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性视角下的产业和谐发展研究

外部性视角下的产业和谐发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5
版次: 1
ISBN: 9787560144382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4页
字数: 240千字
分类: 经济
3人买过
  • 产业和谐即是要解决产业发展中产业内部结构、产业之间、产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其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和谐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产业组织内部的和谐,包括产业结构和谐、产业行为和谐、产业绩效和谐与产业政策和谐。二是产业之间的和谐,包括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融合、产业均衡发展等。从外部性及“和谐”的视角来看,影响产业和.谐的外部要素包括: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产业安全、产业竞争力、产业和谐机制等。
      
      
      本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外部性视角下的产业和谐发展问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产业内部和谐分析、产业和谐的外延性分析、教育培训产业内部和谐、教育培训产业外部和谐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沈剑飞,经济学博士、教授、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华北电力大学研究院院长。曾先后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现任华北电力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外部性理论述评

        1.3.2  经济和谐理论述评

        1.3.3  产业和谐理论述评

        1.3.4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培训理论述评

    第2章  产业和谐:理论来源与现实意义

      2.1  经济和谐理论解析

        2.1.1  西方经济和谐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和谐思想

        2.1.3  现代经济和谐的内涵

      2.2  外部性理论及其和谐内涵

        2.2.1  外部性理论的经济含义

        2.2.2  外部性理论的延伸研究

        2.2.3  外部性与经济和谐发展

      2.3  产业和谐的现实意义

        2.3.1  产业和谐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

        2.3.2  产业和谐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2.3.3  产业和谐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2.3.4  产业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第3章  产业内部和谐分析

      3.1  产业和谐概述

        3.1.1  产业不和谐的表现

        3.1.2  产业和谐的涵义

        3.1.3  产业和谐评价

      3.2  产业组织和谐:SCP范式分析

        3.2.1  产业结构和谐

        3.2.2  产业行为和谐——以电信业基站建设和乳品业“三聚氰胺”事件为例

        3.2.3  产业绩效和谐

        3.2.4  产业政策和谐

      3.3  产业间的和谐解读

        3.3.1  产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果——扩大内需背景下的流通产业和谐分析

        3.3.2  产业集群的和谐性分析

        3.3.3  三次产业间的和谐性分析

    第4章  产业和谐的外延性分析

      4.1  产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4.1.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1.2  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和谐发展

        4.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产业和谐发展

        4.1.4  新能源产业的和谐发展

      4.2  产业安全的和谐性分析

        4.2.1  产业安全的含义

        4.2.2  我国产业安全分析

        4.2.3  产品安全与产业安全

        4.2.4  对外依存度与能源产业安全

      4.3  产业和谐:创新提升竞争力

        4.3.1  产业创新的内涵

        4.3.2  产业创新的技术诱因

        4.3.3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竞争力

      4.4  构建产业和谐机制

        4.4.1  产业协调机制是实现产业和谐的重要基础

        4.4.2  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是产业和谐机制的体现

        4.4.3  产业信息共享机制是产业和谐的重要内容——以农产品流通市场为例

        4.4.4  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产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5章  教育培训产业内部和谐

      5.1  教育培训产业概述

        5.1.1  “教育”与“教育培训”

        5.1.2  教育培训的经济特性分析

        5.1.3  教育培训产业的经济效应

      5.2  教育培训的产业化分析

        5.2.1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的意义

        5.2.2  教育培训的产业特性

      5.3  教育培训产业内部和谐:基于产业组织的分析

        5.3.1  教育培训产业结构和谐分析

        5.3.2  教育培训产业行为和谐——规避“柠檬效应”与非正规经济影响

        5.3.3  教育培训产业绩效和谐分析

    第6章  教育培训产业外部和谐

      6.1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培训产业和谐发展

        6.1.1  人力资本理论简述

        6.1.2  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6.1.3  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

      6.2  外部性与教育培训产业和谐

        6.2.1  教育培训产业的外部效应

        6.2.2  菲德模型——教育培训产业的外部性实证分析

      6.3  教育培训产业的外部和谐

        6.3.1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6.3.2  培训和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3.3  有利于提高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3.4  改变“中国价格”,提升产品竞争力

        6.3.5  有助于推动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6.3.6  教育培训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推手

        6.3.7  教育培训产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6.4  教育培训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6.4.1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6.4.2  教育培训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

        6.4.3  教育培训产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7章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和谐发展与政策选择

      7.1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概述

        7.1.1  中国教育培训发展阶段与产业生命周期

        7.1.2  中国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7.1.3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迅速

      7.2  中国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7.2.1  我国教育培训产业存在的问题

        7.2.2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趋势

      7.3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和谐发展的政策选择

        7.3.1  构筑均衡协调覆盖城乡的教育培训体系

        7.3.2  弥补教育体制缺陷,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德国“双元制”、印度NIIT为例

        7.3.3  开展终身教育,增加教育培训经费支出

        7.3.4  积极引导,提升教育培训产业竞争力

        7.3.5  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7.4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7.4.1  经济危机中,教育培训产业重新洗牌

