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3-05
版次: 1
ISBN: 9787802348738
定价: 39.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55页
字数: 36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323人买过
  •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为曹林近两年来的时评文集。带着典型中青报气质的曹林用激扬而不失理性、犀利而充满情怀、尊重常识而又坚守独立的文字,对社会中种种流行的谬误进行了清道夫式的清理。对媒体消费社会情绪、民意的拳民化流氓化、自媒体中的轻信又轻疑、典型宣传中的伪道德、网愤的伪爱国主义、对腐败的过度容忍、语言腐败、专家沉沦等“流行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建设性地提炼出现代公民在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媒介素养,避免在无意识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陷入那些流行性的谬误中。《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得到众多业内名家的力荐,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作序。   曹林,《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青年话题”编辑,知名时事评论员,在全国十多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作品以尖锐、理性、客观和视角独到见长。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南方周末》和搜狐举办的中国时评大赛一等奖、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举办的评论大赛一等奖。 一媒体病得不轻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
    媒体人要有“小三精神”
    世上本有真相,调查者多了反没了真相
    没有是非的滥情也是一把刀
    “空姐被泼开水”不能成浇火的油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慈善心
    “作秀”的莫须有指控和话语暴力
    动辄批作秀是懒汉,中国缺真正作秀
    “母亲车祸后含泪进考场”的女孩需要关怀
    保时捷少女救人,请撕掉标签回归人
    没有新闻,就别制造新闻
    我的幸福为何别人做主
    报道中那个刺眼的“非京籍”
    看到这类消息模式,请警惕假新闻
    反思医患关系,舆论要突破“摇摆律”
    “90后”的画像,留给时间去画
    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
    一事当前习惯站队,不适合当记者
    标签泛滥的结果是新闻的退化
    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别等极端事件发生后才故作震惊

    二大众的屁股可以摸
    面对多数人时考验媒体勇气与宽容
    我们不能失去表达快乐的能力
    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
    那些以追求真相为名的窥探暴力
    克制对乞讨者的不舒服感,是一种文明
    警惕自己的期待
    有一种“高兴”叫没人性
    对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抢道者
    “不让座就扇耳光”与正义的火气
    “茶水验尿”的正义幻觉
    面对宰客的三亚,不惯这臭毛病
    极端个案不要贴上医患冲突标签
    医患对立困局只有信任能解
    “八毛门”医患言和,还缺媒体道歉
    遏公共场所暴力须先减社会戾气
    排外主义和地域歧视的网络阴魂
    公务员热可能是一个伪问题

    三被夸大的自媒体
    自媒体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
    为何微博带来的不是交流而是撕裂
    顺微博者得和谐,逆微博者失公信
    微博对官员不是技能而是民主素养
    “因言治罪”的网络邪气该清除
    官方融入微博需有挨骂的准备和耐心
    官博无须潜水,缺席必然挨骂
    微时代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微进步
    假新闻是微博政治的阿喀琉斯之踵
    当网媒跟屁虫,传统媒体只有死路一条

    四爱国不是耍流氓
    严惩打砸,爱国不是流氓的庇护所
    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有一种“爱国”比“卖国”丑陋万倍
    别把加藤嘉一当成日本政府
    压倒国产奶的永远不会是“过度质疑”
    爱国还是爱孩子,谁制造了这个两难
    臆想和夸大的“瓷器爱国主义”
    “理性爱国主义”:垄断理性符号的霸道
    你有权以消费爱国,但无权绑架别人

    五道德重建不装逼
    捧上神坛的感动,反让人望而却步
    “失真”是比“缺德”更大的社会危机
    节制使用“最美”,防范道德浮夸
    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久违的“从我做起”,失落的自省美德
    拯救社会道德,从唤醒职业精神开始
    读懂了雷锋的快乐,才读懂了雷锋
    偶像雷锋的成功可以复制
    面对未受伤的救人者,此处必须有掌声
    不捐奖金的吴菊萍,给了媒体一个冷脸
    有机食品最能考验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中国难道正在进入“互害型”社会
    干什么不像什么,缺少职业精神的中国人
    “不扶老人”的理由也许并不那么堂皇
    道德需要内省,无须臆造外国人眼光

