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2014-10
版次: 1
ISBN: 9787010138725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66页
字数: 365千字
分类: 文学
10人买过
  •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研究中外文学关系与经典重释的代表性成果,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中外文学关系的学科属性及阐释策略、学术史、编年史、史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并立足于思想史语境反思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专题研讨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既从总体上呈示了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揭示出英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他者想象与文化利用;也分别阐述了几位英国作家、批评家对中国文化的选择、借鉴与接受特征;并考察了中世纪《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塑造,以及英国作家之中国叙事在西方殖民帝国认知网络上的防火墙功能,及其构成东西方跨文化交往障碍的深层忧虑。第三部分选择了几篇涉及英国作家在中国译介及影响的论文,全面呈现出华兹华斯、狄更斯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的行行足迹,并展示了王国维与英国作家的文学因缘。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一些文学经典的重读再释,并提出了从思想史语境阐释文学经典的问题、路径与窗口,并进一步拓展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空间。   葛桂录(1967-),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学科负责人,文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中英)文学关系与英语文学思想史,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过《中英文学关系史料学研究》《新中国英国文学研究60年》《百年来中国文学英语国家传播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术成果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3项。  

    文学关系研究:学科建构与方法反思

      中外文学关系的史料学研究及其学科价值

      中外文学关系编年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科属性、现状及展望

      中英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进程及阐释策略

      思想史语境里的他者形象研究——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综论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中国画屏”上的景象: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

      论哈罗德·阿克顿小说里的中国题材

      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

      Shanghal、毒品与帝国认知网络:带有防火墙功能的西方之中国叙事

    英国作家在中国:译介及影响

      文学因缘:王国维与英国文学

      威廉·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史

      查尔斯·狄更斯:一个圣诞老人的中国之行

    经典重读、比较及再释经典的路径

      人,究竟有多大能耐?——重读《老人与海》

      边缘对中心的解构: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新论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复归婴儿”观念比较

      思想史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阐释——问题、路径与窗口

    附录  作者历年学术成果选编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二十年来研究中外文学关系与经典重释的代表性成果,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涉及中外文学关系的学科属性及阐释策略、学术史、编年史、史料学研究的价值意义,并立足于思想史语境反思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专题研讨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既从总体上呈示了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揭示出英国作家对中国文化的他者想象与文化利用;也分别阐述了几位英国作家、批评家对中国文化的选择、借鉴与接受特征;并考察了中世纪《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塑造,以及英国作家之中国叙事在西方殖民帝国认知网络上的防火墙功能,及其构成东西方跨文化交往障碍的深层忧虑。第三部分选择了几篇涉及英国作家在中国译介及影响的论文,全面呈现出华兹华斯、狄更斯在20世纪中国接受影响的行行足迹,并展示了王国维与英国作家的文学因缘。第四部分主要是对一些文学经典的重读再释,并提出了从思想史语境阐释文学经典的问题、路径与窗口,并进一步拓展文学关系研究的学术空间。
  • 作者简介:
      葛桂录(1967-),江苏泰州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点学科负责人,文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华文学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兼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外(中英)文学关系与英语文学思想史,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过《中英文学关系史料学研究》《新中国英国文学研究60年》《百年来中国文学英语国家传播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学术成果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3项。
  • 目录:
     

    文学关系研究:学科建构与方法反思

      中外文学关系的史料学研究及其学科价值

      中外文学关系编年史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

      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的学科属性、现状及展望

      中英文学关系研究的历史进程及阐释策略

      思想史语境里的他者形象研究——关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方法的反思

    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欧洲中世纪一部最流行的非宗教类作品——《曼德维尔游记》的文本生成、版本流传及中国形象综论

      奥斯卡·王尔德与中国文化

      “中国画屏”上的景象:毛姆眼里的中国形象

      论哈罗德·阿克顿小说里的中国题材

      I.A.瑞恰慈与中西文化交流

      Shanghal、毒品与帝国认知网络:带有防火墙功能的西方之中国叙事

    英国作家在中国:译介及影响

      文学因缘:王国维与英国文学

      威廉·华兹华斯在20世纪中国的接受史

      查尔斯·狄更斯:一个圣诞老人的中国之行

    经典重读、比较及再释经典的路径

      人,究竟有多大能耐?——重读《老人与海》

      边缘对中心的解构:弗吉尼亚·伍尔夫

      《到灯塔去》新论

      道与真的追寻:《老子》与华兹华斯诗歌中的“复归婴儿”观念比较

      思想史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阐释——问题、路径与窗口

    附录  作者历年学术成果选编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古诗词诵读(第三版)
张涵 著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译林: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著,吴冰青 译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常谈 中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丛书
朱自清/著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与李白(文艺研究小丛书)(第三辑)
詹福瑞 著;陈斐 编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中的管理智慧(全三册,《道德经》《孝经》《论语》《素书》《止学》《了凡四训》中的管理智慧)
李柏映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易读系列:简·奥斯丁儿童文学合集 更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简·奥斯丁,让6-12岁孩子轻松入门经典!像奥斯丁一样,保持勇气追求梦想
[英]简·奥斯丁 著;[英]杰玛·巴德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常谈朱自清原著正版八年级下册课外书名著阅读现代出版社语文配套课外阅读书籍当代文学散文集精选经典常谈
朱自清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译林:雪国 古都(特别收录川端康成在诺奖颁奖仪式上的演讲、三岛由纪夫对川端康成其人及作品的解读。)
川端康成 著,美空 译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逻辑导论
(澳)格里格·莱斯托(Greg Restall)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百字文100篇(四年级上下册)
鱼利明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科普图鉴系列:昆虫 全书收录了60种自然界中的昆虫,包括天牛、蝼蛄、螳螂等陆地爬行昆虫,蜜蜂、泥蛉、蝴蝶等空中飞行昆虫。
韩雨江,陈琪主编
经典重释与中外文学关系新垦拓(桂堂文库)
经典常谈(详细注析版)
朱自清著 赵长征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