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16-01
版次: 1
ISBN: 9787560638898
定价: 33.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字数: 435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1人买过
  •   《自动控制原理》注意突出自动控制原理经典理论的重点内容,强调物理概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全书有较多的例题和习题,并在每章后附有小结,以利巩固基础知识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电气信息类专业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要求,《自动控制原理》分为八章,第1章,绪论;第2章,数学模型;第3章,时域分析;第4章,根轨迹分析;第5章,频率法;第6章,系统校正;第7章,非线性系统;第8章,采样控制系统。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引例
    1.2反馈的基本概念
    1.3术语
    1.4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5控制系统的组成
    1.5.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5.2开环控制
    1.5.3闭环与开环控制系统的比较
    1.5.4复合控制系统
    1.6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7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8本课程的任务
    1.9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习题
    第2章 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引例
    2.2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概念
    2.2.1数学模型的类型
    2.2.2数学模型的特点
    2.2.3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2.3控制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
    2.3.1列写动态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2.3.2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4.1传递函数的定义
    2.4.2传递函数的性质
    2.4.3传递函数的求取
    2.5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5.1动态结构图的概念
    2.5.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6信号流图
    2.6.1信号流图介绍
    2.6.2系统的信号流图
    2.6.3信号流图中的术语
    2.6.4信号流图的性质
    2.6.5梅逊(Mason)公式
    2.7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
    小结
    习题
    第3章 时域分析法
    3.1引例
    3.2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2.1典型输入信号
    3.2.2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
    3.2.3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3典型系统的动态响应及其性能指标
    3.3.1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3.3.2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3.3.3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3.4高阶系统的动态分析
    3.4.1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3.4.2高阶系统的降阶
    3.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5.1稳定的概念和稳定的充要条件
    3.5.2代数稳定判据
    3.5.3代数判据的应用
    3.6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
    3.6.1误差及稳态误差的定义
    3.6.2给定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3.6.3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3.7应用MATLAB进行时域分析
    3.7.1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7.2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3.8炉温自动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3.8.1系统各部分的传递函数
    3.8.2系统的时域分析
    小结
    习题
    第4章 根轨迹法
    4.1引例
    4.2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2.1根轨迹
    4.2.2根轨迹方程及相角、幅值条件
    4.2.3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4.3根轨迹绘制规则
    4.3.1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
    4.3.2根轨迹的分支数与对称性
    4.3.3实轴上的根轨迹
    4.3.4根轨迹的渐近线
    4.3.5分离点及会合点
    4.3.6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
    4.3.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4.3.8根之和规律
    4.4控制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4.5广义根轨迹
    4.5.1参数根轨迹
    4.5.2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4.5.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
    4.6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6.1闭环零点、极点和开环根轨迹增益的确定
    4.6.2闭环零点、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6.3利用根轨迹估算系统性能
    4.6.4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4.7利用MATLAB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4.8用根轨迹法设计小车控制系统
    4.8.1系统建模
    4.8.2控制器的设计
    小结
    习题
    第5章 频率特性法
    5.1引例
    5.2频率特性
    5.2.1基本概念
    5.2.2频率特性曲线
    5.3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4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5.4.1开环幅相曲线
    5.4.2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5.4.3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
    5.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1数学基础
    5.5.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3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5.6开环频域分析
    5.6.1稳定裕度
    5.6.2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5.7闭环频率特性
