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遗产导论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6-10
版次: 1
ISBN: 9787302450900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6页
字数: 307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477人买过
  •   本书从概念、理论、实践三个层面建构文化遗产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体系。从对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出发,厘清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从文化遗产资源学、文化遗产价值论、文化遗产经济学三个方面,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文化遗产学的基础理论,并从实践层面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作了分类阐述,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用书。
    第一章 文化遗产概述 1学习目标 1导言 1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遗产 1一、文化遗产概念中“文化”的界定 2二、文化遗产概念中“遗产”的含义 3三、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 4四、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8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类型 9一、文化遗产的关键要素 9二、文化遗产的基本分类 11第三节 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一、研究内容 14二、研究方法 15本章小结 17思考题 17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7第二章 文化遗产资源论 19学习目标 19导言 19第一节 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关系 19一、文化资源的概念 20案例【2-1】文化遗产具有的经济资源价值 22二、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的区别 22案例【2-2】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 23案例【2-3】难以成为资源的文化遗产 24第二节 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 24一、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 25二、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 28三、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资源的基本条件 29案例【2-4】昆曲的传承与创新 30案例【2-5】敦煌石窟的保护措施 32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资源环境分析 33一、资源环境的概念 33二、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要素分析 34案例【2-6】数字故宫 36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资源可持续性 37一、资源可持续性的概念 38二、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8【资料】原真性保护的国际原则 39本章小结 40思考题 41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41第三章 文化遗产价值论 42学习目标 42导言 42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43一、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 43案例【3-1】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 46案例【3-2】古希腊的历史文化传承 47案例【3-3】神女峰与神女传说的有机结合 50二、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的多重性 50案例【3-4】台北故宫的“坠马髻”颈枕 51案例【3-5】剪纸艺术 52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决定 53一、文化遗产价值决定的时间因素 53二、宗教与政治因素 54三、技术因素 54案例【3-6】钧瓷文化遗产 55四、经济发展因素 56案例【3-7】唐代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56五、人文因素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58六、文化遗产价值决定的空间因素 58案例【3-8】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9案例【3-9】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困境 60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与评估 61一、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61二、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61三、文化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62【资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 63四、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定量评估方法 65五、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评估方法 66案例【3-10】CVM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南京明孝陵为例 67本章小结 70思考题 70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70第四章 文化遗产经济学概述 72学习目标 72导言 72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 72一、文化遗产的稀缺性 73二、文化遗产的公共性 74三、文化遗产的成本属性 75四、文化遗产的外部性 76案例【4-1】文化遗产的正外部性:南京博物院新馆的建成开放 77五、文化遗产的产权属性 77案例【4-2】宗教文化遗产的产权问题 78第二节 文化遗产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原理 79一、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79案例【4-3】传统戏曲的市场培育 80案例【4-4】英国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管理 83二、文化遗产及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 83案例【4-5】埃及政府和文物部门对流失文物的追缴 87三、文化遗产的垄断问题 89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利用 90一、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影响因素 90二、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驱动力 91三、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模式 92四、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策略 93本章小结 95思考题 9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96第五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97学习目标 97导言 97第一节 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98一、文物与可移动文物的内涵 98二、可移动文物早期收藏的历史实践 99三、中国可移动文物的官方收藏与资源普查情况 102四、可移动文物的海外流失与追索 105第二节 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108一、文物古迹保护的国际经验 108二、欧美国家文物古迹修复的主要理论 113三、中国不可移动文物古迹保护的机制与原则 118四、中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普查 122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24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124案例【5-1】波兰华沙古城的重建 125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录与分批公布制度 126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审定 128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规范 129案例【5-2】平遥古城的早期保护问题 131第四节 历史古村落的保护 132一、中国古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132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规划制定 133三、中国古镇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5案例【5-3】江西婺源古镇景观式保护与开发 136案例【5-4】日本的“造村运动” 137第五节 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主要方式 138一、文博产业开发 139案例【5-5】法国博物馆产业开发的概况 140案例【5-6】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的概况 141二、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 142案例【5-7】山东官庄乡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 143本章小结 145思考题 14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45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147学习目标 147导言 147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148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界定 148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 150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151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152一、作为文化基因的保护价值 152二、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保护价值 153三、基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安全的保护价值 154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与客体 156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156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客体 158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 158一、行政性保护 158二、法制性保护 159三、生产性保护 161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162一、商业化与产业化、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162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 