    六官不聊生不是梦
    权力别逼着民众过愚人节
    不关心空气政治,只关心空气质量
    “抢吃政府食堂”不过是个整人借口
    同吃一碗饭比纳入政绩考核更靠谱
    求求你,让公务员先加薪
    你是我养的
    谣言可以辟,人心难以收
    神秘成就“天上人间”的神话
    永远不要让一个信仰法律的公民绝望
    面对贪腐,政府应在切割中拒绝绑架
    当追责缺席,每一次反思都是一场幻觉
    无法指望一个赌徒做对民生选择题
    要钱不要命,因为要的是别人的命

    七你们全家都是砖家
    “胡喷的经济学家”已成一大公害
    校友捐赠面前,富翁政要只是浮云
    柳传志不要过度低估民众素质
    我们有烟草院士,却没有地沟油院士
    姚明面前,无比矮小的中国大学
    40岁时还记得董藩的学生有木有
    “趁灾加价”板子不能都打司机身上
    免费不是错,人为添堵才是祸
    “高房价控人口素质”后的野蛮与霸道
    迎合媒体传播需求的“取消经适房论”

    八反腐不能适度容忍
    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无解
    尊重民众反腐要求,拒绝反腐空喊口号
    谁有资格嘲笑河南交通厅长“前腐后继”
    财产不公开,官员浑身都是敏感词
    办案阻碍谁的“经济发展”
    不要过度迷信官员财产公示制
    这一次实名制和申报制又出了洋相
    给网络纪委颁一枚大勋章

    九别再假装摸石头
    思想解放首先应去“西方价值观”标签
    执政党不能当标题党
    做改革的打鸣鸡,更要做看门狗
    “改革到官为止”的坏印象需正名
    改革须争先恐后,而不能比下比烂
    改革有雷区,讨论无禁区
    超阶层的代言,弥合改革的分歧和隔阂
    车改每进一步,都需来自异体的推进力
    每一次对焦虑的诉说都在渲染焦虑
    “农民工需缴个税”是一个缺德的伪问题
    自吃顿饭始,中国需一场阶层融合行动
    长假的不快乐,源于失去慢的能力
    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和风景
    癌症一代

    十文字是怎样游戏的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维稳”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大学校长”别成下一个被毁的称呼
    一路平安,别把春运说得太悲情
    “占了国家多少便宜”的流行语在风中飘荡
    告别以体制内外分人站队的旧思维
    处处都是“不讲理”
    “垃圾处理厂”可以不是敏感词
    “恶意炒作”是一个莫须有罪名

    十一拉黑真相是做梦
    有些事,无法假装看不见
    记者无力,则国民无力国家无力
    仅给官方结论,不叫信息公开
    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说服力的证据
    “打骂记者”与媒介素养培训的困境
    有一种“黑名单”是一种光荣
    “老百姓骂娘”不是洪水猛兽
    总把报道当举报,让记者情何以堪
    这个记者节,争取不写假新闻的权利
    宣传部长的心思你永远都别猜
    新闻发言人是怎么异化成阻访者的
    永别把“拒不回应”当媒体应对技巧

