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64161743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70页
字数: 206千字
分类: 艺术
12人买过
  •   孙海燕编*的这本《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从八十年代的“想象”对于研究中国设计的意义出发,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研究中国设计的方法,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论述:现代化理论与八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的关联、人民知觉到的现代设计、如何认知决定如何选择、设计评价的思维及语言特点、设计实践展现的“现代化”场景、八十年代:中国设计认知的解构与重构。 0 导论

      0.1 八十年代的“想象”对于研究中国设计的意义

      0.2 从日常生活研究中国设计的方法探索

      0.3 关于本书的几个概念

      0.4 文化领域中“现代化想象”的研究成果

      O.5 关于“八十年代中国”的研究文献

      0.6 本书概要

    1 现代化理论与八十年代的中国

      1.1 现代化理论在中国

      1.2 “实现四个现代化”在中国的社会意义

      1.3 现代化想象——行动的起点与结果

    2 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的关联

      2.1 现代化想象的历史脉络

      2.2 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空间

      2.3 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认知及实践

    3 人民知觉到的现代设计

      3.1 图像中的现代化城市

      3.2 “物品”是现代生活的主角

      3.3 媒体提供的启蒙信息

    4 如何认知决定如何选择

      4.1 自动化、机械化的“美好新世界”

      4.2 它不仅是A也是B还可以是C

    5 设计评价的思维及语言特点

      5.1 设计评价的思维倾向

      5.2 设计评价的语言特点

      5.3 过高的自我满意度

    6 设计实践展现的“现代化”场景

      6.1 更多的功能、更自动的产品

      6.2 工艺品实用化,日用品工艺化

      6.3 层次丰富的设计力量

    7 八十年代:中国设计认知的解构与重构

      7.1 核心认知的结构化模型

      7.2 新来者的进入

      7.3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结语

      现代化想象作为解释中国设计的途径

      中国模式——寻找中国现代设计生成的地域性依据

    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孙海燕编*的这本《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从八十年代的“想象”对于研究中国设计的意义出发,探索在日常生活中研究中国设计的方法,主要从七个方面展开论述:现代化理论与八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的关联、人民知觉到的现代设计、如何认知决定如何选择、设计评价的思维及语言特点、设计实践展现的“现代化”场景、八十年代:中国设计认知的解构与重构。
  • 目录:
    0 导论

      0.1 八十年代的“想象”对于研究中国设计的意义

      0.2 从日常生活研究中国设计的方法探索

      0.3 关于本书的几个概念

      0.4 文化领域中“现代化想象”的研究成果

      O.5 关于“八十年代中国”的研究文献

      0.6 本书概要

    1 现代化理论与八十年代的中国

      1.1 现代化理论在中国

      1.2 “实现四个现代化”在中国的社会意义

      1.3 现代化想象——行动的起点与结果

    2 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的关联

      2.1 现代化想象的历史脉络

      2.2 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空间

      2.3 现代化想象与中国设计认知及实践

    3 人民知觉到的现代设计

      3.1 图像中的现代化城市

      3.2 “物品”是现代生活的主角

      3.3 媒体提供的启蒙信息

    4 如何认知决定如何选择

      4.1 自动化、机械化的“美好新世界”

      4.2 它不仅是A也是B还可以是C

    5 设计评价的思维及语言特点

      5.1 设计评价的思维倾向

      5.2 设计评价的语言特点

      5.3 过高的自我满意度

    6 设计实践展现的“现代化”场景

      6.1 更多的功能、更自动的产品

      6.2 工艺品实用化,日用品工艺化

      6.3 层次丰富的设计力量

    7 八十年代:中国设计认知的解构与重构

      7.1 核心认知的结构化模型

      7.2 新来者的进入

      7.3 理想与现实的交锋

    结语

      现代化想象作为解释中国设计的途径

      中国模式——寻找中国现代设计生成的地域性依据

    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头发打结的魔鬼——印度经典童话
魏丽娜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亚瑟王传奇
[美]莱德福 著;刘云雁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捕获时间之父——美洲经典童话
吴虹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快乐王子
张逸旻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彼得·潘(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拒绝长大的彼得?潘!附赠精美任务本,登录阅读竞技平台“古火界”探险解密!)
吴斯佳 译;[英]巴里工才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八十天环游地球(一掷千金的豪赌,扣人心弦的旅途,不可思议的交通工具,浪漫温馨的归宿。)
[法]凡尔纳 著;吴笛 编;刘慧梅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伊索寓言(世界著名寓言故事集,古希腊文学中的瑰宝。附赠精美任务本,登录阅读竞技平台“古火界”探险解密!)
[英]琼斯 著;吴笛 编;杨海英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一千零一夜
[英]朗格 编;蔡玉辉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木偶奇遇记(从木偶到真正的男孩,一个暖心、励志的成长日志。附赠精美任务本,登录阅读竞技平台“古火界”探险解密!)
[意]科洛迪 著;凌喆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安徒生童话(世界童话之王,甄选永恒经典,悲伤里开出真善美的花。附赠精美任务本,登录阅读竞技平台“古火界”探险解密!)
[丹麦]安徒生 著;杨莉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经典”系列丛书·格林童话(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整的)
[德]格林兄弟 著;吴笛 编;樊维娜 译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想”安无事:想得开 得自在
党高明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孙海燕 著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食品保藏工艺及新技术探究
孙海燕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新阅读与作文二年级(第八次修订)
孙海燕、张熙、陈晓冰 编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数理统计习题详解
孙海燕 著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英语名词搭配发展特征研究
孙海燕 著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会计学/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高校系列
孙海燕、杨涛、王海荣 编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世界艺术巨匠:西斯莱
孙海燕 编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区域麻醉与急性疼痛治疗学
孙海燕 著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绿金时代
孙海燕、孙杨 著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孙海燕 著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丛书
孙海燕 编
“想象”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生活与设计
口才训练十五讲
孙海燕、刘伯奎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