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08
版次: 1
ISBN: 9787209057646
定价: 7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595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3人买过
  • 墨家作为先秦诸子的重要一家,在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其节用贵俭、尚同尚贤、非命尚力学说,特别是非攻止战、兼爱互利主张,在战国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学说并没有因此而“中绝”,依然对历朝执政政策、文人思想、民风,民俗以及道教产生发展等,有过重要影响。十九世纪“西学东渐”,墨学以其民主、科学内涵受到世人的特别关注,研究墨学、谈论墨学成为一时之尚,更对彼时民主政治建立、科学技术传扬、逻辑学说发展、军事理论研究等,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一编墨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上)
    导言
    第一章墨家学术渊源考
    第一节墨家与清庙之守
    第二节《汉志》“墨家出于清庙守”评说-
    第二章墨家师承关系考辩
    第一节墨家与尹佚、史角后人的学术关联
    第二节墨家与鲁之臧氏的学术关联
    第三节墨家与孔门后学的学术关联
    第三章战国墨家兴盛阶段的活动及影响
    第一节墨家学派兴盛阶段的游说止战活动(上)
    第二节墨家学派兴盛阶段的游说止战活动(中)
    第三节墨家学派兴盛阶段的游说止战活动(下)
    第四章战国墨家衰败阶段的活动及影响
    第一节衰败阶段墨家学派的分化与活动转型(上)
    第二节衰败阶段墨家学派的分化与活动转型(下)
    第三节衰败阶段墨家内部信仰和活动方式的变化
    第五章战国墨家转型阶段的活动与影响
    第一节墨家谈辩派后学弃政治游说而热衷于空言思辨
    第二节墨家说书派后学对墨学的宣扬
    第三节墨家从事派后学对“任侠之风”的影响
    第六章战国墨家重兴阶段的活动与影响
    第一节墨学重兴
    第二节墨家说书派后学的社会活动和影响
    第三节墨家精神的社会影响及从事派后学的活动
    第四节墨家谈辩派后学的政治论辩和社会影响
    第五节战国墨家发展四阶段总说
    第七章墨家“节用”说在战国秦汉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节用”学说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墨家“节用”学说在战国两汉的影响
    第八章墨家学说对早期道教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学说与道教的起源
    第二节早期道教经典中的墨家思想
    第三节墨家学团对早期道教组织的影响
    第四节墨家“鬼罚说”与道教“除算减年说”
    第九章《墨经》产生的时代及其政治、伦理思想
    第一节《墨经》的作者与时代
    第二节《墨经》中的社会观念与政治思想
    第三节《墨经》对墨子伦理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编墨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中)
    导言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道教的转型与墨学的流变
    第一节魏晋之际道教的转型
    第二节墨学在道教转型中的命运
    第三节道教中的墨子形象及其影响
    第二章唐宋金元时期墨学对道教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学说与唐宋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金元新道教中的墨家思想
    第三章墨学与唐宋社会政治和士人思想
    第一节墨学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第二节“儒墨为用”论争的影响
    第三节墨家思想对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第四节墨家思想对宋代儒家士人的影响
    第四章墨学对明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墨学与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墨学复起之势及其原因
    第三节墨学对明代中后期学者的影响
    第四节泰州学派对墨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墨学在清代中前期的影响
    第一节清前期的墨学研究及其影响
    第二节清中期的墨学研究及其影响

    第三编墨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下)
    导言
    第一章墨学与西方近现代人文精神及社会政治思想和制度
    第一节“尚同”学说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及议会制度
    第二节“兼爱”“非命”“非攻”等学说的影响
    第二章墨学对宗教思想与传播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晚清中国士人的“基督教源于墨学说”
    第二节墨学对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宗教传播的影响
    第三节墨学对基督教人士的思想影响
    第三章墨家思想与人格精神的广泛影响
    第一节墨学与曾国藩的勤俭思想和人格
    第二节墨家救世牺牲精神的影响
    第三节墨家人格精神在民国时期的进一步传播
    第四章墨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墨学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陆的思想意识形态
    第二节对墨家的评价与“文化大革命”的“影射史学”
    第三节改革开放新时期墨学的影响

    第四编墨辩逻辑及其学术影响
    导言
    第一章先秦墨家的“说”与“辩”
    第一节先秦墨家的“说”
    第二节“说”的具体法式
    第二章《墨子》所见墨家辩式
    第一节同异之辩
    第二节两可之辩
    第三节立辞
    第四节《墨子》判断句研究
    第三章《墨辩》与孔子、《易传》之名辩的关系
    第一节孔子的名辩与《墨辩》
    第二节《易传》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四章《墨辩》与战国中后期诸子辩术的关系
    第一节孟子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二节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三节荀子的辩说思想与《墨辩》
    第四节韩非子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五章西汉之后墨家名辩学的影响
    第一节《墨辩》与西汉至清代儒家士人逻辑思想
    第二节《墨辩》与清末民国时期西方传统形式逻辑学的传播

