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人百部--白族心史

百人百部--白族心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7
版次: 1
ISBN: 9787222080928
定价: 6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1页
字数: 35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29人买过
  •   《白古通记》是用白文写成的一部功标史林的白族古代历史著作,对明清云南地方史志有重要影响,在云南文明史尤其是白族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以考据求真的方法,研究了《白古通记》的称名、成书的时间和地点、作者、编纂依据、使用文字、主要内容,辨析了《白古通记》对云南地方史志、白族文学影响的轨迹,系统梳理了云南地方史料源流,评价了白文在白族历史上的价值,探讨了《白古通记》及“白古通”系云南地方史料与白族民族意识的关系。

      南宋遗民郑思肖著《心史》一书,在记载历史事实的同时,通过“夷夏之辨”表达了民族危机时民族的心灵的历程和所持气节。《白古通记》是明初大理地区政权更替后,大理地方受汉文化熏陶遗民知识分子编撰的书,该书强调夷夏之辨,重视并建立白子国道统,讲气节,虑身没而心不见知于后世,洋溢故国之情,是那个时代心智与理想、情感与潮流的全景写照,可称为“白族心史”。    侯冲,男,云南潋江人。1966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1988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任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200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第五届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遴选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09年6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调上海师范大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佛教、中国佛教,长于汉传佛教仪式及其经典文献研究。整理发表大理国写经《护国司南抄》、佛教仪式文本《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和《受生宝卷》、敦煌遗书《坛法仪则》(《金刚峻经》)等10余种。主要著作有《白族心史——(自古通记)研究》(2002)、《云南与巴蜀佛教研究论稿》(2006)、《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2008)。科研成果曾3次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奖。2002年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l项。近年来,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先后公开发表《大理国写经研究》、《石篆山石刻:雕在石头上的水陆画》、《秘密真机——以(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续编)’中云南文献为中心》、《唐末五代的水陆仪》、《俗讲新考》、《杨锷(水陆仪)考》、《咒愿及其展开》、《祖觉(水陆斋仪)及其价值》等学术论文。 第一章 关于《白古通记》的研究

     第一节 功标史林的《白古通记》 

     第二节 研究资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称名

     第一节 《白古通玄峰年运志》

     第二节 《白史》

     第三节 《郡志》

     第四节 《旧志》

    第三章 成书

     第一节 《白古通记》为明初著述

     第二节 历史背景

     第三节 成书地点

     第四节 作者

     第五节 编纂依据

    ……
  • 内容简介:
      《白古通记》是用白文写成的一部功标史林的白族古代历史著作,对明清云南地方史志有重要影响,在云南文明史尤其是白族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书以考据求真的方法,研究了《白古通记》的称名、成书的时间和地点、作者、编纂依据、使用文字、主要内容,辨析了《白古通记》对云南地方史志、白族文学影响的轨迹,系统梳理了云南地方史料源流,评价了白文在白族历史上的价值,探讨了《白古通记》及“白古通”系云南地方史料与白族民族意识的关系。

      南宋遗民郑思肖著《心史》一书,在记载历史事实的同时,通过“夷夏之辨”表达了民族危机时民族的心灵的历程和所持气节。《白古通记》是明初大理地区政权更替后,大理地方受汉文化熏陶遗民知识分子编撰的书,该书强调夷夏之辨,重视并建立白子国道统,讲气节,虑身没而心不见知于后世,洋溢故国之情,是那个时代心智与理想、情感与潮流的全景写照,可称为“白族心史”。
  • 作者简介:
       侯冲,男,云南潋江人。1966年生。哲学博士。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1988年7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毕业后,任职于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200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西部之光”访问学者。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第五届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遴选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009年6月在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调上海师范大学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为云南佛教、中国佛教,长于汉传佛教仪式及其经典文献研究。整理发表大理国写经《护国司南抄》、佛教仪式文本《楞严解冤释结道场仪》和《受生宝卷》、敦煌遗书《坛法仪则》(《金刚峻经》)等10余种。主要著作有《白族心史——(自古通记)研究》(2002)、《云南与巴蜀佛教研究论稿》(2006)、《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2008)。科研成果曾3次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奖。2002年以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l项。近年来,在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先后公开发表《大理国写经研究》、《石篆山石刻:雕在石头上的水陆画》、《秘密真机——以(明清民间宗教经卷文献续编)’中云南文献为中心》、《唐末五代的水陆仪》、《俗讲新考》、《杨锷(水陆仪)考》、《咒愿及其展开》、《祖觉(水陆斋仪)及其价值》等学术论文。
  • 目录:
    第一章 关于《白古通记》的研究

     第一节 功标史林的《白古通记》 

     第二节 研究资料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称名

     第一节 《白古通玄峰年运志》

     第二节 《白史》

     第三节 《郡志》

     第四节 《旧志》

    第三章 成书

     第一节 《白古通记》为明初著述

     第二节 历史背景

     第三节 成书地点

     第四节 作者

     第五节 编纂依据

    ……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