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2020-07
ISBN: 9787100177375
定价: 48.00
装帧: 其他
分类: 历史
26人买过
  • 本书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嫡孙女张珑先生的同名回忆录《水流云在》的增订本。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通过细致入微而又极具穿透力的观察,通篇用平和、沉静、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从民国到共和国的近代风雨激荡中起伏跌宕的长达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全书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出生在上海极司非而路40号的深宅大院,见证了张元济先生盛年最舒心的出版家岁月;较长时,在江西九江庐山牯岭中路118号A、和上海上方花园24号的童年往事和家庭生活;在上海中西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求学生涯。参加工作后,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后随丈夫下放焦作附近的秦屯干校,又辗转赴湘西黔阳山区重执教鞭;1973年调回北京,从事建筑情报编译和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在建设部建研院创办我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并担任主编。本书也记载了1994年后读书、写作、旅游以及与丈夫携手与病魔搏斗的退休生活。这是一本世如棋局时代的个人记忆,书中所忆,并没有惊天的波澜,也没有过多的悲悯和怨怼,大量都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工作和游历的细节。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没有放过。是以个人化的视角为她所亲历的这个时代作了细腻、感性的见证式忆述。 
    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体验,从其普通而又不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时代的缩影。他们奉献于时代,奉献于国家,同时也写下了一部个人的命运交响。 
    丛书简介 
    “合璧之书”包含《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和《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两位作者――张珑先生和李瑞骅先生,是一对相伴50多年的幸福伴侣。李瑞骅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钢结构大师,共和国第一代归国工程师,人民大会堂钢结构的设计者、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张珑先生是现代出版大师张元济的嫡孙女,为山区孩子自编英语教材的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中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的创办人、主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使者。 
    李瑞骅先生的回忆,记录的是一桩桩的生活乐事、趣事,一件件经手的工程和设计研究工作,由建筑工程的专业和行业角度,勾勒出从民国到共和国数十年中国建设发展的速写图。张珑先生的回忆,充盈着柴米油盐般的生活细节和贩夫走卒类的众生百态,犹如灵动的水彩画,生动地还原了从上海到北京、从近代到当代,中国社会近百年演化变迁的场与景。 

    张珑(1929―) 
    译审(教授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29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海盐。先后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51―1969年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69―1970年在河南秦屯干校下放劳动。1971―1973年在湖南黔阳师范学校英语科任教。1973―1994年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创办英文刊物《中国建筑》,任主编。 
    编有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译有十册《中国古建筑大系》中之三册――《皇家苑囿建筑》《文人园林建筑》《礼制建筑》等,著有《风清月明: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等。 