    5.7.1闭环频域指标
    5.7.2闭环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关系
    5.7.3闭环频域指标和开环频域指标的关系
    5.8MATLAB频域特性分析
    小结
    习题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6.1校正的基本概念
    6.1.1校正的定义
    6.1.2校正方式
    6.1.3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
    6.2频率法串联校正
    6.2.1串联超前校正
    6.2.2串联滞后校正
    6.2.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6.2.4串联综合法校正
    6.2.5PID调节器
    6.3频率法反馈校正
    6.3.1反馈校正原理
    6.3.2综合法反馈校正
    6.4复合校正
    6.4.1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
    6.4.2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
    6.5MATLAB在控制系统校正中的应用
    小结
    习题
    第7章 非线性系统
    7.1引例
    7.2常见非线性系统及其特点
    7.2.1常见非线性特性
    7.2.2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7.3相平面法
    7.3.1基本概念
    7.3.2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7.3.3相轨迹的做法
    7.3.4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7.4描述函数法
    7.4.1描述函数的概念
    7.4.2描述函数的求法
    7.4.3用描述函数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振
    7.5基于MATLAB的非线性系统分析
    7.6非线性特性的利用
    小结
    习题
    第8章 采样控制系统
    8.1引例
    8.2采样与保持
    8.2.1采样过程
    8.2.2采样定理
    8.2.3零阶保持器
    8.3差分方程
    8.3.1差分的定义
    8.3.2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8.4Z变换
    8.4.1Z变换定义
    8.4.2Z变换方法
    8.4.3Z变换的性质
    8.4.4Z反变换
    8.4.5差分方程的解法
    8.5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
    8.5.1Z传递函数的定义
    8.5.2离散系统的结构图与开环传递函数
    8.5.3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8.6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6.1离散系统的稳定条件
    8.6.2劳斯稳定判据
    8.7采样系统的稳态误差
    8.7.1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
    8.7.2用静态误差系数计算稳态误差
    8.8暂态响应与传递函数零、极点分布的关系
    8.9采样系统的校正
    8.9.1PID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8.9.2数字控制器的数字化直接设计方法
    8.9.3最少拍系统的设计
    8.10MATLAB在离散系统中的应用
    8.10.1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8.10.2求采样系统的响应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自动控制原理》注意突出自动控制原理经典理论的重点内容,强调物理概念,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全书有较多的例题和习题,并在每章后附有小结,以利巩固基础知识和训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照电气信息类专业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要求,《自动控制原理》分为八章,第1章,绪论;第2章,数学模型;第3章,时域分析;第4章,根轨迹分析;第5章,频率法;第6章,系统校正;第7章,非线性系统;第8章,采样控制系统。
  • 目录:
    第1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1引例
    1.2反馈的基本概念
    1.3术语
    1.4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1.5控制系统的组成
    1.5.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5.2开环控制
    1.5.3闭环与开环控制系统的比较
    1.5.4复合控制系统
    1.6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7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8本课程的任务
    1.9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习题
    第2章 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引例
    2.2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概念
    2.2.1数学模型的类型
    2.2.2数学模型的特点
    2.2.3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2.3控制系统的动态微分方程
    2.3.1列写动态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
    2.3.2非线性元件微分方程的线性化
    2.4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2.4.1传递函数的定义
    2.4.2传递函数的性质
    2.4.3传递函数的求取
    2.5动态结构图及其等效变换
    2.5.1动态结构图的概念
    2.5.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
    2.6信号流图
    2.6.1信号流图介绍
    2.6.2系统的信号流图
    2.6.3信号流图中的术语
    2.6.4信号流图的性质
    2.6.5梅逊(Mason)公式
    2.7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
    小结
    习题
    第3章 时域分析法
    3.1引例
    3.2典型输入信号和时域性能指标
    3.2.1典型输入信号
    3.2.2动态过程和稳态过程
    3.2.3控制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
    3.3典型系统的动态响应及其性能指标
    3.3.1一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3.3.2二阶系统的动态响应分析
    3.3.3二阶系统性能的改善
    3.4高阶系统的动态分析
    3.4.1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
    3.4.2高阶系统的降阶
    3.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5.1稳定的概念和稳定的充要条件
    3.5.2代数稳定判据
    3.5.3代数判据的应用
    3.6稳态误差分析与计算
    3.6.1误差及稳态误差的定义
    3.6.2给定输入下的稳态误差
    3.6.3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3.7应用MATLAB进行时域分析
    3.7.1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7.2应用MATLAB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
    3.8炉温自动控制系统时域分析
    3.8.1系统各部分的传递函数
    3.8.2系统的时域分析
    小结
    习题
    第4章 根轨迹法
    4.1引例
    4.2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4.2.1根轨迹
