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3
版次: 1
ISBN: 9787121081248
定价: 8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27页
字数: 1269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9人买过
  •   汇集了Linux命令行下主要命令的功能说明、语法说明、选项介绍、典型示例和注意事项等,对每一个命令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大量的示例进行说明,可以使读者对Linux下的命令有快速深入的认识。全书按照Linux命令的功能进行分类,便于读者查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得到了更多的应用。现在,Linux桌面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命令行技术仍然是Linux的核心技术。
      阅读《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之前不需要读者掌握太多的背景知识,无论读者是UNIX用户还是Linux新手,甚至是从未接触过Linux的Windows用户,都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并可以快速了解和使用各个发行版的Linux系统。《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使用RHEL5.0所涉及的命令,同时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是所有Linux用户必备的参考用书。   曹江华:作者长期工作在LinuX网络教学与管理第一线,既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积累,又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IT168、天极、赛迪、51CTO、0BM开发者、计算机世界、《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等报刊发表Linux文章二百余篇,并长期担任《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网络故障应用问答”的撰稿人,主要作品《Linux服务器安全策略详解》、《RedHatEnterpriseLinux5.0服务器构建与故障排除》。 第1部分Linux基础
    第1章LINUX简介
    1.1Linux简介
    1.1.1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
    1.1.2MInix操作系统
    1.1.3GNU早期简史
    1.1.4POSIX标准历史
    1.1.5Linux概述
    1.1.6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
    1.1.7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
    1.2Linux内核和Linux发行版本
    1.2.1Linux发行版本概述
    1.2.2Linux内核的变迁
    1.2.3Linux主要发行版本
    1.3Linux的优势
    1.4小结

    第2部分从系统管理角度
    学习Linux命令
    第2章LINUX文件系统及其相关处理命令
    2.1Linux的文件系统介绍
    2.1.1文件系统定义
    2.1.2Linux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2.1.3Linux文件系统结构
    2.1.4/proc文件系统
    2.1.5Linux文件系统的组成
    2.1.6文件类型
    2.1.7文件系统的特性
    2.1.8Linux主流文件格式
    2.2查看当前Linux支持的文件类型
    2.2.1Is:显示文件名
    2.2.2cat: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2.2.3rm删除文件
    2.2.4less:分屏显示文件
    2.2.5cp:复制文件
    2.2.6mv:更改文件名
    2.2.7grep:查找字符串
    2.2.8head:显示文件头部
    2.2.9tail:显示文件尾部
    2.2.10sort:按顺序显示文件内容
    2.2.11uniq:忽略文件中的重复行
    2.2.12diff:比较两个文件
    2.2.13diffstat命令:diff结果的统计信息
    2.2.14file:测试文件内容
    2.2.15echo:显示文本
    2.2.16date:显示日期和时间
    2.2.17script:记录Linux会话信息
    2.2.18apropos:搜索关键字
    2.2.19locate:搜索文件
    2.2.20rmdir:删除目录
    2.2.21basename:显示文件或者目录的基本名称
    2.2.22cl;chaattr:改变文件的属性
    2.2.23cksum:文件的CRC校验
    2.2.24cmp:比较文件差异
    2.2.25split:分割文件
    2.2.26dirname:显示文件除名字外的路径
    2.2.27find:查找目录或者文件
    2.2.28findfs:通过列表或用户ID查找文件系统
    2.2.29In:链接文件或目录
    2.2.30Indir:链接目录内容
    2.2.31Isattr:显示文件属性
    2.2.32od:输出文件内容
    2.2.33paste:合并文件的列
    2.2.34slat:显示inode内容
    2.2.35tee:读取标准输入到标准输出并可保存为文件
    2.2.36tmpwatch:删除临时文件
    2.2.37touch:更新文件或日录时间
    2.2.38tree:以树状图显示目录内容
    2.2.39urnask:指定在建立文件时预设的权限掩码
    2.2.40chmod:设置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
    2.2.41chgqa:改变文件或者目录所属的群组
    2.2.42chown:改变文件的拥有者或者群组
    2.3小结