    目录 
    第一章 家庭背景  
    极司非而路 40 号  
    牯岭中路 118 号 A  
    上方花园 24 号 
    第二章 求学的年代  
    中西小学  
    中西女中  
    圣约翰大学 
    第三章 步入了高等学府  
    进京  
    在老北大工作的一年   
    燕园均斋  
    教学 
    1956 年的学习气氛   
    政治运动的年代  
    第四章 携手五十五载 
    甲五楼  
    乙三楼  
    第五章 告别北大  
    第六章 下放干校  
    第七章 湖南黔阳   
    黔阳师范   
    回家   
    重执教鞭  
    苦与乐  
    出入湘西  
    还京  
    第八章 翻到大变化的一页 
    变之一:工作   
    变之二:住房 
    变之三:有客自境外来 
    变之四:西出国门  
    第九章 感慨万千话交流   
    编写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   
    十年辛苦编杂志  
    第十章 我的退休生活  
    还乡  
    不能落伍  
    病痛   
    祖国山河多美景   
    写回忆录   
    第十一章 十年后记  
    317 个日日夜夜   
    自我救赎  
    祖父诞辰 150 周年纪念   
    还原被歪曲的史实  
    絮叨话往事:悼念堂姊张祥保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出版家、版本目录学家张元济嫡孙女张珑先生的同名回忆录《水流云在》的增订本。作者以其特殊的身份背景和人生经历,通过细致入微而又极具穿透力的观察,通篇用平和、沉静、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自己从民国到共和国的近代风雨激荡中起伏跌宕的长达九十年的人生经历。全书从她的家庭背景说起,出生在上海极司非而路40号的深宅大院,见证了张元济先生盛年最舒心的出版家岁月;较长时,在江西九江庐山牯岭中路118号A、和上海上方花园24号的童年往事和家庭生活;在上海中西女中、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求学生涯。参加工作后,先在北京大学西语系任教,后随丈夫下放焦作附近的秦屯干校,又辗转赴湘西黔阳山区重执教鞭;1973年调回北京,从事建筑情报编译和研究工作;改革开放后,在建设部建研院创办我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中国建筑》并担任主编。本书也记载了1994年后读书、写作、旅游以及与丈夫携手与病魔搏斗的退休生活。这是一本世如棋局时代的个人记忆,书中所忆,并没有惊天的波澜,也没有过多的悲悯和怨怼,大量都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生活、工作和游历的细节。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没有放过。是以个人化的视角为她所亲历的这个时代作了细腻、感性的见证式忆述。 
    作者拥有独特的人生体验,从其普通而又不凡的个人生命史可以窥见到上世纪30年代起至今变动不居的社会和时代的缩影。他们奉献于时代,奉献于国家,同时也写下了一部个人的命运交响。 
    丛书简介 
    “合璧之书”包含《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和《钢的交响――一位早期归国工程师的共和国乐章》。 
    两位作者――张珑先生和李瑞骅先生,是一对相伴50多年的幸福伴侣。李瑞骅先生是享誉世界的钢结构大师,共和国第一代归国工程师,人民大会堂钢结构的设计者、共和国钢结构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张珑先生是现代出版大师张元济的嫡孙女,为山区孩子自编英语教材的北京大学西语系教师,中国第一部英文建筑杂志的创办人、主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使者。 
    李瑞骅先生的回忆,记录的是一桩桩的生活乐事、趣事,一件件经手的工程和设计研究工作,由建筑工程的专业和行业角度,勾勒出从民国到共和国数十年中国建设发展的速写图。张珑先生的回忆,充盈着柴米油盐般的生活细节和贩夫走卒类的众生百态,犹如灵动的水彩画,生动地还原了从上海到北京、从近代到当代,中国社会近百年演化变迁的场与景。 

  • 作者简介:
    张珑(1929―) 
    译审(教授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29年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海盐。先后就读于上海中西女子中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英文系。1951―1969年在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任教。1969―1970年在河南秦屯干校下放劳动。1971―1973年在湖南黔阳师范学校英语科任教。1973―1994年任职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情报研究所,创办英文刊物《中国建筑》,任主编。 
    编有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译有十册《中国古建筑大系》中之三册――《皇家苑囿建筑》《文人园林建筑》《礼制建筑》等,著有《风清月明: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等。 

  •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家庭背景  
    极司非而路 40 号  
    牯岭中路 118 号 A  
    上方花园 24 号 
    第二章 求学的年代  
    中西小学  
    中西女中  
    圣约翰大学 
    第三章 步入了高等学府  
    进京  
    在老北大工作的一年   
    燕园均斋  
    教学 
    1956 年的学习气氛   
    政治运动的年代  
    第四章 携手五十五载 
    甲五楼  
    乙三楼  
    第五章 告别北大  
    第六章 下放干校  
    第七章 湖南黔阳   
    黔阳师范   
    回家   
    重执教鞭  
    苦与乐  
    出入湘西  
    还京  
    第八章 翻到大变化的一页 
    变之一:工作   
    变之二:住房 
    变之三:有客自境外来 
    变之四:西出国门  
    第九章 感慨万千话交流   
    编写中英对照《住房城市规划与建筑管理词汇》   
    十年辛苦编杂志  
    第十章 我的退休生活  
    还乡  
    不能落伍  
    病痛   
    祖国山河多美景   
    写回忆录   
    第十一章 十年后记  
    317 个日日夜夜   
    自我救赎  
    祖父诞辰 150 周年纪念   
    还原被歪曲的史实  
    絮叨话往事:悼念堂姊张祥保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影在-少年创作卷
少年文艺编辑部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泥沙运动基本规律
黄才安 著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花静
童元方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朱千华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云在/文艺报文丛
梁鸿鹰 编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云在见文章——吴昌硕致丁啸云手札
沈洁、刘荣华 著;湖州市博物馆 编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花开--经典形塑与文本阐释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陈尚君 主编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林静是故乡
丛林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石渠
马骏 著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轻轻 (名师导读美绘版)/暖心美读书
谢倩霓 著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云在杂稿
邓云乡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云在
和悦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发音质量自动评测技术
张珑 著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风清月明:张元济孙女的回忆点滴
张珑 著
水流云在——张元济孙女的自述(增订版)(合璧之书)
水流云在
张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