    4.2.2根轨迹方程及相角、幅值条件
    4.2.3闭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4.3根轨迹绘制规则
    4.3.1根轨迹的起点与终点
    4.3.2根轨迹的分支数与对称性
    4.3.3实轴上的根轨迹
    4.3.4根轨迹的渐近线
    4.3.5分离点及会合点
    4.3.6根轨迹的起始角与终止角
    4.3.7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
    4.3.8根之和规律
    4.4控制系统根轨迹的绘制
    4.5广义根轨迹
    4.5.1参数根轨迹
    4.5.2正反馈系统的根轨迹
    4.5.3非最小相位系统的根轨迹
    4.6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4.6.1闭环零点、极点和开环根轨迹增益的确定
    4.6.2闭环零点、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6.3利用根轨迹估算系统性能
    4.6.4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
    4.7利用MATLAB绘制系统的根轨迹
    4.8用根轨迹法设计小车控制系统
    4.8.1系统建模
    4.8.2控制器的设计
    小结
    习题
    第5章 频率特性法
    5.1引例
    5.2频率特性
    5.2.1基本概念
    5.2.2频率特性曲线
    5.3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
    5.4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
    5.4.1开环幅相曲线
    5.4.2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5.4.3最小相位系统与非最小相位系统
    5.5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1数学基础
    5.5.2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5.5.3对数频率稳定判据
    5.6开环频域分析
    5.6.1稳定裕度
    5.6.2开环频率特性分析
    5.7闭环频率特性
    5.7.1闭环频域指标
    5.7.2闭环频域指标和时域指标的关系
    5.7.3闭环频域指标和开环频域指标的关系
    5.8MATLAB频域特性分析
    小结
    习题
    第6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6.1校正的基本概念
    6.1.1校正的定义
    6.1.2校正方式
    6.1.3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
    6.2频率法串联校正
    6.2.1串联超前校正
    6.2.2串联滞后校正
    6.2.3串联滞后—超前校正
    6.2.4串联综合法校正
    6.2.5PID调节器
    6.3频率法反馈校正
    6.3.1反馈校正原理
    6.3.2综合法反馈校正
    6.4复合校正
    6.4.1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
    6.4.2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
    6.5MATLAB在控制系统校正中的应用
    小结
    习题
    第7章 非线性系统
    7.1引例
    7.2常见非线性系统及其特点
    7.2.1常见非线性特性
    7.2.2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7.3相平面法
    7.3.1基本概念
    7.3.2线性系统的相轨迹
    7.3.3相轨迹的做法
    7.3.4非线性系统的相平面分析
    7.4描述函数法
    7.4.1描述函数的概念
    7.4.2描述函数的求法
    7.4.3用描述函数研究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振
    7.5基于MATLAB的非线性系统分析
    7.6非线性特性的利用
    小结
    习题
    第8章 采样控制系统
    8.1引例
    8.2采样与保持
    8.2.1采样过程
    8.2.2采样定理
    8.2.3零阶保持器
    8.3差分方程
    8.3.1差分的定义
    8.3.2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8.4Z变换
    8.4.1Z变换定义
    8.4.2Z变换方法
    8.4.3Z变换的性质
    8.4.4Z反变换
    8.4.5差分方程的解法
    8.5离散系统的传递函数
    8.5.1Z传递函数的定义
    8.5.2离散系统的结构图与开环传递函数
    8.5.3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8.6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6.1离散系统的稳定条件
    8.6.2劳斯稳定判据
    8.7采样系统的稳态误差
    8.7.1用终值定理计算稳态误差
    8.7.2用静态误差系数计算稳态误差
    8.8暂态响应与传递函数零、极点分布的关系
    8.9采样系统的校正
    8.9.1PID数字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8.9.2数字控制器的数字化直接设计方法
    8.9.3最少拍系统的设计
    8.10MATLAB在离散系统中的应用
    8.10.1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8.10.2求采样系统的响应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
算法分析与设计技巧
司存瑞、司栋、苏秋萍、艾庆兴 著
自动控制原理
基于STM32 ARM处理器的编程技术
杨振江、朱敏波、丰博、朱贵宪、杨璐 著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移动通信
康晓非、李白萍、林少锋 编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通信网/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郭娟、杨武军 著
自动控制原理
电子制作基础(第2版)
张建强、鲁昀、陈丹亚 编
相关图书 / 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李冰、孙凤玲、李焕然 编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目标识别
郁文贤 著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第2版)
金佳鑫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化腹膜透析实用手册 /华西医学大系·临床实用技术系列
马登艳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驾驶汽车法律规范体系比较研究
黄金晶;黄婷;杨洋;赵司聪;童钰翔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驾驶系统开发
黄浴、杨子江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技术
杨丙杰、赵昕 编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销售:数字时代打造畅销产品的15个秘诀
姚群峰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驾驶传感器融合——技术、原理与应用
(日)伊东敏夫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第3版)
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同步辅导与难题解析
郭庆云 张皓
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 第5版 陈渝光 孔凡才
陈渝光 孔凡才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控制理论/全国普通高校自动化类专业规划教材
胡皓、王春侠、任鸟飞 著
自动控制原理
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电气信息类专业英语
胡皓、周妮娜、王亚云 编
自动控制原理
讲故事识中药
胡皓、胡献国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