        7.4.2  经济危机与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机遇

        7.4.3  缓解就业难题的教育培训政策选择——以农民工培训为例

        7.4.4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的思考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产业和谐即是要解决产业发展中产业内部结构、产业之间、产业与环境之间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其目标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次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产业和谐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产业组织内部的和谐,包括产业结构和谐、产业行为和谐、产业绩效和谐与产业政策和谐。二是产业之间的和谐,包括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产业集聚、产业融合、产业均衡发展等。从外部性及“和谐”的视角来看,影响产业和.谐的外部要素包括: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产业安全、产业竞争力、产业和谐机制等。
      
      
      本书共分7个章节,主要对外部性视角下的产业和谐发展问题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产业内部和谐分析、产业和谐的外延性分析、教育培训产业内部和谐、教育培训产业外部和谐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作者简介:
    沈剑飞,经济学博士、教授、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委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环境资源华北电力大学研究院院长。曾先后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中国人民大学财经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现任华北电力大学培训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国家、
  •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外部性理论述评

        1.3.2  经济和谐理论述评

        1.3.3  产业和谐理论述评

        1.3.4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培训理论述评

    第2章  产业和谐:理论来源与现实意义

      2.1  经济和谐理论解析

        2.1.1  西方经济和谐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和谐思想

        2.1.3  现代经济和谐的内涵

      2.2  外部性理论及其和谐内涵

        2.2.1  外部性理论的经济含义

        2.2.2  外部性理论的延伸研究

        2.2.3  外部性与经济和谐发展

      2.3  产业和谐的现实意义

        2.3.1  产业和谐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要求

        2.3.2  产业和谐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

        2.3.3  产业和谐与产业的协调发展

        2.3.4  产业和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第3章  产业内部和谐分析

      3.1  产业和谐概述

        3.1.1  产业不和谐的表现

        3.1.2  产业和谐的涵义

        3.1.3  产业和谐评价

      3.2  产业组织和谐:SCP范式分析

        3.2.1  产业结构和谐

        3.2.2  产业行为和谐——以电信业基站建设和乳品业“三聚氰胺”事件为例

        3.2.3  产业绩效和谐

        3.2.4  产业政策和谐

      3.3  产业间的和谐解读

        3.3.1  产业关联效应与波及效果——扩大内需背景下的流通产业和谐分析

        3.3.2  产业集群的和谐性分析

        3.3.3  三次产业间的和谐性分析

    第4章  产业和谐的外延性分析

      4.1  产业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4.1.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4.1.2  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和谐发展

        4.1.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产业和谐发展

        4.1.4  新能源产业的和谐发展

      4.2  产业安全的和谐性分析

        4.2.1  产业安全的含义

        4.2.2  我国产业安全分析

        4.2.3  产品安全与产业安全

        4.2.4  对外依存度与能源产业安全

      4.3  产业和谐:创新提升竞争力

        4.3.1  产业创新的内涵

        4.3.2  产业创新的技术诱因

        4.3.3  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竞争力

      4.4  构建产业和谐机制

        4.4.1  产业协调机制是实现产业和谐的重要基础

        4.4.2  产业结构优化机制是产业和谐机制的体现

        4.4.3  产业信息共享机制是产业和谐的重要内容——以农产品流通市场为例

        4.4.4  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是产业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5章  教育培训产业内部和谐

      5.1  教育培训产业概述

        5.1.1  “教育”与“教育培训”

        5.1.2  教育培训的经济特性分析

        5.1.3  教育培训产业的经济效应

      5.2  教育培训的产业化分析

        5.2.1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的意义

        5.2.2  教育培训的产业特性

      5.3  教育培训产业内部和谐:基于产业组织的分析

        5.3.1  教育培训产业结构和谐分析

        5.3.2  教育培训产业行为和谐——规避“柠檬效应”与非正规经济影响

        5.3.3  教育培训产业绩效和谐分析

    第6章  教育培训产业外部和谐

      6.1  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培训产业和谐发展

        6.1.1  人力资本理论简述

        6.1.2  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6.1.3  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

      6.2  外部性与教育培训产业和谐

        6.2.1  教育培训产业的外部效应

        6.2.2  菲德模型——教育培训产业的外部性实证分析

      6.3  教育培训产业的外部和谐

        6.3.1  提升劳动力素质,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6.3.2  培训和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6.3.3  有利于提高劳动力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6.3.4  改变“中国价格”,提升产品竞争力

        6.3.5  有助于推动社会就业,促进社会和谐

        6.3.6  教育培训是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推手

        6.3.7  教育培训产业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6.4  教育培训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6.4.1  发展教育培训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6.4.2  教育培训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

        6.4.3  教育培训产业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第7章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和谐发展与政策选择

      7.1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概述

        7.1.1  中国教育培训发展阶段与产业生命周期

        7.1.2  中国教育培训相关政策法规

        7.1.3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迅速

      7.2  中国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7.2.1  我国教育培训产业存在的问题

        7.2.2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趋势

      7.3  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和谐发展的政策选择

        7.3.1  构筑均衡协调覆盖城乡的教育培训体系

        7.3.2  弥补教育体制缺陷,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以德国“双元制”、印度NIIT为例

        7.3.3  开展终身教育,增加教育培训经费支出

        7.3.4  积极引导,提升教育培训产业竞争力

        7.3.5  利用资本市场,推动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7.4  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培训产业发展

        7.4.1  经济危机中,教育培训产业重新洗牌

        7.4.2  经济危机与中国教育培训产业的发展机遇

        7.4.3  缓解就业难题的教育培训政策选择——以农民工培训为例

        7.4.4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训体系的思考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