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意象

明清意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8
版次: 1
ISBN: 9787112109319
定价: 1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铜版纸
页数: 255页
字数: 5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生活
19人买过
  • 中国传统家具在中国引起广泛重视不过廿余年的事情。早先还仅在专业人士及爱好者中探讨,国人习焉不察,所以第一个为中国传统家具著书立说的人反倒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cke)。这本出版于1944年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ChineseDomesticFurniture),出手不凡,图文并茂,站在客观的视角,冷静清晰剖析中国传统经典家具,至今阅览仍不失一座丰碑。
    那之后的二十多年,虽在艾克的启发下有不少学者孜孜以求,但因艾克起点颇高,让后人难免生畏,加之时局变迁,一直未有像样的专著问世;直至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R.H.Ellsworth)才将大作《中国家具》(ChineseFurniture)完成,在中国家具研究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紧接着,中国自太平天国以来百年文化动荡结束,遂即改革开放,使国人得以喘息,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古家具之精华。1983年,中国人王世襄煌煌大作《明式家具珍赏》及后来的《明式家具研究》相继问世,奠定了王世襄在古家具界成为泰斗级人物的基础;那以后,有关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收藏、展览、出版随波逐流,让国人恍然大悟,知道了家具也是一种高雅文化。
    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在于神,不在于形。形之千变万化,由战国及秦汉及晋唐及宋元及明清,脉络可缕;由低向高是中国家具的发展态势,由简向繁是中国家具的无奈追求。在形的层面上,国人求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神永远不散,神永远支撑国人面对生存艰辛的世界。这个神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灿烂文化的精髓——精神享受。
    家具本是个实用的东西,越实用的东西就越容易忽略它的精神存在。在中国古家具中,无论是卧具——休息,是承具——工作,是坐具——小憩,还是庋具——储物,它都可以撇开实质,向后人讲述它跨时空存在的意义。看不见的精神享受,当事人未必都能说清,但学者可以。 序·马未都
    自序·桐荫呢喃
    衍生
    钩沉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家具在中国引起广泛重视不过廿余年的事情。早先还仅在专业人士及爱好者中探讨,国人习焉不察,所以第一个为中国传统家具著书立说的人反倒是德国人古斯塔夫·艾克(GustavEcke)。这本出版于1944年的专著《中国花梨家具图考》(ChineseDomesticFurniture),出手不凡,图文并茂,站在客观的视角,冷静清晰剖析中国传统经典家具,至今阅览仍不失一座丰碑。
    那之后的二十多年,虽在艾克的启发下有不少学者孜孜以求,但因艾克起点颇高,让后人难免生畏,加之时局变迁,一直未有像样的专著问世;直至1971年,美国人安思远(R.H.Ellsworth)才将大作《中国家具》(ChineseFurniture)完成,在中国家具研究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紧接着,中国自太平天国以来百年文化动荡结束,遂即改革开放,使国人得以喘息,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重新发现古家具之精华。1983年,中国人王世襄煌煌大作《明式家具珍赏》及后来的《明式家具研究》相继问世,奠定了王世襄在古家具界成为泰斗级人物的基础;那以后,有关中国传统家具的研究、收藏、展览、出版随波逐流,让国人恍然大悟,知道了家具也是一种高雅文化。
    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在于神,不在于形。形之千变万化,由战国及秦汉及晋唐及宋元及明清,脉络可缕;由低向高是中国家具的发展态势,由简向繁是中国家具的无奈追求。在形的层面上,国人求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神永远不散,神永远支撑国人面对生存艰辛的世界。这个神不是别的,就是我们灿烂文化的精髓——精神享受。
    家具本是个实用的东西,越实用的东西就越容易忽略它的精神存在。在中国古家具中,无论是卧具——休息,是承具——工作,是坐具——小憩,还是庋具——储物,它都可以撇开实质,向后人讲述它跨时空存在的意义。看不见的精神享受,当事人未必都能说清,但学者可以。
  • 目录:
    序·马未都
    自序·桐荫呢喃
    衍生
    钩沉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明清意象
开轩:中国古代建筑门窗槅扇文化研究(全七卷)
马书 著
明清意象
文心飞渡
马书 著
明清意象
坐观(上、中、下卷)
马书 著
明清意象
明清制造
马书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