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1-10
版次: 1
ISBN: 9787810376341
定价: 1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29人买过
  • 此书能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再版,我很高兴,也很感谢出版社的支持。
      
      
      这是写于1988年,1989年1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距今已经有十年了。在它正要出版的时候,湖南人民出版社被撤销,湖南出版界遭遇一场风波,影响了书的正常发行。因此,出版后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到这本书,我很遗憾,我也就一直希望它能够再版。
      
      
      这本书的内容,读者拿到它之后一望便知。它是1986年在我担任研究生导师时的工作记录。1988年我之所以把它编成书,交给湖南教育出版社,为的是使其他研究生导师可以了解我这个导师是怎样带自己的研究生的,也可以使研究生们知道于光远的研究生是如何接受他们的导师的指导的,起一个交流经验的作用。当然,由于这本书发行得不好,这个交流的效果也就根本没有达到。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报把我给研究生的五十封信连载了许多期,我听到一些肯定的评价外,我没有得到任何其他反馈。
      
      
      现在与我对话的这五位研究生已经毕业十年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忠东这个大师兄年龄似乎最小,他现在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活跃在经济咨询这个领域。黄小祥当了官,不久前是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现在在内江市当一把手。朱争鸣已下海,是一个企业家。肖炼年龄*,现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当研究员。王师勤毕业后一直在深圳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股市问题,报上载文说他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教头。我同他们一直都有联系,我们之间的友谊一直保持着。不过我不想要他们在此书再版时再写些什么了。
      
      
      按理说,在十年之后再版这本书,应该作一番补充修订。在这十年中我除了又收了他们的几个师弟外,没有再做研究生导师的工作。不过今后我倒想再带几个研究生。对这样的事情我还是继续关心的,并不是没有新的话想说,只是希望这本书还是快一些再版,在再版后听到一些反馈和对事情作一些研究之后回到研究生教育这个题目上来,也许到那时候工作更好些。
      
      
      在这篇序言中我就只写这些。 第一部分 几篇带前言性质的短文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我为什么为青年研究工作者写这许多封信

     在写完了第五十封信之后

     坚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于五十封信的次序编排

     了解·理解·谅解·宽容

     “坚持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与解决“代沟”问题——兼议两代人对话的重要意义

     反馈的反馈

     书面对话的方法好

     写在把《对话》送到出版社之前

    第二部分  于光远写给研究生的五十封信

     导师和研究牛问两代人的友谊

     我对写博士论文的要求

     再讲一下博士论文问题

     选择研究的题目

     谈谈选题论证

     谈谈论文答辩

     谈谈青年学者的知识结构

     坦率地讲讲我的一个想法

     重视研究生的研究集体的作用

     坦率告诉你们,我不适应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语义哲学”与“不讲语义的哲学”

     每个经济学家要有一部自己的“词典”

     做一个研究学问的有心人

     提倡“多愁善感”

     注意——认识中主观能动性原理在实践中的一例

     抓住,想开去,想下去

     漫步和伏案

     从“23干”说开去

     “学聪明日记”

     “勤”的认识论上的意义

     介绍我在“想”、“讲”、“写”方面的一些习惯

     我对“贝尔纳现象”的看法

     评青年研究工作者常有的一种想法

     突出一个“严”字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

     三十岁左右和六十岁左右

     惜时、创时、善于用时乃长寿之道

     立足于“早”

     ……

    第三部分 研究生对上述信件的反应和于光远对这些反应的反应

    第四部分 研究生对通信讨论总的反应和于光远对这次对话告一段落的一封信

    附录部分 于光远推荐给研究生的自己的文章
  • 内容简介:
    此书能在苏州大学出版社再版,我很高兴,也很感谢出版社的支持。
      
      
      这是写于1988年,1989年1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距今已经有十年了。在它正要出版的时候,湖南人民出版社被撤销,湖南出版界遭遇一场风波,影响了书的正常发行。因此,出版后几乎没有什么人看到这本书,我很遗憾,我也就一直希望它能够再版。
      