    附录一:答母校新闻学院学生报刊记者问
    附录二:给北大新闻学院学生们的一封信
  • 内容简介: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为曹林近两年来的时评文集。带着典型中青报气质的曹林用激扬而不失理性、犀利而充满情怀、尊重常识而又坚守独立的文字,对社会中种种流行的谬误进行了清道夫式的清理。对媒体消费社会情绪、民意的拳民化流氓化、自媒体中的轻信又轻疑、典型宣传中的伪道德、网愤的伪爱国主义、对腐败的过度容忍、语言腐败、专家沉沦等“流行病”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毫不留情的批判,并在批判中建设性地提炼出现代公民在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媒介素养,避免在无意识中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而陷入那些流行性的谬误中。《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得到众多业内名家的力荐,央视著名主持人张泉灵作序。
  • 作者简介:
      曹林,《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青年话题”编辑,知名时事评论员,在全国十多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作品以尖锐、理性、客观和视角独到见长。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南方周末》和搜狐举办的中国时评大赛一等奖、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举办的评论大赛一等奖。
  • 目录:
    一媒体病得不轻
    聋子听到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
    媒体人要有“小三精神”
    世上本有真相,调查者多了反没了真相
    没有是非的滥情也是一把刀
    “空姐被泼开水”不能成浇火的油
    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慈善心
    “作秀”的莫须有指控和话语暴力
    动辄批作秀是懒汉,中国缺真正作秀
    “母亲车祸后含泪进考场”的女孩需要关怀
    保时捷少女救人,请撕掉标签回归人
    没有新闻,就别制造新闻
    我的幸福为何别人做主
    报道中那个刺眼的“非京籍”
    看到这类消息模式,请警惕假新闻
    反思医患关系,舆论要突破“摇摆律”
    “90后”的画像,留给时间去画
    有一种新闻毒瘤叫黄色标题党
    一事当前习惯站队,不适合当记者
    标签泛滥的结果是新闻的退化
    抵制新闻简单化和段子化的诱惑
    别等极端事件发生后才故作震惊

    二大众的屁股可以摸
    面对多数人时考验媒体勇气与宽容
    我们不能失去表达快乐的能力
    批判“极端主义”,也要反思现实土壤
    那些以追求真相为名的窥探暴力
    克制对乞讨者的不舒服感,是一种文明
    警惕自己的期待
    有一种“高兴”叫没人性
    对不起,我也曾是丑陋的抢道者
    “不让座就扇耳光”与正义的火气
    “茶水验尿”的正义幻觉
    面对宰客的三亚,不惯这臭毛病
    极端个案不要贴上医患冲突标签
    医患对立困局只有信任能解
    “八毛门”医患言和,还缺媒体道歉
    遏公共场所暴力须先减社会戾气
    排外主义和地域歧视的网络阴魂
    公务员热可能是一个伪问题

    三被夸大的自媒体
    自媒体是一个被夸大的概念
    为何微博带来的不是交流而是撕裂
    顺微博者得和谐,逆微博者失公信
    微博对官员不是技能而是民主素养
    “因言治罪”的网络邪气该清除
    官方融入微博需有挨骂的准备和耐心
    官博无须潜水,缺席必然挨骂
    微时代中那些令人难忘的微进步
    假新闻是微博政治的阿喀琉斯之踵
    当网媒跟屁虫,传统媒体只有死路一条

    四爱国不是耍流氓
    严惩打砸,爱国不是流氓的庇护所
    无法回避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
    有一种“爱国”比“卖国”丑陋万倍
    别把加藤嘉一当成日本政府
    压倒国产奶的永远不会是“过度质疑”
    爱国还是爱孩子,谁制造了这个两难
    臆想和夸大的“瓷器爱国主义”
    “理性爱国主义”:垄断理性符号的霸道
    你有权以消费爱国,但无权绑架别人

    五道德重建不装逼
    捧上神坛的感动,反让人望而却步
    “失真”是比“缺德”更大的社会危机
    节制使用“最美”,防范道德浮夸
    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久违的“从我做起”,失落的自省美德
    拯救社会道德,从唤醒职业精神开始
    读懂了雷锋的快乐,才读懂了雷锋
    偶像雷锋的成功可以复制
    面对未受伤的救人者,此处必须有掌声
    不捐奖金的吴菊萍,给了媒体一个冷脸
    有机食品最能考验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中国难道正在进入“互害型”社会
    干什么不像什么,缺少职业精神的中国人
    “不扶老人”的理由也许并不那么堂皇
    道德需要内省,无须臆造外国人眼光