163案例【6-1】百色靖西旧州绣球村的民间工艺品资源开发 166案例【6-2】绵竹年画村与年画产业 166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67本章小结 171思考题 172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72第七章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173学习目标 173导言 173第一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认定 174一、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基本含义 174二、双重遗产中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174第二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现状 175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175二、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现状 176三、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 177第三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管理模式 178一、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开发的基本要求 178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模式 179三、文化衍生开发 181案例【7-1】自然风景区的实景演出产品开发及其问题 181第四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和审批 182一、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 182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183案例【7-2】长江三峡申请世界双遗产的案例分析 184本章小结 185思考题 18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86第八章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187学习目标 187导言 187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概念 187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涵 188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意义 188三、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 189案例【8-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191第二节 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192一、中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192案例【8-2】计算机软件辅助修复技术 193二、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194第三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原理 196一、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对象 196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97三、数字化的基本程序 200四、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管理 202第四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技术 204一、数字采集技术 205二、数字建模与绘制技术 207三、虚拟现实技术 208四、内容检索技术 208五、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技术 209本章小结 209思考题 210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10第九章 文化遗产法律与政策 211学习目标 211导言 211第一节 18世纪末至19世纪:“国家遗产”概念的生成 211第二节 20世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逐渐完善 213一、概念范畴的丰富与保护对象范围的拓展 213二、保护法律的逐渐完善 215三、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理念与国家博弈 217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律探索 220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时代诉求 220二、《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建议案》 222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22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保护 223【资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224本章小结 225思考题 22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26后记 227
  • 内容简介:
      本书从概念、理论、实践三个层面建构文化遗产学科的基本知识框架体系。从对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等基本概念的辨析出发,厘清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从文化遗产资源学、文化遗产价值论、文化遗产经济学三个方面,综合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建构文化遗产学的基础理论,并从实践层面对可移动和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作了分类阐述,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用书。
  • 目录:
    第一章 文化遗产概述 1学习目标 1导言 1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遗产 1一、文化遗产概念中“文化”的界定 2二、文化遗产概念中“遗产”的含义 3三、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概念 4四、文化遗产的概念界定 8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类型 9一、文化遗产的关键要素 9二、文化遗产的基本分类 11第三节 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一、研究内容 14二、研究方法 15本章小结 17思考题 17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7第二章 文化遗产资源论 19学习目标 19导言 19第一节 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关系 19一、文化资源的概念 20案例【2-1】文化遗产具有的经济资源价值 22二、文化资源与文化遗产的区别 22案例【2-2】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 23案例【2-3】难以成为资源的文化遗产 24第二节 文化遗产资源的基本特征分析 24一、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 25二、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资源的主要途径 28三、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资源的基本条件 29案例【2-4】昆曲的传承与创新 30案例【2-5】敦煌石窟的保护措施 32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资源环境分析 33一、资源环境的概念 33二、文化遗产资源的环境要素分析 34案例【2-6】数字故宫 36第四节 文化遗产的资源可持续性 37一、资源可持续性的概念 38二、文化遗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8【资料】原真性保护的国际原则 39本章小结 40思考题 41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41第三章 文化遗产价值论 42学习目标 42导言 42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43一、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 43案例【3-1】昆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形成 46案例【3-2】古希腊的历史文化传承 47案例【3-3】神女峰与神女传说的有机结合 50二、文化遗产价值构成的多重性 50案例【3-4】台北故宫的“坠马髻”颈枕 51案例【3-5】剪纸艺术 52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决定 53一、文化遗产价值决定的时间因素 53二、宗教与政治因素 54三、技术因素 54案例【3-6】钧瓷文化遗产 55四、经济发展因素 56案例【3-7】唐代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56五、人文因素对文化遗产的影响 58六、文化遗产价值决定的空间因素 58案例【3-8】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59案例【3-9】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承困境 60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分析与评估 61一、文化遗产的价值构成 61二、文化资源的价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61三、文化资源评价的基本原则 62【资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标准 63四、文化资源的使用价值定量评估方法 65五、文化遗产的非使用价值评估方法 66案例【3-10】CVM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评估中的应用—以南京明孝陵为例 67本章小结 70思考题 70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70第四章 文化遗产经济学概述 72学习目标 72导言 72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属性 72一、文化遗产的稀缺性 73二、文化遗产的公共性 74三、文化遗产的成本属性 75四、文化遗产的外部性 76案例【4-1】文化遗产的正外部性:南京博物院新馆的建成开放 77五、文化遗产的产权属性 77案例【4-2】宗教文化遗产的产权问题 78第二节 文化遗产相关产品与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原理 79一、文化遗产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79案例【4-3】传统戏曲的市场培育 80案例【4-4】英国对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的管理 83二、文化遗产及相关产品和服务需求 83案例【4-5】埃及政府和文物部门对流失文物的追缴 87三、文化遗产的垄断问题 89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经济利用 90一、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影响因素 90二、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驱动力 91三、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模式 92四、文化遗产经济利用的基本策略 93本章小结 95思考题 9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96第五章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97学习目标 97导言 97第一节 