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与卓越的博弈:美国高中与高等教育政策衔接研究

公平与卓越的博弈:美国高中与高等教育政策衔接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01
版次: 1
ISBN: 9787305228971
定价: 4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3页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本书围绕“美国联邦政府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流变”这一核心命题,以多源流分析和渐进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流变”为逻辑路径,探究美国联邦政府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出台和演进的历史轨迹,揭示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体系运行的机制及内在缺陷,从而为我国高中与大学衔接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   杨奕枫,江苏溧阳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和英语教学。2009年以来,在《中国高教研究》《现代大学教育》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3年以来,获得省级授课大赛二等奖和全国授课大赛一等奖各一次,并获外语微课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历史研究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模型选择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概念界定
    一、政策的概念
    二、政策分析
    第二节 政策分析模型的选择
    一、渐进主义理论
    二、多源流理论
    三、两种理论的关系解读与结合互补
    四、两种模型的综合对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衔接的适用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通路狭窄
    第二节 建国前后至南北战争时期:中学功能定位冲突引发的衔接错位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关系调适与衔接通路拓宽
    一、大学对中学的考核认证项目:解决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的最初尝试
    二、《十人委员会报告》: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的全国性解决方案
    三、后十人委员会时期: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四、初级学院的创立: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链上的加固环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脱节造成的衔接不畅
    第五节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体系逐步稳定成型
    一、课程衔接完善――AP课程进入高中课程
    二、中学向大学的过渡环节加固:初级学院重拾转学职能,新增补救教育职能
    三、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考试机制完善:SAT和ACT考试成为美国高校认可的重要招生参考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启动的多源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源流
    一、黑人与少数族裔的贫困群体教育机会匮乏,被大学拒之门外
    二、大学入学学生人数激增,高等院校软硬件均无力负荷
    第二节 政治源流
    一、国民情绪
    二、政权更迭
    三、利益集团的压力作用
    第三节 政策源流
    一、学者:科南特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策略
    二、总统教育问题研究小组和政府官员
    第四节 政策之窗开启和多源流耦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渐进主义视角下的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演化
    第一节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确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一、《经济机会法》和《高等教育法》之“三元”计划(TRIO program)
    二、卡内基协会《衔接与不衔接》报告与学院高中计划和双学分课程
    第二节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修补(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一、《卡尔・D.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与“技术准备计划
    二、《1998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与“快速启动规划
    第三节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调整(21世纪初至今)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与“美国竞争力计划
    二、“力争上游计划”与《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流变脉络分析
    二、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特点
    三、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反思
    四、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理论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美国联邦政府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流变”这一核心命题,以多源流分析和渐进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以“政策出台的背景”、“政策的制定”、“政策的流变”为逻辑路径,探究美国联邦政府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出台和演进的历史轨迹,揭示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体系运行的机制及内在缺陷,从而为我国高中与大学衔接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与借鉴。
  • 作者简介:
      杨奕枫,江苏溧阳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现就职于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和英语教学。2009年以来,在《中国高教研究》《现代大学教育》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13年以来,获得省级授课大赛二等奖和全国授课大赛一等奖各一次,并获外语微课大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全国二等奖。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
    一、概念的界定
    二、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历史研究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研究的理论支撑和模型选择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概念界定
    一、政策的概念
    二、政策分析
    第二节 政策分析模型的选择
    一、渐进主义理论
    二、多源流理论
    三、两种理论的关系解读与结合互补
    四、两种模型的综合对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政策衔接的适用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殖民地时期: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通路狭窄
    第二节 建国前后至南北战争时期:中学功能定位冲突引发的衔接错位
    第三节 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关系调适与衔接通路拓宽
    一、大学对中学的考核认证项目:解决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的最初尝试
    二、《十人委员会报告》: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问题的全国性解决方案
    三、后十人委员会时期: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本地化解决方案
    四、初级学院的创立: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链上的加固环
    第四节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课程脱节造成的衔接不畅
    第五节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体系逐步稳定成型
    一、课程衔接完善――AP课程进入高中课程
    二、中学向大学的过渡环节加固:初级学院重拾转学职能,新增补救教育职能
    三、衔接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考试机制完善:SAT和ACT考试成为美国高校认可的重要招生参考标准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启动的多源流分析
    第一节 问题源流
    一、黑人与少数族裔的贫困群体教育机会匮乏,被大学拒之门外
    二、大学入学学生人数激增,高等院校软硬件均无力负荷
    第二节 政治源流
    一、国民情绪
    二、政权更迭
    三、利益集团的压力作用
    第三节 政策源流
    一、学者:科南特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策略
    二、总统教育问题研究小组和政府官员
    第四节 政策之窗开启和多源流耦合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渐进主义视角下的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演化
    第一节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确立(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一、《经济机会法》和《高等教育法》之“三元”计划(TRIO program)
    二、卡内基协会《衔接与不衔接》报告与学院高中计划和双学分课程
    第二节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修补(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
    一、《卡尔・D.帕金斯职业与应用技术法案》与“技术准备计划
    二、《1998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与“快速启动规划
    第三节 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调整(21世纪初至今)
    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与“美国竞争力计划
    二、“力争上游计划”与《共同核心州立标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一、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流变脉络分析
    二、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特点
    三、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的反思
    四、美国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理论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