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箕研究

吴应箕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06
版次: 1
ISBN: 9787811105926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2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文学
10人买过
  • 《吴应箕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吴应箕的文学思想,思路清晰,论述详密,其中有不少精到之处。如“性情”诗论已有不少学者论述过,但作者从性情之真、性情之正、性情之美和性情之变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朴”来绾合,这不仅揭示了吴应箕性情诗论所具有的在整合中超越的特点,而且以几个诗论范畴为落脚点展开阐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述圆融,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性情诗论研究的突破。又如关于“理体”说的论述,虽参照了桐城派的研究成果,但能对其中的核心范畴辨析入微,有效地支撑了对吴应箕理论框架的阐述。下篇考索了《楼山堂集》的版本流变,搜集了吴应箕的佚作,编纂了吴应箕年谱。该篇材料搜罗之广泛,文献来源之清楚,内容之翔实,可以看出作者所花之心力和所有之功力。这一部分也会随着该书的出版惠及学界,进一步推动对吴应箕和其他复社名流的研究。
    通观全书,该书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研究及文献基础,理论依据充分,引证翔实、可靠,分析、提炼和论证的方法合理、准确而清晰,其结论令人信服。然而也有关中不足之处,作者没有将吴应箕的诗文创作纳入书中,但瑕不掩瑜,我期待着建文将来能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上篇吴应箕的文学思想

    引言
    第一章吴应箕的人生观
    一、吴应箕的价值观
    二、吴应箕的立言观
    三、吴应箕的气节观
    四、吴应箕的人生观对其文学观的影响

    第二章吴应箕的文学经世论
    一、责任观
    二、文道观
    三、品格观

    第三章吴应箕的文学史观
    一、吴应箕的历史观对其文学史观的影响
    二、吴应箕的文学发展观
    三、吴应箕的文学继承观

    第四章吴应箕的“理体"说
    一、“理体”说的理论基石——“理”、“体”
    二、“理体”说的张力之源——“气”
    三、“理体”说的审美理想——“清洁”
    四、吴应箕对七子派、唐宋派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章吴应箕的性情观
    一、性情之变
    二、性情之真
    三、性情之正
    四、性情之美

    第六章吴应箕文学思想的影响
    一、吴应箕与明末清初师法唐宋的思潮
    二、吴应箕与皖江文化
    三、吴应箕与陈维崧
    小结

    下篇版本辑佚年谱
    一、《楼山堂集》的刻印及其影响
    二、吴应箕佚诗佚文辑录及考释
    三、吴应箕年谱
    附录
  • 内容简介:
    《吴应箕研究》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论述吴应箕的文学思想,思路清晰,论述详密,其中有不少精到之处。如“性情”诗论已有不少学者论述过,但作者从性情之真、性情之正、性情之美和性情之变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朴”来绾合,这不仅揭示了吴应箕性情诗论所具有的在整合中超越的特点,而且以几个诗论范畴为落脚点展开阐述,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述圆融,一定程度上可视为性情诗论研究的突破。又如关于“理体”说的论述,虽参照了桐城派的研究成果,但能对其中的核心范畴辨析入微,有效地支撑了对吴应箕理论框架的阐述。下篇考索了《楼山堂集》的版本流变,搜集了吴应箕的佚作,编纂了吴应箕年谱。该篇材料搜罗之广泛,文献来源之清楚,内容之翔实,可以看出作者所花之心力和所有之功力。这一部分也会随着该书的出版惠及学界,进一步推动对吴应箕和其他复社名流的研究。
    通观全书,该书具有广泛而坚实的研究及文献基础,理论依据充分,引证翔实、可靠,分析、提炼和论证的方法合理、准确而清晰,其结论令人信服。然而也有关中不足之处,作者没有将吴应箕的诗文创作纳入书中,但瑕不掩瑜,我期待着建文将来能在这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 目录:
    上篇吴应箕的文学思想

    引言
    第一章吴应箕的人生观
    一、吴应箕的价值观
    二、吴应箕的立言观
    三、吴应箕的气节观
    四、吴应箕的人生观对其文学观的影响

    第二章吴应箕的文学经世论
    一、责任观
    二、文道观
    三、品格观

    第三章吴应箕的文学史观
    一、吴应箕的历史观对其文学史观的影响
    二、吴应箕的文学发展观
    三、吴应箕的文学继承观

    第四章吴应箕的“理体"说
    一、“理体”说的理论基石——“理”、“体”
    二、“理体”说的张力之源——“气”
    三、“理体”说的审美理想——“清洁”
    四、吴应箕对七子派、唐宋派的继承与发展

    第五章吴应箕的性情观
    一、性情之变
    二、性情之真
    三、性情之正
    四、性情之美

    第六章吴应箕文学思想的影响
    一、吴应箕与明末清初师法唐宋的思潮
    二、吴应箕与皖江文化
    三、吴应箕与陈维崧
    小结

    下篇版本辑佚年谱
    一、《楼山堂集》的刻印及其影响
    二、吴应箕佚诗佚文辑录及考释
    三、吴应箕年谱
    附录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吴应箕研究
吴应箕文集/安徽古籍丛书
章建文 校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