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

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06-07
ISBN: 978750045702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历史
48人买过
  •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以及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等。本书在各自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分别对中晚唐官制、礼制、城乡经济互动、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过去研究甚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对中晚唐乃至“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一章 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
    第一节 研究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概况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四等官制的解体
    一 唐前期的四等官制
    二 开天以后四等官制的变化
    三 新型行政运作体制
    四 小结
    第三 节勾检、孔目、磨勘——兼论唐代行政手段的变化
    一 勾检官的设置及职能
    二 唐后期勾检官制的变化
    三 从勾检到孔目
    四 从勾检到磨勘
    第四节 官与吏:界限的模糊
    一 新型胥吏的出现
    二 胥吏与官
    三 职官胥吏化
    第二章 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改造与重建
    一 唐后期郊祀典礼的复兴和衰落
    二 祭祀仪典对《开元礼》的继承改革及其实用性立场
    第二节 中唐时代的礼仪兴复与制度更新
    一 《开元礼》的恢复和补充——关于中唐礼仪建设的一些问题
    二 礼仪机构的建置与礼仪格式化
    第三章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延伸
    一 筑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拓展
    二 州县新置与市镇雏形
    第二节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
    一 城郊经济意义的加强
    二 草市与农村市场的发育
    三 小农与城乡市场
    第三节城乡商品流通考察
    一 城市网络与商品流向
    二 漕运、盐政与物流
    第四章 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
    第一节 唐代前后期皇帝赐宴的比较研究
    一 皇帝赐宴的次数与资料
    二 前后期赐宴的不同特点
    三 前后期赐宴特点所见的社会变化
    第二节 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以文宗朝王涯奏文为中心
    一 衣服制度
    二 车马制度
    三 《王涯奏文》的意义
    第三节 官员日常生活的个案比较——张说与元稹的场合
    一 张说与元稹的总的生活状况
    二 张说与元稹衣食住行生活的比较
    三 一点结论
    第五章 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道教与中晚唐政治
    一 中唐以前的道教与政治
    二 中晚唐道教与政治
    三 结语
    第二节 以神仙后裔为荣的意识
    一 李唐皇帝是老子“圣孙”
    二 玄元皇帝之胄
    三 周灵王太子晋之胤
    四 太原王系
    五 琅琊王系
    六 其他神人之嗣
    第三节 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在丧葬的表现
    第四节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物名的社会风尚
    一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
    二 以仙为人和事物取名
    附表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表(1—5)
    第六章 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
    第一节 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 有关“世俗佛教信仰”的界说
    二 中晚唐以前及其后佛教世俗化进程的变化略说
    第二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信众
    一 出家信众
    二 在家信众
    第三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崇信对象
    一 神祗崇拜
    二 经典崇拜
    三 崇奉的主要宗派举例
    第四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特点与影响
    一 主要特点
    二 对佛教发展方向的影响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以及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等。本书在各自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分别对中晚唐官制、礼制、城乡经济互动、衣食住行、道教、世俗佛教信仰等过去研究甚少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对中晚唐乃至“唐宋变革”论的研究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 目录:
    第一章 唐后期的官制:行政模式与行政手段的变革
    第一节 研究概述及存在的问题
    一 研究概况
    二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四等官制的解体
    一 唐前期的四等官制
    二 开天以后四等官制的变化
    三 新型行政运作体制
    四 小结
    第三 节勾检、孔目、磨勘——兼论唐代行政手段的变化
    一 勾检官的设置及职能
    二 唐后期勾检官制的变化
    三 从勾检到孔目
    四 从勾检到磨勘
    第四节 官与吏:界限的模糊
    一 新型胥吏的出现
    二 胥吏与官
    三 职官胥吏化
    第二章 礼制变革与中晚唐社会政治
    第一节 国家祀典的改造与重建
    一 唐后期郊祀典礼的复兴和衰落
    二 祭祀仪典对《开元礼》的继承改革及其实用性立场
    第二节 中唐时代的礼仪兴复与制度更新
    一 《开元礼》的恢复和补充——关于中唐礼仪建设的一些问题
    二 礼仪机构的建置与礼仪格式化
    第三章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延伸
    一 筑城与城市结构功能的拓展
    二 州县新置与市镇雏形
    第二节 城乡经济联系与互动
    一 城郊经济意义的加强
    二 草市与农村市场的发育
    三 小农与城乡市场
    第三节城乡商品流通考察
    一 城市网络与商品流向
    二 漕运、盐政与物流
    第四章 衣食住行制度的缓慢变化
    第一节 唐代前后期皇帝赐宴的比较研究
    一 皇帝赐宴的次数与资料
    二 前后期赐宴的不同特点
    三 前后期赐宴特点所见的社会变化
    第二节 唐后期车服制度的变化——以文宗朝王涯奏文为中心
    一 衣服制度
    二 车马制度
    三 《王涯奏文》的意义
    第三节 官员日常生活的个案比较——张说与元稹的场合
    一 张说与元稹的总的生活状况
    二 张说与元稹衣食住行生活的比较
    三 一点结论
    第五章 道教与中晚唐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道教与中晚唐政治
    一 中唐以前的道教与政治
    二 中晚唐道教与政治
    三 结语
    第二节 以神仙后裔为荣的意识
    一 李唐皇帝是老子“圣孙”
    二 玄元皇帝之胄
    三 周灵王太子晋之胤
    四 太原王系
    五 琅琊王系
    六 其他神人之嗣
    第三节 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在丧葬的表现
    第四节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物名的社会风尚
    一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
    二 以仙为人和事物取名
    附表 以道家思想和道教神仙命人名表(1—5)
    第六章 中晚唐时期的世俗佛教信仰
    第一节 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 有关“世俗佛教信仰”的界说
    二 中晚唐以前及其后佛教世俗化进程的变化略说
    第二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信众
    一 出家信众
    二 在家信众
    第三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崇信对象
    一 神祗崇拜
    二 经典崇拜
    三 崇奉的主要宗派举例
    第四节 中晚唐世俗佛教的主要特点与影响
    一 主要特点
    二 对佛教发展方向的影响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