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1-09
版次: 1
ISBN: 9787218150390
定价: 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分类: 文学
2人买过
  • 本书是丁帆先生的文学批评论文集。辑的文章主要是对苏联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分析论述,第二辑是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评论的论述。作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以此为衡量标准,指出并剖析了我国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丁帆,男,1952年出生于苏州,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会中文学科组第四、五届评审委员,国家社科项目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丛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评论》主编、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

    论著有《中国乡土小说史》《文学的玄览》《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重回五四起跑线》《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新文学史》《文学史与知识分子的价值》《中国新世纪乡土小说转型研究》《寻觅知识分子的良知》《“颂歌”与“战歌”的时代》等著作二十余种。自1979年至今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计400多篇。散文随笔集有《江南士子悲歌录》《夕阳帆影》《枕石观云》《知识分子的幽灵》等。共发表散文随笔70万字左右。已经培养博士生、博士后80多人,硕士生70多名。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一等、二等奖项7项。教育部教学一等奖一项。 「辑」

    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与文学批评读札

    “理性万岁,但愿黑暗消灭”:别林斯基的批评——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读后(二)

    文学艺术的暴力与现代乌托邦的反思——以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为案例(上)

    文学艺术的暴力与现代乌托邦的反思——以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为案例(下)

    “白银时代文学”的后回望者(一)——解读《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并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

    “白银时代文学”的后回望者(二)——解读《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并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生态及批评观念与方法考释   

    「第二辑」

    从五四“人的文学”到“文学是人学”——重读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

    动荡年代里知识分子的“文化休克”——从新文学史重构的视角重读《废都》

    亟待抢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料 

    文学制度与百年文学史

    《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

    “世界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观念——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读札

    狼为图腾,人何以堪——《狼图腾》的价值观退化

    青年作家的未来在哪里

    新世纪中国文学应该如何表现“风景” 

    对两种文化流派的深刻批判——重读鲁迅《“京派”与“海派”》《“京派”和“海派”》  

    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丁帆先生的文学批评论文集。辑的文章主要是对苏联文学和文学评论的分析论述,第二辑是对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和文学评论的论述。作者主张用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的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以此为衡量标准,指出并剖析了我国文学评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作者简介:
    丁帆,男,1952年出生于苏州,现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会中文学科组第四、五届评审委员,国家社科项目评议组成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会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丛刊》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扬子江评论》主编、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

    论著有《中国乡土小说史》《文学的玄览》《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重回五四起跑线》《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文化批判的审美价值坐标》《中国新文学史》《文学史与知识分子的价值》《中国新世纪乡土小说转型研究》《寻觅知识分子的良知》《“颂歌”与“战歌”的时代》等著作二十余种。自1979年至今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总计400多篇。散文随笔集有《江南士子悲歌录》《夕阳帆影》《枕石观云》《知识分子的幽灵》等。共发表散文随笔70万字左右。已经培养博士生、博士后80多人,硕士生70多名。1989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2项。获得省部级一等、二等奖项7项。教育部教学一等奖一项。
  • 目录:
    「辑」

    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与文学批评读札

    “理性万岁,但愿黑暗消灭”:别林斯基的批评——以赛亚·伯林《俄国思想家》读后(二)

    文学艺术的暴力与现代乌托邦的反思——以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为案例(上)

    文学艺术的暴力与现代乌托邦的反思——以约翰·凯里《知识分子与大众:文学知识界的傲慢与偏见,1880—1939》为案例(下)

    “白银时代文学”的后回望者(一)——解读《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并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

    “白银时代文学”的后回望者(二)——解读《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并与中国现代文学比较

    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生态及批评观念与方法考释   

    「第二辑」

    从五四“人的文学”到“文学是人学”——重读钱谷融先生的《论“文学是人学”》

    动荡年代里知识分子的“文化休克”——从新文学史重构的视角重读《废都》

    亟待抢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料 

    文学制度与百年文学史

    《白鹿原》评论的自我批判与修正——当代文学的“史诗性”问题的重释

    “世界中”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写观念——王德威《“世界中”的中国文学》读札

    狼为图腾,人何以堪——《狼图腾》的价值观退化

    青年作家的未来在哪里

    新世纪中国文学应该如何表现“风景” 

    对两种文化流派的深刻批判——重读鲁迅《“京派”与“海派”》《“京派”和“海派”》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消逝的风景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酒事江湖(百位当代文学名家,百篇风雅江湖酒事。)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中国乡土小说研究丛书)中国乡土小说研究的百年流变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玄思窗外风景(光启文库)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从“五四”再出发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天下美食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人间风景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江南悲歌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文学与价值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语文:必修四
丁帆
在文学的边缘处思想
江南悲歌
丁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