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建构

对话与建构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4-12
版次: 1
ISBN: 9787539624914
定价: 22.9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405页
字数: 310千字
分类: 社会文化
8人买过
  • 新课程改革要求解放学生思想,还学生口脑手的自由。这就要求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变重教法为重学法,重老师为重学生,重结果为重过程,变注入式为探究式,总而言之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对话”无疑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成为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是“座上宾”。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紧扣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阐述了该理论对运用“对话”的指导作用。
      
      
      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对话”主要表现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其中尤以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为核心。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对话”。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学生在外部情境刺激下与自我的“对话”的过程。学生面对教师和文本,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选择、筛选、鉴别,在知识结构中寻找相近或相似的结点并予以改造、接纳,完成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意义建构,自我对话尤为重要。《课标》中对此高度重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化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总在进行着自我对话,内心深处与另一个自我不断地交流、斗争,从而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丰富自己,把自己同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比照,丢弃自己的局限、偏见、丑陋、愚昧和冷漠,展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包容和创造。这自我对话的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产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更是完成意义建构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学生主动与自我的对话,文本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教师讲解就成为枯燥无味的说教。当然这里不能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中的任务是使自我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我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最后设计这样一个话题:你怎样评价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最后形成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⑴哈尔威船长是位恪尽职守的伟大英雄,具有舍己救人的品性;⑵哈尔威船长粗心大意,怕负责任,在可以避免的灾难发生后,虽然挽救了60人的生命,但他怕面对社会和历史的惩罚,选择逃避,一死了之。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我明白,学生在阅读中调动了自我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运用“道德之尺”评价,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如果你是哈尔威船长,你会怎么做呢?”可以说,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自我道德评价体系得到补充和完善,协作、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话”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教师,应当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协作,在学生与自我“对话”中完成意义建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周启超,1959年生于安微,1977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1981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1989年——1991年留学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199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访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俄文系: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科会科学院外文 第一篇  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反思

     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型与文学理论的生态平衡

     拓展视界 求诸文心

     真正冷静地“胸怀世界”

     开放中有所格守 对话中有所建构

     直面原生态 检视大流脉

     涵养“复调意识”,追求“和而不同”

    第二编 20世纪俄罗斯文论研究

     “解构”与“建构”,“开放”与“格守”: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建设的基本表征

     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

     在“结构——功能”探索的航道上: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理论界的影响

     “解析”·“解译”·“解读”:20纪世二十年代俄罗斯文论格局刍议

     开采·吸纳·创造

     巴赫金文论的关键词 :“复调”

     马赫金与“对话主义”

     从“词语的复活”到“垂向思维”:20世纪俄罗斯文论进程中象征派的建树

     俄国象征派的“文学语言观”

     俄国象征派的“象征观”

     附录

      苏联批评界

      近十年来苏联文学批评理论思想轨迹

      近二十年来苏联美学学科学术思想轨迹

    第三编 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诗学”何为?

     比较诗学?理论诗学?

     气势恢宏的工程

     什克洛夫斯基·穆卡若夫斯基

     “文学性”的语用:是学术界定,更是学理诉求

     “建构”的经典与“经典”的建构

     类型学

     类型学研究:定位与背景

     中欧文学:一片闪光的文学丛林

     超越国界的角色转换:“20世纪侨民文学”的文化功能刍议

     独特的文化身份与“独特的彩色纹理”:双语作家纳博科夫文学世界的跨文化特征

     不俗的成绩 亮丽的景致: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艺术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新课程改革要求解放学生思想,还学生口脑手的自由。这就要求老师转变教育观念,变重教法为重学法,重老师为重学生,重结果为重过程,变注入式为探究式,总而言之就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
      
      
      “对话”无疑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成为现今的语文课堂中是“座上宾”。如何有效地开展“对话”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紧扣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阐述了该理论对运用“对话”的指导作用。
      
      
      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来看,“对话”主要表现为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自我的对话,其中尤以学生与自我的对话为核心。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开展有效的“对话”。
      
