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7-01
版次: 1
ISBN: 9787505860506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5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经济
4人买过
  • 本书作者从价值的内涵出发,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逐一解读《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的论述,提出价值的内涵只有两种可能:其一,价值就是平均劳动消耗;其二,价值是由于付出劳动消耗而创造的一种劳动成果。作者通过论证充分肯定了第一种内涵,而否定了第二种内涵。有了价值内涵清晰和明确的认识,作者对有关劳动价值论中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生产价格、价值转形、商品价格决定、货币币值基础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以往人们在劳动价值论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根源之一就是人们在价值内涵的认识上不统一,作者主张重视对价值内涵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必将推进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靳毅民,1963年生,致力于经济学研究10余年,著有《经济学理论新探》(199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学新原理》(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第一章 究竟什么是价值

      第一节 关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创造与消耗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定义

      第三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度量了价值,也度量了平均劳动力消耗

      第四节 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或者是等同性,或者是对应性,两者必居其一

      第五节 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的等同性内涵及对应性内涵的本质区别

      第六节 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明确价值是哪一种内涵

    第二章 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是对应关系的否定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只可能属于客观事物而非主观意识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是与使用价值无关的

      第三节 “对应性内涵”的价值是人类无法感知的

      第四节 “对应性内涵”的价值无法证明其存在

      第五节 既是一种劳动成果,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大小的价值不可能存在

      第六节 价值只可能与平均劳动消耗是等同关系

      第七节 论内在所值的价值定义

    第三章 商品交换按商品支配代价进行

      第一节 商品生产的两个时期

      第二节 商品代价、商品的支配代价及商品按支配代价进行交换

      第三节 小商品生产时期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的商品支配代价

      第四节 商品的支配代价只能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而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第四章 关于生产价格的分析与反思

      第一节 生产价格理论的简要介绍

      第二节 价格与生产价格并不相等的证明

      第三节 用价值的平均劳动消耗内涵分析生产价格理论

      第四节 生产价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也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

    第五章 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利润总额及剩余价值总额确实不能总是同时相等

      第二节 用价值的平均劳动消耗内涵分析转形问题,我们发现转形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第六章 论商品的需求程度

      第一节 关于物质资料和商品

      第二节 主观需求性是商品的一个属性

      第三节 渴望程度、需求程度

      第四节 商品概念的重新认识

      第五节 需求程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商品效用是一致的

    第七章 商品交换规律的重新认识

      第一节 需求程度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 需求程度决定商品价格,并不是价格决定价格

      第三节 小商品生产时期的商品交换规律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的商品交换规律

      第五节 商品的两个属性

      第六节 超额利润

    第八章 关于货币

      第一节 小商品生产时期货币是度量劳动价值的尺度

      第二节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的货币

      第三节 货币与需求程度的关系

      第四节 货币的币值基础

      第五节 论收入与利润

    第九章 当前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缺陷及新的均衡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需求与供应的均衡决定商品价格的理论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需求与供应均衡决定价格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新的供应曲线研究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供应曲线

      第五节 关于需求函数

      第六节 需求与供应新的均衡

      第七节 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第十章 关于劳动价值论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

      第二节 关于自然界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问题

      第三节 关于商业和商业性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价值的内涵出发,对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逐一解读《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的论述,提出价值的内涵只有两种可能:其一,价值就是平均劳动消耗;其二,价值是由于付出劳动消耗而创造的一种劳动成果。作者通过论证充分肯定了第一种内涵,而否定了第二种内涵。有了价值内涵清晰和明确的认识,作者对有关劳动价值论中的一系列热点问题,如生产价格、价值转形、商品价格决定、货币币值基础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以往人们在劳动价值论方面存在着广泛的争论,根源之一就是人们在价值内涵的认识上不统一,作者主张重视对价值内涵的研究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必将推进人们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
  • 作者简介:
    靳毅民,1963年生,致力于经济学研究10余年,著有《经济学理论新探》(1994年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经济学新原理》(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 目录:
    第一章 究竟什么是价值

      第一节 关于人类生产活动的创造与消耗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价值的定义

      第三节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既度量了价值,也度量了平均劳动力消耗

      第四节 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或者是等同性,或者是对应性,两者必居其一

      第五节 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的等同性内涵及对应性内涵的本质区别

      第六节 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明确价值是哪一种内涵

    第二章 价值与平均劳动消耗是对应关系的否定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只可能属于客观事物而非主观意识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的价值是与使用价值无关的

      第三节 “对应性内涵”的价值是人类无法感知的

      第四节 “对应性内涵”的价值无法证明其存在

      第五节 既是一种劳动成果,又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大小的价值不可能存在

      第六节 价值只可能与平均劳动消耗是等同关系

      第七节 论内在所值的价值定义

    第三章 商品交换按商品支配代价进行

      第一节 商品生产的两个时期

      第二节 商品代价、商品的支配代价及商品按支配代价进行交换

      第三节 小商品生产时期及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的商品支配代价

      第四节 商品的支配代价只能决定商品交换的比例,而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

    第四章 关于生产价格的分析与反思

      第一节 生产价格理论的简要介绍

      第二节 价格与生产价格并不相等的证明

      第三节 用价值的平均劳动消耗内涵分析生产价格理论

      第四节 生产价格不能决定商品的价格,也不能决定商品的交换比例

    第五章 关于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形问题的研究

      第一节 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利润总额及剩余价值总额确实不能总是同时相等

      第二节 用价值的平均劳动消耗内涵分析转形问题,我们发现转形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第六章 论商品的需求程度

      第一节 关于物质资料和商品

      第二节 主观需求性是商品的一个属性

      第三节 渴望程度、需求程度

      第四节 商品概念的重新认识

      第五节 需求程度与西方经济学中的商品效用是一致的

    第七章 商品交换规律的重新认识

      第一节 需求程度决定商品价格

      第二节 需求程度决定商品价格,并不是价格决定价格

      第三节 小商品生产时期的商品交换规律

      第四节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的商品交换规律

      第五节 商品的两个属性

      第六节 超额利润

    第八章 关于货币

      第一节 小商品生产时期货币是度量劳动价值的尺度

      第二节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时期的货币

      第三节 货币与需求程度的关系

      第四节 货币的币值基础

      第五节 论收入与利润

    第九章 当前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的缺陷及新的均衡理论的提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需求与供应的均衡决定商品价格的理论

      第二节 对西方经济学需求与供应均衡决定价格理论的批判

      第三节 新的供应曲线研究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供应曲线

      第五节 关于需求函数

      第六节 需求与供应新的均衡

      第七节 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格理论的融合

    第十章 关于劳动价值论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价值的源泉和财富的源泉

      第二节 关于自然界在创造价值中的作用问题

      第三节 关于商业和商业性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者
王文东著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经济评论 第16卷 第2辑
罗润东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合同解除权研究
李静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四年级上册)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争议处理
张小丽、杨锟 著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第五版)(新编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林嘉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合同法速查速用大全集(畅销6版)
刘纪伟,赵辰 编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编者:杨红//夏志强|责编:陈纯|总主编:游劲松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法的教义学建构研究
沈建峰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争议处理规则与应对技巧
蔡飞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余娟、张丽华 编
劳动价值论的新认识
劳动教育
徐国庆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