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10
版次: 1
ISBN: 9787020090488
定价: 33.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303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36人买过
  •  汪介之的这部《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是对中俄文学关系进行宏观考察的成果。作者没有停留在对这种关系的一般描述上,而是联系中俄两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特征和一定时代的现实条件,探讨了中国文学着重接受了俄罗斯文学的哪些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排拒了哪些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学作出这种选择的历史文化根源.也论述了这一选择给中国文学所造成的结果。书中对于中俄两国文学“沉郁与苍凉”的底色的发现,对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观念、忏悔意识、思辨色彩的概括,对于俄罗斯作家的“另一面”的揭示,都有助于恢复俄罗斯文学的原有的面貌,有助于对俄罗斯文学的更全面的了解。  汪介之,安徽庐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远逝的光华》、《回望与沉思》、《流亡者的乡愁》、《伏尔加河的呻吟》等学术专著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多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 序言
    第一章 摄取俄罗斯文学:历史起点与文化心理基础
    1.断裂与起步
    2.现代意识与文化转换
    3.“东方的俄国”与“西方的中国”
    第二章 俄罗斯文学精神与中国新文学的总体格局
    1.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2.“为人生”的主导意向
    3.使命意识:作家创作活动的内驱力
    4.现实主义主潮
    5.问题小说和社会小说的勃兴
    6.底色:沉郁与苍凉
    第三章 中俄文学的形象系列与民族文化心理
    1.农民群像:民族性格的基本轮廓
    2.“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与心态
    3.知识者形象与知识者心灵的历史
    4.“复杂而有诗意的”女性世界
    第四章 被忽视与被遗落的
    1.文化传统与现实需要的双重排拒
    A.宗教观念
    B.忏悔意识
    C.思辨色彩
    2.俄罗斯作家的“另一面”
    第五章 一位文学巨人在中国的命运
    1.发轫与初识(1907—1929)
    2.繁盛与偏差(1930—1949)
    3.从典范化到偶像的颠覆(1949—1976)
    4.艰难的再发现(1977年以来)
    第六章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在中国
    1.在现代作家的视界内
    2.当代文学的取舍与遗憾
    跋语
    修订本后记
  • 内容简介:
     汪介之的这部《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是对中俄文学关系进行宏观考察的成果。作者没有停留在对这种关系的一般描述上,而是联系中俄两个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心理特征和一定时代的现实条件,探讨了中国文学着重接受了俄罗斯文学的哪些方面,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排拒了哪些方面,分析了中国文学作出这种选择的历史文化根源.也论述了这一选择给中国文学所造成的结果。书中对于中俄两国文学“沉郁与苍凉”的底色的发现,对于俄罗斯文学中的宗教观念、忏悔意识、思辨色彩的概括,对于俄罗斯作家的“另一面”的揭示,都有助于恢复俄罗斯文学的原有的面貌,有助于对俄罗斯文学的更全面的了解。
  • 作者简介:
     汪介之,安徽庐江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著有《远逝的光华》、《回望与沉思》、《流亡者的乡愁》、《伏尔加河的呻吟》等学术专著十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多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多次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学视域中的帕斯捷尔纳克小说研究”。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摄取俄罗斯文学:历史起点与文化心理基础
    1.断裂与起步
    2.现代意识与文化转换
    3.“东方的俄国”与“西方的中国”
    第二章 俄罗斯文学精神与中国新文学的总体格局
    1.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2.“为人生”的主导意向
    3.使命意识:作家创作活动的内驱力
    4.现实主义主潮
    5.问题小说和社会小说的勃兴
    6.底色:沉郁与苍凉
    第三章 中俄文学的形象系列与民族文化心理
    1.农民群像:民族性格的基本轮廓
    2.“小人物”,他们的命运与心态
    3.知识者形象与知识者心灵的历史
    4.“复杂而有诗意的”女性世界
    第四章 被忽视与被遗落的
    1.文化传统与现实需要的双重排拒
    A.宗教观念
    B.忏悔意识
    C.思辨色彩
    2.俄罗斯作家的“另一面”
    第五章 一位文学巨人在中国的命运
    1.发轫与初识(1907—1929)
    2.繁盛与偏差(1930—1949)
    3.从典范化到偶像的颠覆(1949—1976)
    4.艰难的再发现(1977年以来)
    第六章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在中国
    1.在现代作家的视界内
    2.当代文学的取舍与遗憾
    跋语
    修订本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决定人生:高中生涯规划及志愿方向指南(适用于江苏地区学生)
凤凰生涯规划研究中心 著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性环境规制执行逻辑与矫正机制研究
蔡海静 著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理论(精)/牛津通识读本
[英]迈克尔·阿林厄姆 著;陆赟 译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幸福
娜理幸福 著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
劳伦斯·弗里德曼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与失落——希腊化远东方艺术中的文化意识与文化互动
李京泽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
宫下洋一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
林国沣 著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性必修3 教学参考资料
束定芳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善经济和我们的未来
曹慰德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与信仰:我的哲学之路
陈先达 著
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
选择与阐释
孙生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