    第3章LINUX磁盘管理及其相关命令
    3.1硬盘相关的概念
    3.1.1硬盘及其组成
    3.1.2硬盘的性能指标
    3.1.3硬盘接口方式
    3.1.4Linux服务器硬盘的选择
    3.2Linux磁盘分区
    3.2.1df:磁盘信息
    3.2.2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3.2.3dd:磁带驱动操作
    3.2.4fdisk:磁盘分区
    3.2.5mount:加载文件系统
    3.2.6umount:卸载文件系统
    3.2.7mkfs:建立各种文件系统
    3.2.8lmkfsext2:建立一个ext2/ext3文件系统
    3.2.9mkbootdisk:建立启动盘
    3.2.10fsck:检查文件系统
    3.2.11fsckext2:检查文件系统
    3.2.12hdparm:设置磁盘参数
    3.2.13mkswap:建立交换分
    3.2.14dump:备份文件系统
    3.2.15restore:还原文件
    3.2.16sync:写入磁盘
    3.2.17e21abel:设置卷标
    3.2.18badblock:检查磁盘
    3.2.19quota:显示磁盘已使用的空间与限制
    3.2.20quotacheck:检查磁盘的使用空问与限制
    3.2.21quotaoff:关闭磁盘空问限制
    3.2.22quotaon:开启磁盘空间限制
    3.2.23quotastats:显示磁盘空间的限制
    3.2.24repquota:检查磁盘窑问限制的状态
    3.2.25mdadm:RAID工具
    3.2.26parted:磁盘分区工具
    3.3Linux磁盘操作实战
    3.3.1为Linux添加新硬盘
    3.3.2Linux服务器磁盘配额配置
    3.3.3优化Linux系统硬盘
    3.4RAID和LⅣM
    3.4.1LinuxF软件RAID配置
    3.4.2LVM基础
    3.4.3LVM配置实战
    3.4.4LVM和RAID配合使用
    3.5小结

    第4章LINUX进程及其管理命令
    4.1Linux进程的基础
    4.1.1进程的基本概念
    4.1.2进程的属性
    4.1.3理解Linux下进程的结构
    4.1.4进程状态
    4.1.5Linux进程的创建
    4.1.6进程的管理
    4.1.7Linux的第一个进程
    4.1.8Linux的线程简介
    4.2理解Linux守护进程
    4.2.1守护进程简介
    4.2.2查看守护进程的方法
    4.2.3100个最常见Linux守护进程简介
    4.2.4Linux守护进程工作原理和方式
    4.3Linux进程管理命令详解
    4.3.1at:定时运行命令
    4.3.2bg:后台运行命令
    4.3.3fg:挂起程序
    4.3.4jobs:显示后台程序
    4.3.5kilh终止进程
    4.3.6crontab:安装、删除或列出任务表
    4.3.7ps:查看权限
    4.3.8pstree:列出当前进程的树状结构
    4.3.9top:显示进程
    4.3.10nice:改变权限优先级
    4.3.11reaice:修改优先级
    4.3.12sleep:暂停进程
    4.3.13nohup:用户退出系统之后继续工作
    4.3.14pgrep:查找当前进程并列出匹配给定条件的进程
    4.3.15chkconfig:设置系统的各种服
    4.4小结

    第5章LINUX网络体系及其相关命令
    5.1Linux网络体系简介
    5.1.1OSI模型
    5.l.2OSI七层功能说明
    5.1.3TCPflP模型
    5.1.4IP寻址、子网和路由
    5.2Linux网络基础
    5.2.1Linux网络结构的特点
    5.2.2Linux下端口号分配
    5.2.3Linux的TCP/IP网络配置
    5.3Linux网络管理命令详解
    5.3.1arp:管理系统中的ARP高速缓存
    5.3.2arpwatch:监听ARP记录
    5.3.3ADSL:调制解调器命令
    5.3.4ifconfig:设置网络接口
    5.3.5iwconfig:设置无线网卡
    5.3.6hostname:显示主机名
    5.3.7ifup:激活设备
    5.3.8ifdown:禁用网络设备
    5.3.9mii-tool:调整网卡模式
    5.3.10route:设置路由表
    5.3.11netstat:查看网络连接
    5.3.12ping:检测网卡接口
    5.3.13minicom:设置调制解调器
    5.3.14pppd:建立PPP连接
    5.3.15pppstats:显示PPP连接状态
    5.3.16chat:拨号命令
    5.3.17traceroute:显示数据包到主机间的路径
    5.3.18rcp:远程复制
    5.3.19finger:查找并显示用户信息
    5.3.20tcpdump:网络数据分析器
    5.3.21ip:网络集成命令工具
    5.3.22yum:软件包管理
    5.3.23apt:管理套件的工具
    5.4通过Linux命令行进行网络操作
    5.4.1配置Linux的TCP/IP配置
    5.4.2Linux服务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5.4.3Linux异构网络共享ADSL连接及其故障排除
    5.4.4Linux命令行下发送带有附件的邮件
    5.4.5掌握Linux命令行下载工具
    5.4.6掌握Linux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
    5.5掌握Linux命令行嗅探器工具
    5.5.1Linux嗅探器简介
    5.5.2使用Tcpdump
    5.5.3嗅探器的防范

