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1-09
版次: 1
ISBN: 9787542310385
定价: 1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07页
字数: 180千字
23人买过
  • 雷沛鸿,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字宾南。南宁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1919年赴美国留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桂林任广西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编辑。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南宁,争取陆荣廷响 应,宣布广西独立。后历任广西省公署教育科长、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上海法政大学经济系主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出国考察教育。此后四任广西省教育厅 长,创办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百色西江学院,又曾出掌广西大学和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教育厅长任上,大力推行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设国民中学制度,开展成人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侨联主席、全 国侨委委员等职。著作有《英宪精义》、《英国成人教育》、 《丹麦成人教育》、《国民基础教育论丛》、《广西地方文化研究一得》等。
      
      
      本书共分六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雷沛鸿的家世、生平事业、社会理想、政治道路以及其教育思想的内涵。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务理清晰,读者从中能对雷沛鸿这位中国教育改革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代前言——论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和雷沛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基本特点

    第一章 雷沛鸿的家世、生平事业及其所处的时代

     一 家世

     二 生平事业及所处的时代

    第二章 雷沛鸿的社会理想和政治道路

     一 雷沛鸿的社会理想

     二 雷沛鸿一生的政治道路

    第三章 雷沛鸿教育实践的思想准则与哲学特征

     一 以客观事实为张本,一切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思想特征

     二 历史唯物论特征

      三 唯物辩证法特征

      四 由实践探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四章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文化学术渊源

      一 吸收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形成和提出“教育权利人人平等”、“教育为民众所共享”的思想,把它作为自己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哲学基础

      二 借鉴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和各国教育经验,研究有关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形成和确定其大众化教育思想的主旨,在于通过改造教育来改造社会,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相辅相成

       三 有分析地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优秀的文化教育遗产

       四 学习、借鉴 中国同时代教育家教育实践的经验

       五 总结中国原有教育的得失,创造出一套具有适合国情双适合民众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它是教育大众化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教育改造促进社会改造思想的实践方案,是在长时期教育实践中对中国原有教育有不满而产生的对未来新教育的设想

    第五章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能够在广西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二 雷沛鸿的教育思想能够在广西付诸实施的原因

    第六章 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 民族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建立的出发点

       二 民族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三 对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总认识总评价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内容简介:
    雷沛鸿,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字宾南。南宁人。早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1919年赴美国留学,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到桂林任广西同盟会机关报《南风报》编辑。辛亥革命爆发后回南宁,争取陆荣廷响 应,宣布广西独立。后历任广西省公署教育科长、广东甲种工业学校校长、上海法政大学经济系主任、广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出国考察教育。此后四任广西省教育厅 长,创办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和百色西江学院,又曾出掌广西大学和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在教育厅长任上,大力推行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设国民中学制度,开展成人教育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自治区人民政府委员、自治区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侨联主席、全 国侨委委员等职。著作有《英宪精义》、《英国成人教育》、 《丹麦成人教育》、《国民基础教育论丛》、《广西地方文化研究一得》等。
      
      
      本书共分六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雷沛鸿的家世、生平事业、社会理想、政治道路以及其教育思想的内涵。
      
      
      本书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务理清晰,读者从中能对雷沛鸿这位中国教育改革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 目录:
    代前言——论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和雷沛鸿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及其基本特点

    第一章 雷沛鸿的家世、生平事业及其所处的时代

     一 家世

     二 生平事业及所处的时代

    第二章 雷沛鸿的社会理想和政治道路

     一 雷沛鸿的社会理想

     二 雷沛鸿一生的政治道路

    第三章 雷沛鸿教育实践的思想准则与哲学特征

     一 以客观事实为张本,一切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思想特征

     二 历史唯物论特征

      三 唯物辩证法特征

      四 由实践探究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第四章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文化学术渊源

      一 吸收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形成和提出“教育权利人人平等”、“教育为民众所共享”的思想,把它作为自己教育理论的核心和哲学基础

      二 借鉴世界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经验和各国教育经验,研究有关教育家的教育理论,形成和确定其大众化教育思想的主旨,在于通过改造教育来改造社会,教育改造与社会改造相辅相成

       三 有分析地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优秀的文化教育遗产

       四 学习、借鉴 中国同时代教育家教育实践的经验

       五 总结中国原有教育的得失,创造出一套具有适合国情双适合民众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它是教育大众化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教育改造促进社会改造思想的实践方案,是在长时期教育实践中对中国原有教育有不满而产生的对未来新教育的设想

    第五章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及其能够在广西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 雷沛鸿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二 雷沛鸿的教育思想能够在广西付诸实施的原因

    第六章 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

       一 民族教育体系的结构和建立的出发点

       二 民族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三 对雷沛鸿民族教育体系的总认识总评价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雷沛鸿与民族教育体系
吴桂就 编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陇上学人文存(胡德海卷)
胡德海 著;范鹏 编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研究生教学用书 教育学原理(第三版)
胡德海 著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教育学原理:简缩本
胡德海 著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教育学原理(第二版)
胡德海 著
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
中国当代教育论丛 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 (平装)
胡德海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