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讲国学

朱自清讲国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8-08
版次: 1
ISBN: 9787811270037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1页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人买过
  • 国学又可称国故,指中国学。狭义的是指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广义主要是根据胡适“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说法而拓展外延和内涵,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因此,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化和学术成就,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学,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并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 第一辑 经典常谈

     序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第二辑 诗言志辨

     序

     诗言志

       一 献诗陈志

       二 赋诗言志

       三 教诗明志

       四 作诗言志

     比兴

      一 毛诗郑笺释兴

      二 兴义溯源

      三 赋比兴通释

      四 比兴论诗

     诗教

       一 六艺之教

       二 著述引诗

       三 温柔敦厚

     正变

       一 风雅正变

       二 诗体正变

    第三辑 国文漫谈

     古文学的欣赏

     论雅俗共赏

     论逼真与如画

     论“以文为诗”

     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陶诗的深度

     什么是宋诗的精华

     王安石《明妃曲》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
  • 内容简介:
    国学又可称国故,指中国学。狭义的是指以儒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与学术,包括古代诸子百家。广义主要是根据胡适“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说法而拓展外延和内涵,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构成了恢弘的经、史、子、集四部。因此,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优秀文化和学术成就,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简而言之,国学,就是中国学,就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明。
  •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五四爱国运动的参与者,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并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
  • 目录:
    第一辑 经典常谈

     序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第二辑 诗言志辨

     序

     诗言志

       一 献诗陈志

       二 赋诗言志

       三 教诗明志

       四 作诗言志

     比兴

      一 毛诗郑笺释兴

      二 兴义溯源

      三 赋比兴通释

      四 比兴论诗

     诗教

       一 六艺之教

       二 著述引诗

       三 温柔敦厚

     正变

       一 风雅正变

       二 诗体正变

    第三辑 国文漫谈

     古文学的欣赏

     论雅俗共赏

     论逼真与如画

     论“以文为诗”

     再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陶诗的深度

     什么是宋诗的精华

     王安石《明妃曲》

     《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

     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