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结构对成语表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语法结构对成语表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7
版次: 1
ISBN: 9787520354301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社会文化
1人买过
  •   本研究试图从混合表征模型和超词条理论的角度,阐释不同语法结构成语的表征模型,依据成语的表征特点对超词条理论做出修订。基于成语词素具体的性质—语法结构,以我国某普通高校浙江大学的本科学生为研究考察对象,考察具有不同语法结构性质的词素在成语理解加工中对超词条的不同激活作用。经过大量的语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语法结构的成语倾向于不同的表征加工模式,成语有结构对称性效应。实验结果支持超词条表征模型,不同语法结构的成语,整词表征和词素表征在同一层次,没有*化的整词或词素表征模型。与一般短语的加工过程一样,对词素字面义的加工是成语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表征。成语的字面义表征与比喻义表征是平行竞争的关系,哪种占优势取决于词素性质如语法结构或词素语义倾向、整词语境等因素。成语有语义加工优势。实验数据结果支持强超词条理论。强超词条理论对超词条理论中超词条功能的不足之处做了修改,即如果不合理的语法结构对成语的语义影响不是很大,被试可以省略对它的主动检查;如果是语义错误,成语中词条的部分表征可以激活超词条,通达比喻义。超词条在成语的语法结构表征和概念内容激活中起一个更直接的作用。   张煜,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3年获新疆师范大学英语教育学士学位;200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语言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另外主持并参与了数项校级课题,主编、参编教材2部,在《外语界》《山东外语教学》《中国外语教育》等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20余篇。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成语与习语定义

    二 成语与习语特点

    三 成语的语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内容介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格式塔理论

    第二节 成语加工理论模型

    一 非建构观

    二 建构观

    三 混合观

    第三节 认知实验研究

    一 习语心理表征特点及其理解的实验研究

    二 成语心理表征特点及其理解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实验研究基本框架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1成语心理表征特点问卷调查研究

    一 方法

    二 结果和讨论

    第二节 实验2成语心理表征特点反应时实验

    一 方法

    二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实验3成语语法结构对称性实验1

    一 实验3A

    二 实验3B

    三 实验3C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四节 实验4成语语法结构对称性实验2

    一 实验4A

    二 实验4B

    三 实验4C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五节 实验5联合结构成语的整词与词素关系实验

    一 被试

    二 材料

    三 过程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六节 实验6联合和非联合结构成语的语法与语义关系实验

    一 实验6A

    二 实验6B

    三 实验6C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四章 总讨论

    第一节 语法结构对成语心理表征特点的影响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成语理解的影响

    第三节 整词与词素表征关系

    第四节 比喻义与字面义表征关系

    第五节 语法与语义表征关系

    第六节 格式塔心理学认证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 内容简介:
      本研究试图从混合表征模型和超词条理论的角度,阐释不同语法结构成语的表征模型,依据成语的表征特点对超词条理论做出修订。基于成语词素具体的性质—语法结构,以我国某普通高校浙江大学的本科学生为研究考察对象,考察具有不同语法结构性质的词素在成语理解加工中对超词条的不同激活作用。经过大量的语法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语法结构的成语倾向于不同的表征加工模式,成语有结构对称性效应。实验结果支持超词条表征模型,不同语法结构的成语,整词表征和词素表征在同一层次,没有*化的整词或词素表征模型。与一般短语的加工过程一样,对词素字面义的加工是成语理解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表征。成语的字面义表征与比喻义表征是平行竞争的关系,哪种占优势取决于词素性质如语法结构或词素语义倾向、整词语境等因素。成语有语义加工优势。实验数据结果支持强超词条理论。强超词条理论对超词条理论中超词条功能的不足之处做了修改,即如果不合理的语法结构对成语的语义影响不是很大,被试可以省略对它的主动检查;如果是语义错误,成语中词条的部分表征可以激活超词条,通达比喻义。超词条在成语的语法结构表征和概念内容激活中起一个更直接的作用。
  • 作者简介:
      张煜,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1993年获新疆师范大学英语教育学士学位;200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2017年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心理语言学博士学位。2008—2009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做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英语教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教育部课题、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四川省教育厅课题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另外主持并参与了数项校级课题,主编、参编教材2部,在《外语界》《山东外语教学》《中国外语教育》等刊物上公开发表文章20余篇。
  •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成语与习语定义

    二 成语与习语特点

    三 成语的语法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问题

    第四节 内容介绍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格式塔理论

    第二节 成语加工理论模型

    一 非建构观

    二 建构观

    三 混合观

    第三节 认知实验研究

    一 习语心理表征特点及其理解的实验研究

    二 成语心理表征特点及其理解的实验研究

    第四节 实验研究基本框架

    第三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实验1成语心理表征特点问卷调查研究

    一 方法

    二 结果和讨论

    第二节 实验2成语心理表征特点反应时实验

    一 方法

    二 结果与讨论

    第三节 实验3成语语法结构对称性实验1

    一 实验3A

    二 实验3B

    三 实验3C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四节 实验4成语语法结构对称性实验2

    一 实验4A

    二 实验4B

    三 实验4C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五节 实验5联合结构成语的整词与词素关系实验

    一 被试

    二 材料

    三 过程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六节 实验6联合和非联合结构成语的语法与语义关系实验

    一 实验6A

    二 实验6B

    三 实验6C

    四 结果

    五 讨论

    第四章 总讨论

    第一节 语法结构对成语心理表征特点的影响

    第二节 语法结构对成语理解的影响

    第三节 整词与词素表征关系

    第四节 比喻义与字面义表征关系

    第五节 语法与语义表征关系

    第六节 格式塔心理学认证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发现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