    第6章LINUX用户管理及其相关命令
    6.1Linux用户管理简介
    6.1.1Linux多用户、任务系统
    6.1.2Linux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概念
    6.1.3Linux用户、组及私有用户组
    6.1.4理解Linux用户配置文件
    6.1.5理解Linux用户组配置文件
    6.1.6Linux用户相关配置文件
    6.1.7定制Linux系统环境变量
    6.2Linux用户管理命令
    6.2.1useradd:建立用户
    6.2.2userdeh删除用户
    6.2.3usermod:修改已有用户信息
    6.2.4passwd:设置密码
    6.2.5chage:密码老化
    6.2.6groupadd:添加组
    6.2.7groupdeh删除组账户
    6.2.8groupmod:修改组
    6.2.9vipw:编辑/etc/passwd文件
    6.2.10vigr:编辑/etc/group文件
    6.2.11newgrp:转换组
    6.2.12groups:显示组
    6.2.13gpasswd:添加组
    6.2.14whoami:显示当前用户名称
    6.2.15who:显示登录用户
    6.2.16id:显示用户信息.
    6.2.17su:切换身份
    6.2.18pwck:检测账户
    6.2.19grpck=检测用户组账号信息完整性
    6.2.20chsh:设置shell
    6.2.21chfn:修改用户信息
    6.3Linux用户管理实例
    6.3.1Linux用户管理小技巧
    6.3.2配置sudo让Linux用户管理更加安全
    6.3.3为Linux用户配置PAM
    6.3.4Linux用户安全策略

    第7章LINUX的备份和压缩及其相关命令
    7.1Linux备份恢复基础
    7.1.1什么是备份
    7.1.2备份的重要性
    7.1.3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
    7.1.4选择备份介质
    7.1.5Linux备份策略
    7.1.6确定要备份的内容
    7.2Linux下压缩文件格式简介
    7.2.1arc格式
    7.2.2arj格式
    7.2.3Izh(.lha)格式
    7.2.4rat格式
    7.2.5都格式
    7.2.6压缩文件相关网址
    7.3Linux的备份和压缩及其相关命令
    7.3.1tar:备份文件
    7.3.2dump:备份文件系统
    7.3.3cpio(copyin/out):备份文件
    7.3.4restore:还原备份下来的文件或整个文件系统(一个分区)
    7.3.5af:建立、修改或从档案文件中提取文件
    7.3.6bunzip2:解压缩bz2文件
    7.3.7bzip2:解压缩bz2文件
    7.3.8unzip:解压缩z|p文件
    7.3.9bzip2recover:损坏bz2文件的修复
    7.3.10gzip:压缩文件
    7.3.11icompress:压缩、解压文件
    7.3.12gzexe:压缩执行文件
    第8章LINUX系统管理命令
    第9章LINUX服务器管理命令
    第10章LINUX打印系统及其相关命令
    第3部分Linux开发编程中需要使用的命令
    第11章LINUX库应用及其相关命令
    第12章LINUX开发常用命令GCC和MAKE
    第13章LINUX编辑器VI和EMACS
    第14章使用SHELL
    第4部分附录
    附录A解读LSB标准
    命令索引
  • 内容简介:
      汇集了Linux命令行下主要命令的功能说明、语法说明、选项介绍、典型示例和注意事项等,对每一个命令都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大量的示例进行说明,可以使读者对Linux下的命令有快速深入的认识。全书按照Linux命令的功能进行分类,便于读者查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Linux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得到了更多的应用。现在,Linux桌面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命令行技术仍然是Linux的核心技术。
      阅读《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之前不需要读者掌握太多的背景知识,无论读者是UNIX用户还是Linux新手,甚至是从未接触过Linux的Windows用户,都可以轻松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并可以快速了解和使用各个发行版的Linux系统。《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使用RHEL5.0所涉及的命令,同时也适用于其他Linux发行版,是所有Linux用户必备的参考用书。
  • 作者简介:
      曹江华:作者长期工作在LinuX网络教学与管理第一线,既有一定程度的理论积累,又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IT168、天极、赛迪、51CTO、0BM开发者、计算机世界、《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等报刊发表Linux文章二百余篇,并长期担任《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网络故障应用问答”的撰稿人,主要作品《Linux服务器安全策略详解》、《RedHatEnterpriseLinux5.0服务器构建与故障排除》。
  • 目录:
    第1部分Linux基础
    第1章LINUX简介
    1.1Linux简介
    1.1.1UNIX操作系统的诞生
    1.1.2MInix操作系统
    1.1.3GNU早期简史
    1.1.4POSIX标准历史
    1.1.5Linux概述
    1.1.6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化
    1.1.7Linux和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
    1.2Linux内核和Linux发行版本
    1.2.1Linux发行版本概述
    1.2.2Linux内核的变迁
    1.2.3Linux主要发行版本
    1.3Linux的优势
    1.4小结