    六官不聊生不是梦
    权力别逼着民众过愚人节
    不关心空气政治,只关心空气质量
    “抢吃政府食堂”不过是个整人借口
    同吃一碗饭比纳入政绩考核更靠谱
    求求你,让公务员先加薪
    你是我养的
    谣言可以辟,人心难以收
    神秘成就“天上人间”的神话
    永远不要让一个信仰法律的公民绝望
    面对贪腐,政府应在切割中拒绝绑架
    当追责缺席,每一次反思都是一场幻觉
    无法指望一个赌徒做对民生选择题
    要钱不要命,因为要的是别人的命

    七你们全家都是砖家
    “胡喷的经济学家”已成一大公害
    校友捐赠面前,富翁政要只是浮云
    柳传志不要过度低估民众素质
    我们有烟草院士,却没有地沟油院士
    姚明面前,无比矮小的中国大学
    40岁时还记得董藩的学生有木有
    “趁灾加价”板子不能都打司机身上
    免费不是错,人为添堵才是祸
    “高房价控人口素质”后的野蛮与霸道
    迎合媒体传播需求的“取消经适房论”

    八反腐不能适度容忍
    舍制度和民主之外,反腐无解
    尊重民众反腐要求,拒绝反腐空喊口号
    谁有资格嘲笑河南交通厅长“前腐后继”
    财产不公开,官员浑身都是敏感词
    办案阻碍谁的“经济发展”
    不要过度迷信官员财产公示制
    这一次实名制和申报制又出了洋相
    给网络纪委颁一枚大勋章

    九别再假装摸石头
    思想解放首先应去“西方价值观”标签
    执政党不能当标题党
    做改革的打鸣鸡,更要做看门狗
    “改革到官为止”的坏印象需正名
    改革须争先恐后,而不能比下比烂
    改革有雷区,讨论无禁区
    超阶层的代言,弥合改革的分歧和隔阂
    车改每进一步,都需来自异体的推进力
    每一次对焦虑的诉说都在渲染焦虑
    “农民工需缴个税”是一个缺德的伪问题
    自吃顿饭始,中国需一场阶层融合行动
    长假的不快乐,源于失去慢的能力
    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和风景
    癌症一代

    十文字是怎样游戏的
    “被”字一语风行后的权利焦虑
    “维稳”是如何变成一个贬义词的
    “大学校长”别成下一个被毁的称呼
    一路平安,别把春运说得太悲情
    “占了国家多少便宜”的流行语在风中飘荡
    告别以体制内外分人站队的旧思维
    处处都是“不讲理”
    “垃圾处理厂”可以不是敏感词
    “恶意炒作”是一个莫须有罪名

    十一拉黑真相是做梦
    有些事,无法假装看不见
    记者无力,则国民无力国家无力
    仅给官方结论,不叫信息公开
    没有说服不了的公众,只有缺说服力的证据
    “打骂记者”与媒介素养培训的困境
    有一种“黑名单”是一种光荣
    “老百姓骂娘”不是洪水猛兽
    总把报道当举报,让记者情何以堪
    这个记者节,争取不写假新闻的权利
    宣传部长的心思你永远都别猜
    新闻发言人是怎么异化成阻访者的
    永别把“拒不回应”当媒体应对技巧

    附录一:答母校新闻学院学生报刊记者问
    附录二:给北大新闻学院学生们的一封信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民争利: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新疆兵团(阿)
[埃及]艾哈迈德·赛义德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民争利: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新疆兵团
艾哈迈德·赛义德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著;李龙 译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水合作
朱健国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著;李龙 译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不与群芳争绝艳:我的越剧人生
金艳芳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人脸识别算法与案例分析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时评写作十六讲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时评写作十讲(第二版)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时评中国:用理性反抗坏逻辑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快时代慢思考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人脸识别与人体动作识别技术及应用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例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时评写作十讲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野外生存必备手册
曹林 译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拒绝伪正义
曹林 著
不与流行为伍:对中国社会流行谬误的批判
装饰艺术源流
曹林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