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1996-04
ISBN: 9787108008992
定价: 13.5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其他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49人买过
  •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中心人物。他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的超验主义观点体系,代表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是了解美国精神的钥匙。
    本书不仅全面把握了爱默生的思想,而且还打开了西方爱默生研究中一个几乎空白的领域,即爱默生对儒学精神的取与舍。从这点上说,书在国际美国学领域里是一项有首创精神的成果。作者由考察爱默生对儒学的取舍进而对儒学传统与西方的文化精神进行比较,一方面指出了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美国文化精神的短与长,另方面,通过从历史、哲学、文化、社会、政治诸多领域对“个人主义”观念进行 钱满素,汉族,1946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文学硕士。1992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历史硕士、美国文明史博士。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发表过论文及文章三十余篇,并主编过《美国当代小说家论》《我有一个梦想》《纪伯伦全集》(英文卷),《我,生为女人》等书。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爱默生――一思想的解放者
    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爱默生发起了一场观念革命
    ――他衡量一切的新尺度是个人的活的灵魂
    一 美国的清教影响――唯一神教运动
    二 爱默生对加尔文教的批判――他对宗教的崭新理解――他
    对教会的全面反叛
    三“唯一的罪就是限制”――爱默生主张变革但反对诉诸武力
    四 人是观念的囚徒――观念革命的突破口――马丁・路德的
    “因信得救”――清教的“信仰契约”――爱默生的“自立”
    第二章 一个基督徒转向东方异教
    超验主义者对东方哲学的兴趣
    一 东方是个异教世界――借鉴异国文化的妙处――爱默生的
    观念革命促使他转向东方寻求灵感――“超灵”的概念
    二 爱默生对中国的了解――为什么传教士选择儒家――爱默
    生和中国古典
    三 东方思想中是什么吸引了爱默生――(一)宇宙的一致性和
    整体性――(二)精神性与超验性――(三)综合型和直觉型
    的思维――“静”――东西方思想的强与弱
    第三章 孔子的古老智慧
    中国人的儒化――儒家的人与基督教的神――孔子的
    神化――儒学的四大部分
    一 人本主义――“天”与“命”――爱默生对人伦部分毫无兴趣
    二 政治的道德化――仁政――“道”与“德”――爱默生引孔孟
    论“改革”
    三 性善论――基督教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人的可完
    善性是爱默生“自立”说的关键概念――爱默生推崇“君
    子”――他对“乡愿”的理解――“浩然之气”与“超灵”
    四 学――“学而优则仕”――爱默生心目中的学者是“世界的
    眼睛和心灵”――儒学的内容――“君子不器”――教与学
    ――学与用――学与思――“孔子,民族的光荣”
    第四章 中国情结――徘徊于现代之门
    爱默生欢迎中国外交使团
    一 爱默生早年对中国的批判――“中国是她自己的纪念
    碑”――反感的原因――19世纪西方思想家对中国的评价
    二 中国在衰落――天朝不再能独自继续它的周期――为什么
    中国进入现代如此困难重重――“国必自伐,而后人伐
    之”――中西文化的撞击――贸易观与磕头――因循守旧
    ――改革也许救得了中国,但救不了清王朝――除了西方
    的标准,并无其他现代化的标准――中国是否能自发进入
    现代
    三 中国通常在分裂时才有思想自由――儒家为什么能投合一
    切王朝的统治者――儒学四大部分中包含的消极面
    四 孔子与爱默生:古代与现代――儒家思维方式――自今返
    古――自上而下――绝对化――爱默生针锋相对的观念
    第五章 个人主义在现代思维中的意义
    平民个人的崛起是现代社会中最本质的特点
    一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个人主义在美
    国获得积极意义――杰斐逊――杰克逊――托克维尔论
    “正确理解的自利”――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个人主义
    二 中国强调上尊下卑的传统文化中不会产生个人主义――无
    “私”焉有“公”――东西方对人的生命的态度――制度与国
    民性――个人主义在中国
    三 个人主义过时了吗――民主的根子就是“尊重你自己”――
    对个人主义的忧虑――平民以个人主义对抗专制与特权
    ――个人与社会――“世界上最光辉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
    个人站立起来”
    附录一 爱默生年表
    附录二 爱默生集中摘录的“四书”语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出版后记
  • 内容简介: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爱默生是美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中心人物。他在19世纪上半叶提出的超验主义观点体系,代表了美国文化的精髓,是了解美国精神的钥匙。
    本书不仅全面把握了爱默生的思想,而且还打开了西方爱默生研究中一个几乎空白的领域,即爱默生对儒学精神的取与舍。从这点上说,书在国际美国学领域里是一项有首创精神的成果。作者由考察爱默生对儒学的取舍进而对儒学传统与西方的文化精神进行比较,一方面指出了以个人为出发点的美国文化精神的短与长,另方面,通过从历史、哲学、文化、社会、政治诸多领域对“个人主义”观念进行
  • 作者简介:
    钱满素,汉族,1946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国文学系,获文学硕士。1992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历史硕士、美国文明史博士。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美国文学文化研究。发表过论文及文章三十余篇,并主编过《美国当代小说家论》《我有一个梦想》《纪伯伦全集》(英文卷),《我,生为女人》等书。
  • 目录: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爱默生――一思想的解放者
    在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爱默生发起了一场观念革命
    ――他衡量一切的新尺度是个人的活的灵魂
