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3-11
版次: 1
ISBN: 9787532612994
定价: 3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7页
字数: 200千字
分类: 文学
16人买过
  • 《班昭》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生动地塑造了中国戏曲史上少见的古代女学者形象。通过主人公为学术事业所作的艰难奉献及情感生活的重大波折,高扬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感,思想是深刻的。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虽然并不是十全十美,但在继承与创新、高雅与通俗的辩证关系上作出了富有戏曲美学意义的探索。它在昆剧新老观众中受到肯定,特别是在校园中受到的热烈欢迎,表明经取得了开后性的成果。上海昆剧团老一代和青年一代艺术家、 上海的主管文化的各级领导为这部戏演出的成功,为振兴昆剧所作的贡献和支持,值得我们深深感谢。 序 

      在《班昭》获“中国戏曲学会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刘厚生 

      《班昭》剧本 

      昆剧《班昭》/罗怀臻 

    创作《班昭》 

      主创人员简介 

      昆剧《班昭》文学创意书/罗怀臻 

      以人物打动观众——《班昭》导演阐述/杨小青 

      回访《班昭》/张静娴 

      《班昭》的成功是“班昭精神”的结晶/蔡正仁 

      走近昆曲,新的尝试/何澍 

      我演班固/缪 斌 

      我演傻姐/谷好好 

      范伦——我的第一次创造/吴双 

      体验“班昭精神”——昆剧《班昭》唱腔设计札记/顾兆琳 

      昆剧《班昭》音乐创作随感/李梁 

      光照《班昭》/周正平 

      创新才是真/刘福升 

      将激情融入打击乐中/高均 

      新编昆剧《班昭》随想/钱寅 

    评论《班昭》 

      昆剧《班昭》学术研讨会纪要 

      全面出新话《班昭》 

      昆曲的继承和发展——从昆剧《班昭》说起/马博敏 

      我看《班昭》/康式昭 

      四看《班昭》/刘厚生 

      千古昭昭班女心/王安葵 

      略谈《班昭》的史与剧/龚和德 

      倡导健康人格的好戏/赵俊龙 

      为天地立言 为昆曲唱新/齐致翔 

      昆曲与教育/叶长海 

      《班昭》的得与失/郭汉城 

      一出“寂寞”的戏/安志强 

      今夜的寂寞是如此动人——看昆剧《班昭》/毛时安 

      昆剧《班昭》观后志感/屠岸 

      《班昭》——中国史官的悲剧/周育德 

      昆剧是一门文雅艺术/曲润海 

      从昆剧创新说开去——兼谈昆剧《班昭》/张烈 

      看昆剧《班昭》随想——兼谈剧中的几个人物形象/戴云 

      昆剧《班昭》的史与戏与文人情怀/王蕴明 

      顾兆琳的昆剧制谱/朱家晋 

    众说《班昭》 

      为才女班昭造型/徐俊西 

      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看张静娴演班昭/邓传志 

      寂寞是美丽的/戴平 

      心灯——看新编昆剧《班昭》/赵丽宏 

      张静娴激情塑班昭——看昆剧《班昭》有感/王小鹰 

      点铁成金,赋予历史题材以现实的生命/周锋 

      传统各式的当代性尝试 

      ——看《班昭》中蔡正仁的舞台表演/尹永华 

      班昭的四季——观看昆剧《班昭》有感/翁敏华 

      《班昭》激起的声音 

      《班昭》的“第三度创作”/伊然 

      附:昆剧《班昭》录音剪辑 

    聆听大学生 

      悲情生命——换一种眼光看《班昭》/罗周 

      历史·女人——《班昭》观后感/顾琛 

      到青年人中去找朋友/张静娴 

      《班昭》进校园,好戏要常演/张铭荣 

      我是一只“昆虫”/吕俊 

      京沪学子共话《班昭》 

    《班昭》纪事 

    来自报刊的消息 

    后 记
  • 内容简介:
    《班昭》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时代精神,生动地塑造了中国戏曲史上少见的古代女学者形象。通过主人公为学术事业所作的艰难奉献及情感生活的重大波折,高扬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感,思想是深刻的。从一度创作到二度创作,虽然并不是十全十美,但在继承与创新、高雅与通俗的辩证关系上作出了富有戏曲美学意义的探索。它在昆剧新老观众中受到肯定,特别是在校园中受到的热烈欢迎,表明经取得了开后性的成果。上海昆剧团老一代和青年一代艺术家、 上海的主管文化的各级领导为这部戏演出的成功,为振兴昆剧所作的贡献和支持,值得我们深深感谢。
  • 目录:
    序 

