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旧事

清明旧事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09-09
版次: 1
ISBN: 9787810973946
定价: 28.8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其他
页数: 205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51人买过
  • 《清明旧事》内容包括:常常,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是心灵的舟搁浅了,理想的帆停滞了,只剩下徘徊徘徊。难道远行只是为了忘却,得到只是为了失去?让我们把人生拔回原点,回到自然,回到本真,回到桃花源,品读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故事。常常,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是心灵的舟搁浅了,理想的帆停滞了,只剩下徘徊徘徊。难道远行只是为了忘却,得到只是为了失去?让我们把人生拨回原点,回到自然,回到本真,回到桃花源,品读那此原本属于我们的故事。 阎建滨,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任教,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和新闻采编工作,发表学术作品20余万字,其作品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并获省社科奖。近年来主要从事节庆文化研究和实践活动,现任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30人”称号。 一寻根溯源探清明
    (一)周秦:祭祖扫墓习俗起源
    (二)汉代:清明作为节气确立
    (三)魏晋:寒食节俗相沿成习
    (四)唐代:寒食与清明的融合
    (五)宋元:清明成为春天大节
    (六)明清:清明节的两种风景

    二清明几处有新烟
    (一)禁火:火禁何止为介公
    (二)赐火:吐故纳新承恩泽
    (三)鬼火:阴阳两界做信使

    三慎终追远祭先祖
    (一)祭拜:清明祭祖的礼俗
    (二)纸钱:进献祖先的祭品
    (三)敬畏:祖先崇拜的意识
    (四)孝道:祭祖的文化品格
    (五)祭黄:民族的祭祀大典

    四听风听雨听清明
    (一)清明:最是一年春好处
    (二)踏青:游舂访胜乐不归
    (三)上巳:祓禊怀春两相宜
    (四)曲水:春色无边丽人多

    五寒食东风御柳斜
    (一)插柳:清明插柳的故事
    (二)戴柳:红颜皓首的故事
    (三)吊柳:才子佳人的故事
    (四)折柳:灞桥伤别的故事
    (五)栽柳:植树造林的故事

    六荡罢秋千放纸鸢
    (一)秋千:千秋到秋千的传说
    (二)后宫:唐玄宗的半仙之戏
    (三)除晦:祛病除灾的放晦气
    (四)纸鸢:从竹木到纸的升华

    七好将蝴蝶斗春归
    (一)斗鸡:风靡长安的时尚运动
    (二)拔河:参与广泛的宫中游戏
    (三)蹴鞠:盛极一时的古代足球
    (四)击鞠:紧张激烈的马球争霸

    八红藕青团各祭先
    (一)麦粥:寒食食品最为久远悠长
    (二)青团:江南饮食品出春天味道
    (三)子福:晋南祭品象征多子多福
    (四)吃蛋:湖北湖南习俗食蛋祈子
    (五)馓子:新疆特色美食老少皆宜
    (六)子推馍:陕北面花捏出心灵手巧
    (七)清明螺:湖州美味吃出家和业兴
    (八)乌稔饭:闽东畲族食品清香四溢
    (九)润饼菜:泉州厦门春饼花样繁多

    九清明诗画美名扬
    (一)断魂:杜牧一声千年雨
    (二)古诗:清明诗词最堪怜
    (三)桃花:崔护情事绵延长
    (四)诗帖:东坡诗美书亦佳
    (五)上河:择端画尽百态图
    (六)对联:一枝一叶总关情
    (七)新诗:余光中谱招魂曲

    十清明节俗南北异
    (一)上坟:山西隆重的鬼节习俗
    (二)放灯:秦淮古老的祈福习俗
    (三)亮拳:永年奇异的文化习俗
    (四)坟龙:武义传统的群祭习俗
    (五)敬祖:闽南特有的祭祀习俗
    (六)拜山:深圳原始的祭祖习俗
    (七)挂纸:潮汕独特的扫墓习俗
    (八)族会:重庆悠久的祠祭习俗
    (九)乡约:四川别致的通信习俗
    (十)庙会:南北各异的欢庆习俗