      
      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意义建构过程,是学生在外部情境刺激下与自我的“对话”的过程。学生面对教师和文本,要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选择、筛选、鉴别,在知识结构中寻找相近或相似的结点并予以改造、接纳,完成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意义建构,自我对话尤为重要。《课标》中对此高度重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化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学生总在进行着自我对话,内心深处与另一个自我不断地交流、斗争,从而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丰富自己,把自己同作品中的形象进行比照,丢弃自己的局限、偏见、丑陋、愚昧和冷漠,展现自己的热情、灵感、勇气、包容和创造。这自我对话的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产生情感体验的过程,更是完成意义建构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学生主动与自我的对话,文本就成为毫无意义的符号,教师讲解就成为枯燥无味的说教。当然这里不能否认教师的作用。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中的任务是使自我对话自觉化、习惯化、理性化。我在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最后设计这样一个话题:你怎样评价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学生的回答异彩纷呈,最后形成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⑴哈尔威船长是位恪尽职守的伟大英雄,具有舍己救人的品性;⑵哈尔威船长粗心大意,怕负责任,在可以避免的灾难发生后,虽然挽救了60人的生命,但他怕面对社会和历史的惩罚,选择逃避,一死了之。虽然双方各执一词,但我明白,学生在阅读中调动了自我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运用“道德之尺”评价,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如果你是哈尔威船长,你会怎么做呢?”可以说,学生在这样的讨论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获得启迪,自我道德评价体系得到补充和完善,协作、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对话”是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作为教师,应当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情境,通过师与生、生与生的协作,在学生与自我“对话”中完成意义建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 作者简介:
    周启超,1959年生于安微,1977年考入安徽师范大学外语系,1981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1989年——1991年留学苏联科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1991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99——2001年访学美国达慕思大学俄文系: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科会科学院外文
  • 目录:
    第一篇  文学理论学科建设的反思

     文学理论的范式转型与文学理论的生态平衡

     拓展视界 求诸文心

     真正冷静地“胸怀世界”

     开放中有所格守 对话中有所建构

     直面原生态 检视大流脉

     涵养“复调意识”,追求“和而不同”

    第二编 20世纪俄罗斯文论研究

     “解构”与“建构”,“开放”与“格守”: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文论建设的基本表征

     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学界的命运

     在“结构——功能”探索的航道上:俄苏形式学派文论在当代苏联文学理论界的影响

     “解析”·“解译”·“解读”:20纪世二十年代俄罗斯文论格局刍议

     开采·吸纳·创造

     巴赫金文论的关键词 :“复调”

     马赫金与“对话主义”

     从“词语的复活”到“垂向思维”:20世纪俄罗斯文论进程中象征派的建树

     俄国象征派的“文学语言观”

     俄国象征派的“象征观”

     附录

      苏联批评界

      近十年来苏联文学批评理论思想轨迹

      近二十年来苏联美学学科学术思想轨迹

    第三编 比较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诗学”何为?

     比较诗学?理论诗学?

     气势恢宏的工程

     什克洛夫斯基·穆卡若夫斯基

     “文学性”的语用:是学术界定,更是学理诉求

     “建构”的经典与“经典”的建构

     类型学

     类型学研究:定位与背景

     中欧文学:一片闪光的文学丛林

     超越国界的角色转换:“20世纪侨民文学”的文化功能刍议

     独特的文化身份与“独特的彩色纹理”:双语作家纳博科夫文学世界的跨文化特征

     不俗的成绩 亮丽的景致:20世纪外国短篇小说艺术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对话与建构
对话少年??永不褪色的红色经典
慕津锋
对话与建构
对话少年??那些最可爱的人
杨建
对话与建构
对话少年??那些最可敬的人
杨建
对话与建构
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集
上海博物馆 编
对话与建构
对话叛逆期
一横 著
对话与建构
对话之光:《柏拉图全集》导读
赵江云
对话与建构
对话--走向网络文学经典之路(精)
李玮 编
对话与建构
对话家长:幼儿教师一定要知道的事
金唯
对话与建构
对话文本:中学语文教材名篇解读50例
郭跃辉
对话与建构
对话太空 宇宙说 写给孩子的时间简史 天文科普精装版
《图说天下》编委会 编著;日知童书 出品
对话与建构
对话后现代建筑
陈晓媛
对话与建构
对话游戏
柯鲁;王婷;李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