      在《班昭》获“中国戏曲学会奖”颁奖仪式上的致辞/刘厚生 

      《班昭》剧本 

      昆剧《班昭》/罗怀臻 

    创作《班昭》 

      主创人员简介 

      昆剧《班昭》文学创意书/罗怀臻 

      以人物打动观众——《班昭》导演阐述/杨小青 

      回访《班昭》/张静娴 

      《班昭》的成功是“班昭精神”的结晶/蔡正仁 

      走近昆曲,新的尝试/何澍 

      我演班固/缪 斌 

      我演傻姐/谷好好 

      范伦——我的第一次创造/吴双 

      体验“班昭精神”——昆剧《班昭》唱腔设计札记/顾兆琳 

      昆剧《班昭》音乐创作随感/李梁 

      光照《班昭》/周正平 

      创新才是真/刘福升 

      将激情融入打击乐中/高均 

      新编昆剧《班昭》随想/钱寅 

    评论《班昭》 

      昆剧《班昭》学术研讨会纪要 

      全面出新话《班昭》 

      昆曲的继承和发展——从昆剧《班昭》说起/马博敏 

      我看《班昭》/康式昭 

      四看《班昭》/刘厚生 

      千古昭昭班女心/王安葵 

      略谈《班昭》的史与剧/龚和德 

      倡导健康人格的好戏/赵俊龙 

      为天地立言 为昆曲唱新/齐致翔 

      昆曲与教育/叶长海 

      《班昭》的得与失/郭汉城 

      一出“寂寞”的戏/安志强 

      今夜的寂寞是如此动人——看昆剧《班昭》/毛时安 

      昆剧《班昭》观后志感/屠岸 

      《班昭》——中国史官的悲剧/周育德 

      昆剧是一门文雅艺术/曲润海 

      从昆剧创新说开去——兼谈昆剧《班昭》/张烈 

      看昆剧《班昭》随想——兼谈剧中的几个人物形象/戴云 

      昆剧《班昭》的史与戏与文人情怀/王蕴明 

      顾兆琳的昆剧制谱/朱家晋 

    众说《班昭》 

      为才女班昭造型/徐俊西 

      真正属于自己的角色——看张静娴演班昭/邓传志 

      寂寞是美丽的/戴平 

      心灯——看新编昆剧《班昭》/赵丽宏 

      张静娴激情塑班昭——看昆剧《班昭》有感/王小鹰 

      点铁成金,赋予历史题材以现实的生命/周锋 

      传统各式的当代性尝试 

      ——看《班昭》中蔡正仁的舞台表演/尹永华 

      班昭的四季——观看昆剧《班昭》有感/翁敏华 

      《班昭》激起的声音 

      《班昭》的“第三度创作”/伊然 

      附:昆剧《班昭》录音剪辑 

    聆听大学生 

      悲情生命——换一种眼光看《班昭》/罗周 

      历史·女人——《班昭》观后感/顾琛 

      到青年人中去找朋友/张静娴 

      《班昭》进校园,好戏要常演/张铭荣 

      我是一只“昆虫”/吕俊 

      京沪学子共话《班昭》 

    《班昭》纪事 

    来自报刊的消息 

    后 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出版
张铁钧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 自然与生命的融合,人类与动物的守望!
许廷旺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
袁占才 著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增订版)
洪治纲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
刘衍隍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塔
夏永军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 黄青长篇小说
黄青 著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者的麦田(修订版)
朱丹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中国专业作家作品典藏文库·石钟山卷)
石钟山 著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幸福砥砺前行(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行与思)/教改实验荟萃系列
刘金霞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者前传
[美]布莱恩·阿扎瑞罗(Brian Azzarello) 著
守望者说:昆剧《班昭》文集
守望诗心
张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