    第2部分从系统管理角度
    学习Linux命令
    第2章LINUX文件系统及其相关处理命令
    2.1Linux的文件系统介绍
    2.1.1文件系统定义
    2.1.2Linux文件系统的体系结构
    2.1.3Linux文件系统结构
    2.1.4/proc文件系统
    2.1.5Linux文件系统的组成
    2.1.6文件类型
    2.1.7文件系统的特性
    2.1.8Linux主流文件格式
    2.2查看当前Linux支持的文件类型
    2.2.1Is:显示文件名
    2.2.2cat:显示文本文件内容
    2.2.3rm删除文件
    2.2.4less:分屏显示文件
    2.2.5cp:复制文件
    2.2.6mv:更改文件名
    2.2.7grep:查找字符串
    2.2.8head:显示文件头部
    2.2.9tail:显示文件尾部
    2.2.10sort:按顺序显示文件内容
    2.2.11uniq:忽略文件中的重复行
    2.2.12diff:比较两个文件
    2.2.13diffstat命令:diff结果的统计信息
    2.2.14file:测试文件内容
    2.2.15echo:显示文本
    2.2.16date:显示日期和时间
    2.2.17script:记录Linux会话信息
    2.2.18apropos:搜索关键字
    2.2.19locate:搜索文件
    2.2.20rmdir:删除目录
    2.2.21basename:显示文件或者目录的基本名称
    2.2.22cl;chaattr:改变文件的属性
    2.2.23cksum:文件的CRC校验
    2.2.24cmp:比较文件差异
    2.2.25split:分割文件
    2.2.26dirname:显示文件除名字外的路径
    2.2.27find:查找目录或者文件
    2.2.28findfs:通过列表或用户ID查找文件系统
    2.2.29In:链接文件或目录
    2.2.30Indir:链接目录内容
    2.2.31Isattr:显示文件属性
    2.2.32od:输出文件内容
    2.2.33paste:合并文件的列
    2.2.34slat:显示inode内容
    2.2.35tee:读取标准输入到标准输出并可保存为文件
    2.2.36tmpwatch:删除临时文件
    2.2.37touch:更新文件或日录时间
    2.2.38tree:以树状图显示目录内容
    2.2.39urnask:指定在建立文件时预设的权限掩码
    2.2.40chmod:设置文件或者目录的权限
    2.2.41chgqa:改变文件或者目录所属的群组
    2.2.42chown:改变文件的拥有者或者群组
    2.3小结