    一 美国的清教影响――唯一神教运动
    二 爱默生对加尔文教的批判――他对宗教的崭新理解――他
    对教会的全面反叛
    三“唯一的罪就是限制”――爱默生主张变革但反对诉诸武力
    四 人是观念的囚徒――观念革命的突破口――马丁・路德的
    “因信得救”――清教的“信仰契约”――爱默生的“自立”
    第二章 一个基督徒转向东方异教
    超验主义者对东方哲学的兴趣
    一 东方是个异教世界――借鉴异国文化的妙处――爱默生的
    观念革命促使他转向东方寻求灵感――“超灵”的概念
    二 爱默生对中国的了解――为什么传教士选择儒家――爱默
    生和中国古典
    三 东方思想中是什么吸引了爱默生――(一)宇宙的一致性和
    整体性――(二)精神性与超验性――(三)综合型和直觉型
    的思维――“静”――东西方思想的强与弱
    第三章 孔子的古老智慧
    中国人的儒化――儒家的人与基督教的神――孔子的
    神化――儒学的四大部分
    一 人本主义――“天”与“命”――爱默生对人伦部分毫无兴趣
    二 政治的道德化――仁政――“道”与“德”――爱默生引孔孟
    论“改革”
    三 性善论――基督教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人的可完
    善性是爱默生“自立”说的关键概念――爱默生推崇“君
    子”――他对“乡愿”的理解――“浩然之气”与“超灵”
    四 学――“学而优则仕”――爱默生心目中的学者是“世界的
    眼睛和心灵”――儒学的内容――“君子不器”――教与学
    ――学与用――学与思――“孔子,民族的光荣”
    第四章 中国情结――徘徊于现代之门
    爱默生欢迎中国外交使团
    一 爱默生早年对中国的批判――“中国是她自己的纪念
    碑”――反感的原因――19世纪西方思想家对中国的评价
    二 中国在衰落――天朝不再能独自继续它的周期――为什么
    中国进入现代如此困难重重――“国必自伐,而后人伐
    之”――中西文化的撞击――贸易观与磕头――因循守旧
    ――改革也许救得了中国,但救不了清王朝――除了西方
    的标准,并无其他现代化的标准――中国是否能自发进入
    现代
    三 中国通常在分裂时才有思想自由――儒家为什么能投合一
    切王朝的统治者――儒学四大部分中包含的消极面
    四 孔子与爱默生:古代与现代――儒家思维方式――自今返
    古――自上而下――绝对化――爱默生针锋相对的观念
    第五章 个人主义在现代思维中的意义
    平民个人的崛起是现代社会中最本质的特点
    一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个人主义在美
    国获得积极意义――杰斐逊――杰克逊――托克维尔论
    “正确理解的自利”――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个人主义
    二 中国强调上尊下卑的传统文化中不会产生个人主义――无
    “私”焉有“公”――东西方对人的生命的态度――制度与国
    民性――个人主义在中国
    三 个人主义过时了吗――民主的根子就是“尊重你自己”――
    对个人主义的忧虑――平民以个人主义对抗专制与特权
    ――个人与社会――“世界上最光辉最宏伟的事业就是使
    个人站立起来”
    附录一 爱默生年表
    附录二 爱默生集中摘录的“四书”语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出版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传:激情似火的思想家(阅读这本书,就是与一千多年来人类的诗歌和思想亲密接触)
[美]罗伯特·D.理查德森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随笔
爱默生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与梭罗作品选(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经典必读丛书)
R.W.爱默生(R.W.Emerson);H.D.梭罗(H.D.Thoreau)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与美国个人主义文化
任昕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随笔
美)R.W.爱默生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散文精选/名家散文典藏(彩插版)
[美]爱默生 著;程悦 译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家的恶客(布面精装)
木心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与美国诗歌传统研究
黄宗英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修订本)
钱满素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诗文选(中英对照)
[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著;黄宗英 译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思想小品
[美]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随笔
爱默生 著;谢健生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女士接力:美国变革者(9位美国历史中重要的杰出女性合传)
钱满素 著;青豆书坊 出品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回眸哈佛
钱满素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美国通史
钱满素、张瑞华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文明给谁看
钱满素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修订本)
钱满素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绅士谋国:美国缔造者
钱满素 著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美国文明三部曲:(自由的阶梯、自由的基因、自由的刻度)
钱满素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当代文明(上)(世界文明通论)
钱满素 著;章国锋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
钱满素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飞出笼子去唱
钱满素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韦斯特小说集
钱满素 编;[美国]韦斯特;Nathanael West
爱默生和中国:对个人主义的反思
我有一个梦想: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库
钱满素 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