    第五编墨家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导言
    第一章墨家的科技成就
    第一节墨家科技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墨家科学技术特质
    第二章墨家科学技术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科技思想对后世科学家的影响
    第二节从道教看墨家科技的影响
    第三章晚清“西学墨源”说对西方科技传人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晚清科技思想界的“西学中源”说
    第二节“西学墨源”说的流行
    第三节对“西学墨源”说历史作用的再评价
    第四章对墨家科技影响的反思
    第一节墨家科技的曲折命运
    第二节墨家科技影响的启示

    第六编墨家军事学说及其影响
    导言
    第一章墨家军事思想对战国兵略兵制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军事外交思想及其对战国合纵连横的影响
    第二节墨家战争指导理论与战国战略战术的发展
    第三节墨家武装力量建设理论与战国军事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墨家军事技术与战国兵垒兵器
    第一节墨家军事工程技术与战国城防的发展
    第二节墨家武器装备技术与战国攻守城武器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墨家军事技术及武器装备在守城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冷兵器军事斗争
    第一节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边防战略
    第二节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农民战争
    第三节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攻守城技术
    第四节《墨子》对后世兵书的影响——以《尉缭子》《守城录》《虎钤经》为例
    第五节从出土文献看墨家军事学说的影响
    第四章墨家军事学说与近现代中国军事
    第一节墨家军事学说对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末民初武装力量建设的影响
    第二节墨家军事学说与中国20世纪的反侵略斗争
    第三节墨家军事学说与21世纪中国军事建设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墨家作为先秦诸子的重要一家,在战国时期与儒家并称“显学”,其节用贵俭、尚同尚贤、非命尚力学说,特别是非攻止战、兼爱互利主张,在战国时期产生过重大影响。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墨家学说并没有因此而“中绝”,依然对历朝执政政策、文人思想、民风,民俗以及道教产生发展等,有过重要影响。十九世纪“西学东渐”,墨学以其民主、科学内涵受到世人的特别关注,研究墨学、谈论墨学成为一时之尚,更对彼时民主政治建立、科学技术传扬、逻辑学说发展、军事理论研究等,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 目录:
    第一编墨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上)
    导言
    第一章墨家学术渊源考
    第一节墨家与清庙之守
    第二节《汉志》“墨家出于清庙守”评说-
    第二章墨家师承关系考辩
    第一节墨家与尹佚、史角后人的学术关联
    第二节墨家与鲁之臧氏的学术关联
    第三节墨家与孔门后学的学术关联
    第三章战国墨家兴盛阶段的活动及影响
    第一节墨家学派兴盛阶段的游说止战活动(上)
    第二节墨家学派兴盛阶段的游说止战活动(中)
    第三节墨家学派兴盛阶段的游说止战活动(下)
    第四章战国墨家衰败阶段的活动及影响
    第一节衰败阶段墨家学派的分化与活动转型(上)
    第二节衰败阶段墨家学派的分化与活动转型(下)
    第三节衰败阶段墨家内部信仰和活动方式的变化
    第五章战国墨家转型阶段的活动与影响
    第一节墨家谈辩派后学弃政治游说而热衷于空言思辨
    第二节墨家说书派后学对墨学的宣扬
    第三节墨家从事派后学对“任侠之风”的影响
    第六章战国墨家重兴阶段的活动与影响
    第一节墨学重兴
    第二节墨家说书派后学的社会活动和影响
    第三节墨家精神的社会影响及从事派后学的活动
    第四节墨家谈辩派后学的政治论辩和社会影响
    第五节战国墨家发展四阶段总说
    第七章墨家“节用”说在战国秦汉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节用”学说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墨家“节用”学说在战国两汉的影响
    第八章墨家学说对早期道教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学说与道教的起源
    第二节早期道教经典中的墨家思想
    第三节墨家学团对早期道教组织的影响
    第四节墨家“鬼罚说”与道教“除算减年说”
    第九章《墨经》产生的时代及其政治、伦理思想
    第一节《墨经》的作者与时代
    第二节《墨经》中的社会观念与政治思想
    第三节《墨经》对墨子伦理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编墨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中)
    导言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道教的转型与墨学的流变
    第一节魏晋之际道教的转型
    第二节墨学在道教转型中的命运
    第三节道教中的墨子形象及其影响
    第二章唐宋金元时期墨学对道教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学说与唐宋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
    第二节金元新道教中的墨家思想
    第三章墨学与唐宋社会政治和士人思想
    第一节墨学与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第二节“儒墨为用”论争的影响
    第三节墨家思想对唐末农民起义的影响
    第四节墨家思想对宋代儒家士人的影响
    第四章墨学对明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墨学与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墨学复起之势及其原因
    第三节墨学对明代中后期学者的影响
    第四节泰州学派对墨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五章墨学在清代中前期的影响
    第一节清前期的墨学研究及其影响
    第二节清中期的墨学研究及其影响