    第3章LINUX磁盘管理及其相关命令
    3.1硬盘相关的概念
    3.1.1硬盘及其组成
    3.1.2硬盘的性能指标
    3.1.3硬盘接口方式
    3.1.4Linux服务器硬盘的选择
    3.2Linux磁盘分区
    3.2.1df:磁盘信息
    3.2.2du:显示目录或者文件所占的磁盘空间
    3.2.3dd:磁带驱动操作
    3.2.4fdisk:磁盘分区
    3.2.5mount:加载文件系统
    3.2.6umount:卸载文件系统
    3.2.7mkfs:建立各种文件系统
    3.2.8lmkfsext2:建立一个ext2/ext3文件系统
    3.2.9mkbootdisk:建立启动盘
    3.2.10fsck:检查文件系统
    3.2.11fsckext2:检查文件系统
    3.2.12hdparm:设置磁盘参数
    3.2.13mkswap:建立交换分
    3.2.14dump:备份文件系统
    3.2.15restore:还原文件
    3.2.16sync:写入磁盘
    3.2.17e21abel:设置卷标
    3.2.18badblock:检查磁盘
    3.2.19quota:显示磁盘已使用的空间与限制
    3.2.20quotacheck:检查磁盘的使用空问与限制
    3.2.21quotaoff:关闭磁盘空问限制
    3.2.22quotaon:开启磁盘空间限制
    3.2.23quotastats:显示磁盘空间的限制
    3.2.24repquota:检查磁盘窑问限制的状态
    3.2.25mdadm:RAID工具
    3.2.26parted:磁盘分区工具
    3.3Linux磁盘操作实战
    3.3.1为Linux添加新硬盘
    3.3.2Linux服务器磁盘配额配置
    3.3.3优化Linux系统硬盘
    3.4RAID和LⅣM
    3.4.1LinuxF软件RAID配置
    3.4.2LVM基础
    3.4.3LVM配置实战
    3.4.4LVM和RAID配合使用
    3.5小结

    第4章LINUX进程及其管理命令
    4.1Linux进程的基础
    4.1.1进程的基本概念
    4.1.2进程的属性
    4.1.3理解Linux下进程的结构
    4.1.4进程状态
    4.1.5Linux进程的创建
    4.1.6进程的管理
    4.1.7Linux的第一个进程
    4.1.8Linux的线程简介
    4.2理解Linux守护进程
    4.2.1守护进程简介
    4.2.2查看守护进程的方法
    4.2.3100个最常见Linux守护进程简介
    4.2.4Linux守护进程工作原理和方式
    4.3Linux进程管理命令详解
    4.3.1at:定时运行命令
    4.3.2bg:后台运行命令
    4.3.3fg:挂起程序
    4.3.4jobs:显示后台程序
    4.3.5kilh终止进程
    4.3.6crontab:安装、删除或列出任务表
    4.3.7ps:查看权限
    4.3.8pstree:列出当前进程的树状结构
    4.3.9top:显示进程
    4.3.10nice:改变权限优先级
    4.3.11reaice:修改优先级
    4.3.12sleep:暂停进程
    4.3.13nohup:用户退出系统之后继续工作
    4.3.14pgrep:查找当前进程并列出匹配给定条件的进程
    4.3.15chkconfig:设置系统的各种服
    4.4小结

    第5章LINUX网络体系及其相关命令
    5.1Linux网络体系简介
    5.1.1OSI模型
    5.l.2OSI七层功能说明
    5.1.3TCPflP模型
    5.1.4IP寻址、子网和路由
    5.2Linux网络基础
    5.2.1Linux网络结构的特点
    5.2.2Linux下端口号分配
    5.2.3Linux的TCP/IP网络配置
    5.3Linux网络管理命令详解
    5.3.1arp:管理系统中的ARP高速缓存
    5.3.2arpwatch:监听ARP记录
    5.3.3ADSL:调制解调器命令
    5.3.4ifconfig:设置网络接口
    5.3.5iwconfig:设置无线网卡
    5.3.6hostname:显示主机名
    5.3.7ifup:激活设备
    5.3.8ifdown:禁用网络设备
    5.3.9mii-tool:调整网卡模式
    5.3.10route:设置路由表
    5.3.11netstat:查看网络连接
    5.3.12ping:检测网卡接口
    5.3.13minicom:设置调制解调器
    5.3.14pppd:建立PPP连接
    5.3.15pppstats:显示PPP连接状态
    5.3.16chat:拨号命令
    5.3.17traceroute:显示数据包到主机间的路径
    5.3.18rcp:远程复制
    5.3.19finger:查找并显示用户信息
    5.3.20tcpdump:网络数据分析器
    5.3.21ip:网络集成命令工具
    5.3.22yum:软件包管理
    5.3.23apt:管理套件的工具
    5.4通过Linux命令行进行网络操作
    5.4.1配置Linux的TCP/IP配置
    5.4.2Linux服务器的静态路由配置
    5.4.3Linux异构网络共享ADSL连接及其故障排除
    5.4.4Linux命令行下发送带有附件的邮件
    5.4.5掌握Linux命令行下载工具
    5.4.6掌握Linux命令行网络监控工具
    5.5掌握Linux命令行嗅探器工具
    5.5.1Linux嗅探器简介
    5.5.2使用Tcpdump
    5.5.3嗅探器的防范