    十一众说纷纭话清明
    (一)感恩:中国模式的感恩
    (二)仪式:辞旧迎新的仪式
    (三)色调:忧伤或快乐色调
    (四)鬼节:清明不等于鬼节
    (五)私祭:基于血缘的私祭
    (六)认同:增强文化的认同
    (七)本意:勤政清明是本意
    (八)信仰:慎终追远的信仰
  • 内容简介:
    《清明旧事》内容包括:常常,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是心灵的舟搁浅了,理想的帆停滞了,只剩下徘徊徘徊。难道远行只是为了忘却,得到只是为了失去?让我们把人生拔回原点,回到自然,回到本真,回到桃花源,品读那些原本属于我们的故事。常常,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什么出发。于是心灵的舟搁浅了,理想的帆停滞了,只剩下徘徊徘徊。难道远行只是为了忘却,得到只是为了失去?让我们把人生拨回原点,回到自然,回到本真,回到桃花源,品读那此原本属于我们的故事。
  • 作者简介:
    阎建滨,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任教,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和新闻采编工作,发表学术作品20余万字,其作品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并获省社科奖。近年来主要从事节庆文化研究和实践活动,现任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节庆30人”称号。
  • 目录:
    一寻根溯源探清明
    (一)周秦:祭祖扫墓习俗起源
    (二)汉代:清明作为节气确立
    (三)魏晋:寒食节俗相沿成习
    (四)唐代:寒食与清明的融合
    (五)宋元:清明成为春天大节
    (六)明清:清明节的两种风景

    二清明几处有新烟
    (一)禁火:火禁何止为介公
    (二)赐火:吐故纳新承恩泽
    (三)鬼火:阴阳两界做信使

    三慎终追远祭先祖
    (一)祭拜:清明祭祖的礼俗
    (二)纸钱:进献祖先的祭品
    (三)敬畏:祖先崇拜的意识
    (四)孝道:祭祖的文化品格
    (五)祭黄:民族的祭祀大典

    四听风听雨听清明
    (一)清明:最是一年春好处
    (二)踏青:游舂访胜乐不归
    (三)上巳:祓禊怀春两相宜
    (四)曲水:春色无边丽人多

    五寒食东风御柳斜
    (一)插柳:清明插柳的故事
    (二)戴柳:红颜皓首的故事
    (三)吊柳:才子佳人的故事
    (四)折柳:灞桥伤别的故事
    (五)栽柳:植树造林的故事

    六荡罢秋千放纸鸢
    (一)秋千:千秋到秋千的传说
    (二)后宫:唐玄宗的半仙之戏
    (三)除晦:祛病除灾的放晦气
    (四)纸鸢:从竹木到纸的升华

    七好将蝴蝶斗春归
    (一)斗鸡:风靡长安的时尚运动
    (二)拔河:参与广泛的宫中游戏
    (三)蹴鞠:盛极一时的古代足球
    (四)击鞠:紧张激烈的马球争霸

    八红藕青团各祭先
    (一)麦粥:寒食食品最为久远悠长
    (二)青团:江南饮食品出春天味道
    (三)子福:晋南祭品象征多子多福
    (四)吃蛋:湖北湖南习俗食蛋祈子
    (五)馓子:新疆特色美食老少皆宜
    (六)子推馍:陕北面花捏出心灵手巧
    (七)清明螺:湖州美味吃出家和业兴
    (八)乌稔饭:闽东畲族食品清香四溢
    (九)润饼菜:泉州厦门春饼花样繁多

    九清明诗画美名扬
    (一)断魂:杜牧一声千年雨
    (二)古诗:清明诗词最堪怜
    (三)桃花:崔护情事绵延长
    (四)诗帖:东坡诗美书亦佳
    (五)上河:择端画尽百态图
    (六)对联:一枝一叶总关情
    (七)新诗:余光中谱招魂曲

    十清明节俗南北异
    (一)上坟:山西隆重的鬼节习俗
    (二)放灯:秦淮古老的祈福习俗
    (三)亮拳:永年奇异的文化习俗
    (四)坟龙:武义传统的群祭习俗
    (五)敬祖:闽南特有的祭祀习俗
    (六)拜山:深圳原始的祭祖习俗
    (七)挂纸:潮汕独特的扫墓习俗
    (八)族会:重庆悠久的祠祭习俗
    (九)乡约:四川别致的通信习俗
    (十)庙会:南北各异的欢庆习俗

    十一众说纷纭话清明
    (一)感恩:中国模式的感恩
    (二)仪式:辞旧迎新的仪式
    (三)色调:忧伤或快乐色调
    (四)鬼节:清明不等于鬼节
    (五)私祭:基于血缘的私祭
    (六)认同:增强文化的认同
    (七)本意:勤政清明是本意
    (八)信仰:慎终追远的信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清明旧事
春节旧事
张志春、韩养民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