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络发布

政府网络发布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2-01
版次: 1
ISBN: 9787214075529
定价: 2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5页
字数: 192千字
分类: 政治
1人买过
  •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传播工具的普遍应用,在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便捷的信息交往条件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传播秩序和公共信息环境。在以网络为共享平台的媒介融合的时代,政府如何掌握传播主动权,加强民意沟通和疏导,密切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服务公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地方政府对于网络问政的积极探索,推动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使政府主动在网络发言、积极回应民意诉求,逐步成为~种社会常态,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政府应该怎样做好网络发言?既是一个在政治传播、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学科交叉领域应当予以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各级政府的网络问政具体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曹劲松,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曾任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著有《交往·功利·和谐——信息伦理引论》、《政府新闻发布》和《政府网络传播》等书。 序

    导论 网络时代与网络发言人

      第一节 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

        一、网络成为公众监督政府的有效平台

        二、网络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通道

        三、网络成为公共舆论传播的强劲载体

      第二节 网络发言人的主体特征

        一、政府的网络代言者

        二、网络问政的承接者

        三、网络形象的塑造者

      第三节 网络发言人机制的提出

        一、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网络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的关系

    第一章 网络发言人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 网络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制度

        一、直面公众个体的发言人

        二、媒体议程的“源”与“库

        三、网络“共景”监督

      第二节 网络发言人与信访投诉制度

        一、访源扩大,通防结合

        二、访本降低,便捷高效

        三、访程公开,监督有力

        四、访处整合,多方参与

      第三节 网络发言人与办事公开制度

        一、责任公开

        二、决策公开

        三、任务公开

        四、过程公开

        五、结果公开

        六、监督公开

      第四节 网络发言人与咨询服务体系

        一、处理好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的关系

        二、处理好公共服务与专业服务的关系

        三、处理好政府服务与中介服务的关系

        四、处理好社会服务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第二章 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信息的主动发布与被动回复

        一、如何满足双向互动需要

        二、如何强化主动发布效果

        三、如何提高被动回复质量

      第二节 信息沟通的时效与渠道

        一、如何实现实时沟通

        二、如何畅通沟通渠道

        三、如何保障交流效果

      第三节 信息授权与发布的责任主体

        一、如何获得发布授权

        二、如何明确责任主体

        三、如何落实交流责任

      第四节 信息互动中的组织保障与平台支撑

        ……

    第三章 网络发言人的组织架构

    第四章 网络发言人的效能保障

    第五章 网络问政中的发言策略

    第六章 网络社会中的谣言应对

    第七章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附录

    后记
  • 内容简介: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传播工具的普遍应用,在为人们提供越来越便捷的信息交往条件的同时,也改变了社会传播秩序和公共信息环境。在以网络为共享平台的媒介融合的时代,政府如何掌握传播主动权,加强民意沟通和疏导,密切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更好地服务公众,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课题。地方政府对于网络问政的积极探索,推动了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使政府主动在网络发言、积极回应民意诉求,逐步成为~种社会常态,取得了明显成效,并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政府应该怎样做好网络发言?既是一个在政治传播、行政管理、公共关系等学科交叉领域应当予以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在各级政府的网络问政具体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作者简介:
      曹劲松,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研究员,现任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曾任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中共南京市委和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著有《交往·功利·和谐——信息伦理引论》、《政府新闻发布》和《政府网络传播》等书。
  • 目录:


    导论 网络时代与网络发言人

      第一节 网络发言人的时代背景

        一、网络成为公众监督政府的有效平台

        二、网络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通道

        三、网络成为公共舆论传播的强劲载体

      第二节 网络发言人的主体特征

        一、政府的网络代言者

        二、网络问政的承接者

        三、网络形象的塑造者

      第三节 网络发言人机制的提出

        一、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基本内容

        二、网络发言人制度的主要特点

        三、网络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的关系

    第一章 网络发言人的功能定位

      第一节 网络发言人与新闻发言人制度

        一、直面公众个体的发言人

        二、媒体议程的“源”与“库

        三、网络“共景”监督

      第二节 网络发言人与信访投诉制度

        一、访源扩大,通防结合

        二、访本降低,便捷高效

        三、访程公开,监督有力

        四、访处整合,多方参与

      第三节 网络发言人与办事公开制度

        一、责任公开

        二、决策公开

        三、任务公开

        四、过程公开

        五、结果公开

        六、监督公开

      第四节 网络发言人与咨询服务体系

        一、处理好主动服务与被动服务的关系

        二、处理好公共服务与专业服务的关系

        三、处理好政府服务与中介服务的关系

        四、处理好社会服务与志愿服务的关系

    第二章 网络发言人的制度设计

      第一节 信息的主动发布与被动回复

        一、如何满足双向互动需要

        二、如何强化主动发布效果

        三、如何提高被动回复质量

      第二节 信息沟通的时效与渠道

        一、如何实现实时沟通

        二、如何畅通沟通渠道

        三、如何保障交流效果

      第三节 信息授权与发布的责任主体

        一、如何获得发布授权

        二、如何明确责任主体

        三、如何落实交流责任

      第四节 信息互动中的组织保障与平台支撑

        ……

    第三章 网络发言人的组织架构

    第四章 网络发言人的效能保障

    第五章 网络问政中的发言策略

    第六章 网络社会中的谣言应对

    第七章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

    附录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政府网络发布
南京学研究(第6辑)
曹劲松、卢海鸣 编
政府网络发布
南京学研究(第5辑)
曹劲松、卢海鸣 编
政府网络发布
南京学研究(第4辑)
曹劲松、卢海鸣 编
政府网络发布
文化精神赓续与传播
曹劲松
政府网络发布
南京学研究(第3辑)
曹劲松、卢海鸣 编
政府网络发布
南京学研究(第2辑)
曹劲松、卢海鸣 编
政府网络发布
南京学研究
曹劲松、卢海鸣 编
政府网络发布
初乳:成就健康未来
曹劲松 著
政府网络发布
政府形象传播
曹劲松 著
政府网络发布
政府网络传播
曹劲松 著
政府网络发布
大学生求职制胜方略90招
曹劲松、潘永亮 编
政府网络发布
初乳功能性食品(精)
曹劲松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