语立体化网络化系列教材:大学英语实用听力教程(2)
孙建民、李正栓、王密卿 编
传感技术及应用(高等学校物联网专业规划教材)
中华统一大略:历代著名统一方略透析
孙建民 著;黄朴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