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

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2021-02
版次: 1
ISBN: 9787101150612
定价: 50.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06页
36人买过
  •   唐诗艺术作为系统来看如同连绵起伏的群山,令后世景仰,限于时间、学力及论述的集中,《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仅选取其中一些峰头较高的方面加以论述,难免挂一漏万。从诗人来看,像杜甫、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作品所占分量明显重于其他诗人;从体裁来看,短篇律绝明显多于长篇古体、排律;从唐诗艺术的多样性来看,《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只选取其中较为明显的特征加以论述,为避免繁复,不面面俱到,如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五提到七律有“对起”的现象,有“起句妙而接句不称者”等现象,《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在“造句”和“布局”中皆未予论及。对于博大雄厚的唐诗艺术海洋,在《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撰写过程中,深感有遗珠之憾,但愿自己所做的一点努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绪论

    第一章 炼字
    第一节 前人对炼字的几种看法
    第二节 选词用字与传神状物
    第三节 锤字炼词与气象呈现

    第二章 造句
    第一节 前人对炼句的几种认识
    第二节 对句与诗境的拓展
    第三节 对句与诗意的丰富

    第三章 韵律
    第一节 前人对唐诗韵律所取得成就的评价
    第二节 韵律的构成及其发展演变
    第三节 唐诗韵律的创造

    第四章 意脉
    第一节 前人对诗歌意脉的看法
    第二节 唐诗立意与脉络贯通之特征
    第三节 脉络贯通之时间显现
    第四节 脉络贯通之空间显现
    第五节 意脉的转折与变化

    第五章 布局
    第一节 前人对诗歌布局的认识
    第二节 意象的疏密安排
    第三节 情景的布置
    第四节 诗之发端
    第五节 诗之结尾

    第六章 手法
    第一节 赋比兴
    第二节 夸张
    第三节 借代
    第四节 衬托与对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唐诗艺术作为系统来看如同连绵起伏的群山,令后世景仰,限于时间、学力及论述的集中,《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仅选取其中一些峰头较高的方面加以论述,难免挂一漏万。从诗人来看,像杜甫、李白、王维等大诗人的作品所占分量明显重于其他诗人;从体裁来看,短篇律绝明显多于长篇古体、排律;从唐诗艺术的多样性来看,《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只选取其中较为明显的特征加以论述,为避免繁复,不面面俱到,如胡应麟在《诗薮》内编卷五提到七律有“对起”的现象,有“起句妙而接句不称者”等现象,《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在“造句”和“布局”中皆未予论及。对于博大雄厚的唐诗艺术海洋,在《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撰写过程中,深感有遗珠之憾,但愿自己所做的一点努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炼字
    第一节 前人对炼字的几种看法
    第二节 选词用字与传神状物
    第三节 锤字炼词与气象呈现

    第二章 造句
    第一节 前人对炼句的几种认识
    第二节 对句与诗境的拓展
    第三节 对句与诗意的丰富

    第三章 韵律
    第一节 前人对唐诗韵律所取得成就的评价
    第二节 韵律的构成及其发展演变
    第三节 唐诗韵律的创造

    第四章 意脉
    第一节 前人对诗歌意脉的看法
    第二节 唐诗立意与脉络贯通之特征
    第三节 脉络贯通之时间显现
    第四节 脉络贯通之空间显现
    第五节 意脉的转折与变化

    第五章 布局
    第一节 前人对诗歌布局的认识
    第二节 意象的疏密安排
    第三节 情景的布置
    第四节 诗之发端
    第五节 诗之结尾

    第六章 手法
    第一节 赋比兴
    第二节 夸张
    第三节 借代
    第四节 衬托与对比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
传统诗学对胡适新文学革命的影响---以元白诗派、性灵派为例
郭自虎 著
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
元稹与元和文体新变
郭自虎 著
唐诗辞章艺术/中国诗学研究专刊(精装)
诗经
郭自虎 选注;方彭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