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07-12
版次: 1
ISBN: 9787502163082
定价: 4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8页
字数: 344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0人买过
  •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本书针对中低渗透油藏注气过程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系统介绍了注气与原油相态、长岩心气驱、固相沉积、油藏聚合物驱后注气、最小混相压力等特殊物理模拟技术与理论以及注气物质平衡方法、裂缝性油藏注气分子扩散理论、考虑固相沉积影响的组分模型,注气方案设计、注气动态监测技术等内容,最后介绍了注气方案设计实例。

      本书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从事注气研究人员及高校师生的参考书。 1 概论

     1.1 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点

     1.2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概况

     1.3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实例分析

     1.4 低渗透油田注气面临的问题

     1.5 认识及建议

    2 注入气对流体相态影响

     2.1 常规相态测试

     2.2 膨胀实验与模拟

     2.3 多级接触实验

    3 注气长岩心驱油效率评价技术

     3.1 长岩心网状裂缝物理模型制作方法

     3.2 注气方式研究

    4 不同韵律油藏聚合物驱后注气评价技术

     4.1 人工填砂管驱替实验

     4.2 韵律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

    5 固相沉积实验测试与理论

     5.1 有机固相沉积激光测试技术

     5.2 有机固相沉积相态模拟理论研究

     5.3 考虑有机固相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

    6 最小混相压力实验与理论研究

     6.1 最小混相压力研究发展趋势

     6.2 细管实验确定最小混相压力

     6.3 系线分析法确定最小混相压力

     6.4 中国原油混相条件分析

    7 注气驱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7.1 传统的物质平衡方程简介

     7.2 注气非混相及混相驱替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7.3 混相驱替物质平衡方程在核实原始储量中的应用

    8 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分子扩散现象研究

     8.1 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中的分子扩散行为

     8.2 分子扩散物理学基础及数学描述

     8.3 考虑分子扩散的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数学模型

     8.4 考虑分子扩散的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数值模型

     8.5 裂缝性油藏气驱扩散效果分析

    9 注气方案设计配套技术

     9.1 注气方案设计配套技术包括内容

     9.2 W5区块注气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方案设计实例

     9.3 W5区块注气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实例

     9.4 注气地面工程方案研究

    10 示踪剂及地震技术在注气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10.1 注气油田开发动态监测实施标准研究

     10.2 注气工程动态监测工作量部署

     10.3 注气示踪剂现场实施方案

     10.4 井间地震技术现场应用研究

     10.5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技术,本书针对中低渗透油藏注气过程中的关键理论与技术问题,系统介绍了注气与原油相态、长岩心气驱、固相沉积、油藏聚合物驱后注气、最小混相压力等特殊物理模拟技术与理论以及注气物质平衡方法、裂缝性油藏注气分子扩散理论、考虑固相沉积影响的组分模型,注气方案设计、注气动态监测技术等内容,最后介绍了注气方案设计实例。

      本书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作为从事注气研究人员及高校师生的参考书。
  • 目录:
    1 概论

     1.1 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点

     1.2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概况

     1.3 国内外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实例分析

     1.4 低渗透油田注气面临的问题

     1.5 认识及建议

    2 注入气对流体相态影响

     2.1 常规相态测试

     2.2 膨胀实验与模拟

     2.3 多级接触实验

    3 注气长岩心驱油效率评价技术

     3.1 长岩心网状裂缝物理模型制作方法

     3.2 注气方式研究

    4 不同韵律油藏聚合物驱后注气评价技术

     4.1 人工填砂管驱替实验

     4.2 韵律对提高采收率影响的驱替实验

    5 固相沉积实验测试与理论

     5.1 有机固相沉积激光测试技术

     5.2 有机固相沉积相态模拟理论研究

     5.3 考虑有机固相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

    6 最小混相压力实验与理论研究

     6.1 最小混相压力研究发展趋势

     6.2 细管实验确定最小混相压力

     6.3 系线分析法确定最小混相压力

     6.4 中国原油混相条件分析

    7 注气驱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7.1 传统的物质平衡方程简介

     7.2 注气非混相及混相驱替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7.3 混相驱替物质平衡方程在核实原始储量中的应用

    8 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分子扩散现象研究

     8.1 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中的分子扩散行为

     8.2 分子扩散物理学基础及数学描述

     8.3 考虑分子扩散的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数学模型

     8.4 考虑分子扩散的裂缝性油藏注气开发数值模型

     8.5 裂缝性油藏气驱扩散效果分析

    9 注气方案设计配套技术

     9.1 注气方案设计配套技术包括内容

     9.2 W5区块注气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方案设计实例

     9.3 W5区块注气采油工程方案设计实例

     9.4 注气地面工程方案研究

    10 示踪剂及地震技术在注气动态监测中的应用

     10.1 注气油田开发动态监测实施标准研究

     10.2 注气工程动态监测工作量部署

     10.3 注气示踪剂现场实施方案

     10.4 井间地震技术现场应用研究

     10.5 注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轨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温动力循环系统及应用
王恩华 著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车辆基地设计规范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压直流配电系统运行与控制
朱淼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运行控制技术规范 CJJ/T 255-2017(英文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编译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概述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温槽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关键技术
顾煜炯 著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接触轨系统技术标准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术语标准
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阶煤的温和热溶转化
赵云鹏、曹景沛、魏贤勇 著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概论
周晓明
中低渗透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及应用
中低速磁浮交通设计规范
中铁磁浮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