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98一、文物与可移动文物的内涵 98二、可移动文物早期收藏的历史实践 99三、中国可移动文物的官方收藏与资源普查情况 102四、可移动文物的海外流失与追索 105第二节 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的保护与修复 108一、文物古迹保护的国际经验 108二、欧美国家文物古迹修复的主要理论 113三、中国不可移动文物古迹保护的机制与原则 118四、中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的普查 122第三节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 124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价值与意义 124案例【5-1】波兰华沙古城的重建 125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录与分批公布制度 126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与审定 128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与规范 129案例【5-2】平遥古城的早期保护问题 131第四节 历史古村落的保护 132一、中国古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132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的规划制定 133三、中国古镇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35案例【5-3】江西婺源古镇景观式保护与开发 136案例【5-4】日本的“造村运动” 137第五节 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主要方式 138一、文博产业开发 139案例【5-5】法国博物馆产业开发的概况 140案例【5-6】北京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的概况 141二、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开发 142案例【5-7】山东官庄乡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开发 143本章小结 145思考题 14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45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147学习目标 147导言 147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特征 148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形成与界定 148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 150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 151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152一、作为文化基因的保护价值 152二、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保护价值 153三、基于世界文化多样性安全的保护价值 154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与客体 156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体 156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客体 158第四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方式 158一、行政性保护 158二、法制性保护 159三、生产性保护 161第五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与问题 162一、商业化与产业化、工业化的概念辨析 162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的主要模式 163案例【6-1】百色靖西旧州绣球村的民间工艺品资源开发 166案例【6-2】绵竹年画村与年画产业 166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67本章小结 171思考题 172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72第七章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173学习目标 173导言 173第一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认定 174一、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基本含义 174二、双重遗产中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系 174第二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现状 175一、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175二、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保护现状 176三、中国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 177第三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管理模式 178一、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开发的基本要求 178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模式 179三、文化衍生开发 181案例【7-1】自然风景区的实景演出产品开发及其问题 181第四节 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的申报和审批 182一、世界遗产的遴选标准 182二、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的基本条件和程序 183案例【7-2】长江三峡申请世界双遗产的案例分析 184本章小结 185思考题 18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186第八章 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 187学习目标 187导言 187第一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概念 187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内涵 188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意义 188三、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 189案例【8-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 191第二节 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192一、中国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192案例【8-2】计算机软件辅助修复技术 193二、国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现状 194第三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原理 196一、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对象 196二、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197三、数字化的基本程序 200四、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管理 202第四节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基本技术 204一、数字采集技术 205二、数字建模与绘制技术 207三、虚拟现实技术 208四、内容检索技术 208五、数字资源的版权保护技术 209本章小结 209思考题 210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10第九章 文化遗产法律与政策 211学习目标 211导言 211第一节 18世纪末至19世纪:“国家遗产”概念的生成 211第二节 20世纪: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的逐渐完善 213一、概念范畴的丰富与保护对象范围的拓展 213二、保护法律的逐渐完善 215三、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理念与国家博弈 217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法律探索 220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时代诉求 220二、《保护传统文化与民俗建议案》 222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222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多样性保护 223【资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事记 224本章小结 225思考题 225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 226后记 227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法学()
郑宁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
夏杰长等著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的意义:彻底关系主义的纲要(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郑震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自信与中医探源
何清湖, 陈小平主编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周晓虹 著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传承发展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学遗产》编辑部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与旅游研究(2023)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智慧旅游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觉醒者:我怎么成了心理咨询师
王学富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土壤论(扎根文化土壤,建设文化强国)
何大新 著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遗产的人类学研究
彭兆荣著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遗产法:中国与世界
王云霞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九版) 未名社科 媒介与社会丛书
(英)约翰·斯道雷 著, 常江,田浩 译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文化遗产导论
安卓应用开发案例教程
王晨、戴建勇 编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资源学()
王晨、王媛 著
文化遗产导论
惯性传感器的施工应用探索
王晨、沈潮潮、王梦怡、潘奕泽 著
文化遗产导论
内科疾病学
王晨、王捷 著
文化遗产导论
美国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王晨、张斌贤 著
文化遗产导论
哈利·布朗的永久投资组合:无惧市场波动的不败投资法
王晨、贾俊威、李汉军 译
文化遗产导论
互联网+教育: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大变革
王晨、刘男 著
文化遗产导论
文化资源学
王晨、章玳 编
文化遗产导论
中华锦绣丛书:黎锦
王晨、林开耀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