    第三编墨学对中国社会思想政治发展的影响(下)
    导言
    第一章墨学与西方近现代人文精神及社会政治思想和制度
    第一节“尚同”学说与西方近代民主思想及议会制度
    第二节“兼爱”“非命”“非攻”等学说的影响
    第二章墨学对宗教思想与传播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晚清中国士人的“基督教源于墨学说”
    第二节墨学对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宗教传播的影响
    第三节墨学对基督教人士的思想影响
    第三章墨家思想与人格精神的广泛影响
    第一节墨学与曾国藩的勤俭思想和人格
    第二节墨家救世牺牲精神的影响
    第三节墨家人格精神在民国时期的进一步传播
    第四章墨学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墨学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陆的思想意识形态
    第二节对墨家的评价与“文化大革命”的“影射史学”
    第三节改革开放新时期墨学的影响

    第四编墨辩逻辑及其学术影响
    导言
    第一章先秦墨家的“说”与“辩”
    第一节先秦墨家的“说”
    第二节“说”的具体法式
    第二章《墨子》所见墨家辩式
    第一节同异之辩
    第二节两可之辩
    第三节立辞
    第四节《墨子》判断句研究
    第三章《墨辩》与孔子、《易传》之名辩的关系
    第一节孔子的名辩与《墨辩》
    第二节《易传》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四章《墨辩》与战国中后期诸子辩术的关系
    第一节孟子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二节惠施、公孙龙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三节荀子的辩说思想与《墨辩》
    第四节韩非子的逻辑思想与《墨辩》
    第五章西汉之后墨家名辩学的影响
    第一节《墨辩》与西汉至清代儒家士人逻辑思想
    第二节《墨辩》与清末民国时期西方传统形式逻辑学的传播

    第五编墨家科技成就及其影响
    导言
    第一章墨家的科技成就
    第一节墨家科技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墨家科学技术特质
    第二章墨家科学技术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科技思想对后世科学家的影响
    第二节从道教看墨家科技的影响
    第三章晚清“西学墨源”说对西方科技传人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晚清科技思想界的“西学中源”说
    第二节“西学墨源”说的流行
    第三节对“西学墨源”说历史作用的再评价
    第四章对墨家科技影响的反思
    第一节墨家科技的曲折命运
    第二节墨家科技影响的启示

    第六编墨家军事学说及其影响
    导言
    第一章墨家军事思想对战国兵略兵制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墨家军事外交思想及其对战国合纵连横的影响
    第二节墨家战争指导理论与战国战略战术的发展
    第三节墨家武装力量建设理论与战国军事制度的发展
    第二章墨家军事技术与战国兵垒兵器
    第一节墨家军事工程技术与战国城防的发展
    第二节墨家武器装备技术与战国攻守城武器系统的发展
    第三节墨家军事技术及武器装备在守城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冷兵器军事斗争
    第一节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边防战略
    第二节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农民战争
    第三节墨家军事学说与秦代以后的攻守城技术
    第四节《墨子》对后世兵书的影响——以《尉缭子》《守城录》《虎钤经》为例
    第五节从出土文献看墨家军事学说的影响
    第四章墨家军事学说与近现代中国军事
    第一节墨家军事学说对太平天国运动和清末民初武装力量建设的影响
    第二节墨家军事学说与中国20世纪的反侵略斗争
    第三节墨家军事学说与21世纪中国军事建设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源流/齐鲁文化研究文库
方授楚 著;王志民 编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中国与世界(第一辑)
褚丽娟;解启扬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与现实文化趣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物
孙中原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源流
方授楚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概论
陈建裕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丛谈
孙卓彩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源流
方授楚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通论
孙中原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趣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读物
孙中原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与中国逻辑学趣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
孙中原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源流(120年纪念版)
方授楚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学四论
高华平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家与纵横家论丛
郑杰文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秦汉经学学术编年(中国经学学术编年 第二卷)(全二册)
郑杰文 总主编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思想家评传》简明读本:墨子(中英文版)
郑杰文、张倩 著;[美]霍尼 译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墨子(日中文对照版)
郑杰文、张倩 著;[日]松川和司、笠原祥士郎 译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跨学科研究
郑杰文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古代实用养生术
郑杰文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鬼谷子》人生智慧
郑杰文 著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经学十二讲
郑杰文、傅永军 编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墨学通史(上下)
郑杰文
墨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穆天子传通解
郑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