    第6章LINUX用户管理及其相关命令
    6.1Linux用户管理简介
    6.1.1Linux多用户、任务系统
    6.1.2Linux用户(user)和用户组(group)概念
    6.1.3Linux用户、组及私有用户组
    6.1.4理解Linux用户配置文件
    6.1.5理解Linux用户组配置文件
    6.1.6Linux用户相关配置文件
    6.1.7定制Linux系统环境变量
    6.2Linux用户管理命令
    6.2.1useradd:建立用户
    6.2.2userdeh删除用户
    6.2.3usermod:修改已有用户信息
    6.2.4passwd:设置密码
    6.2.5chage:密码老化
    6.2.6groupadd:添加组
    6.2.7groupdeh删除组账户
    6.2.8groupmod:修改组
    6.2.9vipw:编辑/etc/passwd文件
    6.2.10vigr:编辑/etc/group文件
    6.2.11newgrp:转换组
    6.2.12groups:显示组
    6.2.13gpasswd:添加组
    6.2.14whoami:显示当前用户名称
    6.2.15who:显示登录用户
    6.2.16id:显示用户信息.
    6.2.17su:切换身份
    6.2.18pwck:检测账户
    6.2.19grpck=检测用户组账号信息完整性
    6.2.20chsh:设置shell
    6.2.21chfn:修改用户信息
    6.3Linux用户管理实例
    6.3.1Linux用户管理小技巧
    6.3.2配置sudo让Linux用户管理更加安全
    6.3.3为Linux用户配置PAM
    6.3.4Linux用户安全策略

    第7章LINUX的备份和压缩及其相关命令
    7.1Linux备份恢复基础
    7.1.1什么是备份
    7.1.2备份的重要性
    7.1.3备份前需考虑的因素
    7.1.4选择备份介质
    7.1.5Linux备份策略
    7.1.6确定要备份的内容
    7.2Linux下压缩文件格式简介
    7.2.1arc格式
    7.2.2arj格式
    7.2.3Izh(.lha)格式
    7.2.4rat格式
    7.2.5都格式
    7.2.6压缩文件相关网址
    7.3Linux的备份和压缩及其相关命令
    7.3.1tar:备份文件
    7.3.2dump:备份文件系统
    7.3.3cpio(copyin/out):备份文件
    7.3.4restore:还原备份下来的文件或整个文件系统(一个分区)
    7.3.5af:建立、修改或从档案文件中提取文件
    7.3.6bunzip2:解压缩bz2文件
    7.3.7bzip2:解压缩bz2文件
    7.3.8unzip:解压缩z|p文件
    7.3.9bzip2recover:损坏bz2文件的修复
    7.3.10gzip:压缩文件
    7.3.11icompress:压缩、解压文件
    7.3.12gzexe:压缩执行文件
    第8章LINUX系统管理命令
    第9章LINUX服务器管理命令
    第10章LINUX打印系统及其相关命令
    第3部分Linux开发编程中需要使用的命令
    第11章LINUX库应用及其相关命令
    第12章LINUX开发常用命令GCC和MAKE
    第13章LINUX编辑器VI和EMACS
    第14章使用SHELL
    第4部分附录
    附录A解读LSB标准
    命令索引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RedHatEnterpriseLinux8.0系统运维管理
曹江华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服务器构建快学通
曹江华、何涛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0系统管理
曹江华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曹江华作品系列:Linux系统管理员工具集
曹江华、林捷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服务器构建
曹江华、林捷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6.0系统管理
曹江华、杨晓勇、林捷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Linux 核心应用命令速查
曹江华、方建国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OpenSolaris 系统管理
曹江华、林捷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Solaris 10系统管理
曹江华、李岩丽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Linux 服务器安全策略详解(第2版)
曹江华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5.0服务器构建与故障排除
曹江华 著
Linux系统最佳实践工具:命令行技术
Linux服务器安全策略详解
曹江华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