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以土地用途管制权为中心

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研究:以土地用途管制权为中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0-06
版次: 1
ISBN: 9787561535820
定价: 2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3页
字数: 21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法律
9人买过
  •   中国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经过广大法律学人的苦苦探索,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现在,经济法作为与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以及社会法等并行不悖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得到了立法的确认,对此法学界也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郜永昌(1978-),山西忻州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师,执业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曾在《法律科学》与《现代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著有《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用益法律制度研究》(第二作者),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问题研究”,教育部基金课题“土地用益权制度研究”。 丛书总序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土地资源配置概述
    一、土地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二、市场化改革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影响
    三、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四、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管制经济学文献综述
    二、法学视野中的管制范式研究
    三、土地用途管制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一、比较分析方法
    二、经济分析方法
    三、研究目标的限定
    第四节本书结构

    第二章概念论: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基础理论
    一、管制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资源配置理论
    第二节概念界定
    一、土地的概念
    二、土地的用途
    三、管制及相关概念
    四、土地用途(使用)管制
    第三节管制规范的初步梳理
    一、农村土地用途管制规范
    二、城市土地用途管制规范

    第三章比较论:土地用途管制法制规范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美国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一、制度背景
    二、农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三、城市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第二节加拿大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二、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日本士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一、农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二、城市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第四节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一、综合开发计划
    二、区域计划
    三、都市土地使用计划
    四、非都市土地使用计划
    第五节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管制法律的公共性
    二、管制规划的协调性
    三、管制手段的综合性
    四、管制目标的多重性

    第四章限制论: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属性分析
    第一节土地的三重属性与土地用途管制
    一、土地的三重属性研究
    二、土地用途管制权概述
    第二节土地用途管制权与公共利益
    一、公共利益的辨析
    二、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公益目标分析
    第三节土地用途管制权的经济与法律属性分析
    一、经济属性:土地宏观管理者产权
    二、法律属性:宪法性土地公权力
    第四节土地用途管制权的限制类型与限制形式
    一、限制的类型:內部限制与外部限制
    二、用途限制的具体形式
    三、我国的土地用途限制类型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保障论:现有土地权利的保障与保护分析
    第一节作为基本权的土地财产权
    一、财产权的两种定义
    二、财产权的双重保障
    三、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财产权保障规范
    第二节作为私法上的土地权利
    一、现有土地民事权利体系及其保护內涵
    二、依据财产权保障模式对现有土地民事权利的划分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冲突论:土地用途管制权与利用权的冲突
    第一节冲突概论
    一、冲突的定义与表现
    二、权利冲突的典型案例
    三、冲突的危害
    第二节冲突中的土地产权:基于经济分析的角度
    一、产权应具有的特性
    二、对我国土地产权分割的进一步观察
    三、产权分割与管制权行使的困境
    第三节冲突的实例分析(一):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权分析
    二、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使用权收回分析
    第四节冲突的实例分析(二):农村士地征收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征收权的变化
    二、现有土地征收权制度容易导致管制权与利用权冲突激化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行使论:土地用途管制权的行使要件分析
    第一节管制权行使的实体要件:以美德两国为例
    一、管制权行使的实质界限
    二、美国与德国关于管制限制财产权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我国士地用途管制权的行使要件
    一、实质要件
    二、形式要件:参与和同意要件
    第三节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实现机制
    一、规划权作为管制权行使的依据
    二、许可权作为管制权行使的中心
    三、处罚权作为管制权行使的保障
    第四节小结

    第八章替代论:土地用途管制替代机制研究
    第九章结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法制检讨及建议
    后记
  •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法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经过广大法律学人的苦苦探索,已经走过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历程。现在,经济法作为与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以及社会法等并行不悖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已经得到了立法的确认,对此法学界也达成了基本的共识。
  • 作者简介:
      郜永昌(1978-),山西忻州人,法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师,执业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曾在《法律科学》与《现代法学》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著有《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用益法律制度研究》(第二作者),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劳动权利保护问题研究”,教育部基金课题“土地用益权制度研究”。
  • 目录:
    丛书总序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土地资源配置概述
    一、土地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二、市场化改革对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的影响
    三、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四、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管制经济学文献综述
    二、法学视野中的管制范式研究
    三、土地用途管制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一、比较分析方法
    二、经济分析方法
    三、研究目标的限定
    第四节本书结构

    第二章概念论: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
    第一节基础理论
    一、管制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产权理论
    四、资源配置理论
    第二节概念界定
    一、土地的概念
    二、土地的用途
    三、管制及相关概念
    四、土地用途(使用)管制
    第三节管制规范的初步梳理
    一、农村土地用途管制规范
    二、城市土地用途管制规范

    第三章比较论:土地用途管制法制规范的初步比较
    第一节美国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一、制度背景
    二、农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三、城市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第二节加拿大土地用途管制法律制度
    一、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二、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的实施
    第三节日本士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一、农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二、城市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第四节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一、综合开发计划
    二、区域计划
    三、都市土地使用计划
    四、非都市土地使用计划
    第五节域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管制法律的公共性
    二、管制规划的协调性
    三、管制手段的综合性
    四、管制目标的多重性

    第四章限制论: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属性分析
    第一节土地的三重属性与土地用途管制
    一、土地的三重属性研究
    二、土地用途管制权概述
    第二节土地用途管制权与公共利益
    一、公共利益的辨析
    二、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具体公益目标分析
    第三节土地用途管制权的经济与法律属性分析
    一、经济属性:土地宏观管理者产权
    二、法律属性:宪法性土地公权力
    第四节土地用途管制权的限制类型与限制形式
    一、限制的类型:內部限制与外部限制
    二、用途限制的具体形式
    三、我国的土地用途限制类型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保障论:现有土地权利的保障与保护分析
    第一节作为基本权的土地财产权
    一、财产权的两种定义
    二、财产权的双重保障
    三、其他国家与地区的财产权保障规范
    第二节作为私法上的土地权利
    一、现有土地民事权利体系及其保护內涵
    二、依据财产权保障模式对现有土地民事权利的划分
    第三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冲突论:土地用途管制权与利用权的冲突
    第一节冲突概论
    一、冲突的定义与表现
    二、权利冲突的典型案例
    三、冲突的危害
    第二节冲突中的土地产权:基于经济分析的角度
    一、产权应具有的特性
    二、对我国土地产权分割的进一步观察
    三、产权分割与管制权行使的困境
    第三节冲突的实例分析(一):收回土地使用权
    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回权分析
    二、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使用权收回分析
    第四节冲突的实例分析(二):农村士地征收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征收权的变化
    二、现有土地征收权制度容易导致管制权与利用权冲突激化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行使论:土地用途管制权的行使要件分析
    第一节管制权行使的实体要件:以美德两国为例
    一、管制权行使的实质界限
    二、美国与德国关于管制限制财产权的研究范式
    第二节我国士地用途管制权的行使要件
    一、实质要件
    二、形式要件:参与和同意要件
    第三节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权的实现机制
    一、规划权作为管制权行使的依据
    二、许可权作为管制权行使的中心
    三、处罚权作为管制权行使的保障
    第四节小结

    第八章替代论:土地用途管制替代机制研究
    第九章结论:我国土地用途管制法制检讨及建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