      
      这本书的内容,读者拿到它之后一望便知。它是1986年在我担任研究生导师时的工作记录。1988年我之所以把它编成书,交给湖南教育出版社,为的是使其他研究生导师可以了解我这个导师是怎样带自己的研究生的,也可以使研究生们知道于光远的研究生是如何接受他们的导师的指导的,起一个交流经验的作用。当然,由于这本书发行得不好,这个交流的效果也就根本没有达到。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学报把我给研究生的五十封信连载了许多期,我听到一些肯定的评价外,我没有得到任何其他反馈。
      
      
      现在与我对话的这五位研究生已经毕业十年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忠东这个大师兄年龄似乎最小,他现在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活跃在经济咨询这个领域。黄小祥当了官,不久前是四川省委副秘书长,现在在内江市当一把手。朱争鸣已下海,是一个企业家。肖炼年龄*,现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当研究员。王师勤毕业后一直在深圳综合改革发展研究院研究股市问题,报上载文说他是中国股市的一个教头。我同他们一直都有联系,我们之间的友谊一直保持着。不过我不想要他们在此书再版时再写些什么了。
      
      
      按理说,在十年之后再版这本书,应该作一番补充修订。在这十年中我除了又收了他们的几个师弟外,没有再做研究生导师的工作。不过今后我倒想再带几个研究生。对这样的事情我还是继续关心的,并不是没有新的话想说,只是希望这本书还是快一些再版,在再版后听到一些反馈和对事情作一些研究之后回到研究生教育这个题目上来,也许到那时候工作更好些。
      
      
      在这篇序言中我就只写这些。
  • 目录:
    第一部分 几篇带前言性质的短文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我为什么为青年研究工作者写这许多封信

     在写完了第五十封信之后

     坚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于五十封信的次序编排

     了解·理解·谅解·宽容

     “坚持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正确认识与解决“代沟”问题——兼议两代人对话的重要意义

     反馈的反馈

     书面对话的方法好

     写在把《对话》送到出版社之前

    第二部分  于光远写给研究生的五十封信

     导师和研究牛问两代人的友谊

     我对写博士论文的要求

     再讲一下博士论文问题

     选择研究的题目

     谈谈选题论证

     谈谈论文答辩

     谈谈青年学者的知识结构

     坦率地讲讲我的一个想法

     重视研究生的研究集体的作用

     坦率告诉你们,我不适应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

     “语义哲学”与“不讲语义的哲学”

     每个经济学家要有一部自己的“词典”

     做一个研究学问的有心人

     提倡“多愁善感”

     注意——认识中主观能动性原理在实践中的一例

     抓住,想开去,想下去

     漫步和伏案

     从“23干”说开去

     “学聪明日记”

     “勤”的认识论上的意义

     介绍我在“想”、“讲”、“写”方面的一些习惯

     我对“贝尔纳现象”的看法

     评青年研究工作者常有的一种想法

     突出一个“严”字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

     三十岁左右和六十岁左右

     惜时、创时、善于用时乃长寿之道

     立足于“早”

     ……

    第三部分 研究生对上述信件的反应和于光远对这些反应的反应

    第四部分 研究生对通信讨论总的反应和于光远对这次对话告一段落的一封信

    附录部分 于光远推荐给研究生的自己的文章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 编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死了
李洱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毛泽东
李尔重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在左 合作在右:中学导师合作制
徐怡敏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之书 全球30位行业领袖自述成功之道
[美]吉莉安·佐伊·西格尔(Gillian Zoe Segal) 著;邓竹箐 译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
周文辉 主编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佛陀:佛经中的释迦牟尼
刘远达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死了(李洱作品系列)
李洱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缪斯和恶魔:三十位作家谈影响他们一生的人
[美]伊利莎白·本尼迪克特 著;王振华 编;李美华 译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论导--研究生导师论研究生指导(第3版)
周文辉 编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导师制与本科人才培养研究
何齐宗 主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我忆邓小平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15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4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22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18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16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3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7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1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20卷
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12卷
于光远、于光远 著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经济论著全集 . 第2卷
于光远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