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2019)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2019)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2020-12
版次: 1
ISBN: 9787519744229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96页
字数: 332千字
分类: 法律
1人买过
  •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是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数据信息基础上编制的,自2017年起每年一部,是着力于显示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系列报告。本报告从大数据法治的科研、立法、监管、司法等多个角度对中国的大数据法治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现场访问、电话访问、问卷形式调查我国企业大数据应用法治现状和公民保护个人数据法治意识,提出目前我国大数据法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提供全面、客观的基础性数据和资料,辨识我国大数据法治发展的强项和短板,为大数据法治研究指明方向,为立法机关开展立法工作、政府机关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建议,推动大数据应用纳入法治轨道,彰显大数据治理中的法治精神,助力我国实现数据强国。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2019)在整体结构和体系上延续了2018年报告,着重梳理和分析了2019年大数据法治发展情况,总结了2019年的大数据法治发展状况和趋势。根据2019年政府大数据法治的发展要点,就第十部分\"地方政府大数据法治指数报告\"中,指数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比重进行了相应调整,以求*终的指数评分和排名更具科学性。   李爱君,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数据法学内容与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反金融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电子货币法律问题研究》《商业银行跨境破产法律问题研究》《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安全的法律制度研究》《国际数据保护规则要览》《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报告》《互联网金融法律与实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金融创新法律评论》等著述,发表《论数据权利归属与取得》《数据权利属性与法律特征》《人工智能法律行为论》《区块链票据的本质、法律性质与特征》《互联网金融法治路径》等论文(已被《东方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杂志》等核心期刊收录)。负责起草《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并参与山东、广东、天津、山西等地的数据立法工作。

      一、大数据法治理论研究评述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理论研究现状评析

      (三)未来研究趋势

    二、大数据立法评述

      (一)法律评述

      (二)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三)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四)国际立法趋势

    三、大数据监管现状

      (一)监管部门及职能

      (二)政府推进大数据发展政策综述

      (三)监管与执法实践

    四、大数据司法实践现状

      (一)司法解释评述

      (二)国内经典案例评述

      (三)国外经典案例

      (四)大数据司法实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五、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

      (一)中央层级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

      (二)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

      (三)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规则的问题与改进

    六、企业大数据应用法治现状

      (一)对内:内控制度建设

      (二)对外:个人数据与商业秘密保护

    七、公民保护个人数据法治意识现状

      (一)个人数据滥用现状

      (二)公民保护个人数据法治意识现状

    八、大数据交易中心综述

      (一)大数据交易现状

      (二)大数据交易平台概述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九、大数据法治现存问题

      (一)数据立法体系仍待完善

      (二)数据司法实践面临诸多挑战

      (三)数据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四)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制度尚存缺陷

      (五)数据跨境规则尚未成熟

    十、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

      (一)地方政府大数据法治指数报告

      (二)大数据交易中心规范化指数报告

     
  • 内容简介: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是在广泛搜集、整理相关数据信息基础上编制的,自2017年起每年一部,是着力于显示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水平的综合性系列报告。本报告从大数据法治的科研、立法、监管、司法等多个角度对中国的大数据法治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并通过现场访问、电话访问、问卷形式调查我国企业大数据应用法治现状和公民保护个人数据法治意识,提出目前我国大数据法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提供全面、客观的基础性数据和资料,辨识我国大数据法治发展的强项和短板,为大数据法治研究指明方向,为立法机关开展立法工作、政府机关制定有关政策提供科学建议,推动大数据应用纳入法治轨道,彰显大数据治理中的法治精神,助力我国实现数据强国。

      《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2019)在整体结构和体系上延续了2018年报告,着重梳理和分析了2019年大数据法治发展情况,总结了2019年的大数据法治发展状况和趋势。根据2019年政府大数据法治的发展要点,就第十部分\"地方政府大数据法治指数报告\"中,指数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比重进行了相应调整,以求*终的指数评分和排名更具科学性。
  • 作者简介:
      李爱君,法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数据法学内容与体系研究\"首席专家,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申诉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互联网协会个人信息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反金融犯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出版《电子货币法律问题研究》《商业银行跨境破产法律问题研究》《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安全的法律制度研究》《国际数据保护规则要览》《中国大数据法治发展报告》《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报告》《互联网金融法律与实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解读》《金融创新法律评论》等著述,发表《论数据权利归属与取得》《数据权利属性与法律特征》《人工智能法律行为论》《区块链票据的本质、法律性质与特征》《互联网金融法治路径》等论文(已被《东方法学》《政法论坛》《法学杂志》等核心期刊收录)。负责起草《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并参与山东、广东、天津、山西等地的数据立法工作。

     
  • 目录:
    一、大数据法治理论研究评述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理论研究现状评析

      (三)未来研究趋势

    二、大数据立法评述

      (一)法律评述

      (二)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三)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四)国际立法趋势

    三、大数据监管现状

      (一)监管部门及职能

      (二)政府推进大数据发展政策综述

      (三)监管与执法实践

    四、大数据司法实践现状

      (一)司法解释评述

      (二)国内经典案例评述

      (三)国外经典案例

      (四)大数据司法实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五、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

      (一)中央层级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

      (二)地方层级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现状

      (三)我国地方政府数据开放规则的问题与改进

    六、企业大数据应用法治现状

      (一)对内:内控制度建设

      (二)对外:个人数据与商业秘密保护

    七、公民保护个人数据法治意识现状

      (一)个人数据滥用现状

      (二)公民保护个人数据法治意识现状

    八、大数据交易中心综述

      (一)大数据交易现状

      (二)大数据交易平台概述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九、大数据法治现存问题

      (一)数据立法体系仍待完善

      (二)数据司法实践面临诸多挑战

      (三)数据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四)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制度尚存缺陷

      (五)数据跨境规则尚未成熟

    十、大数据发展指数报告

      (一)地方政府大数据法治指数报告

      (二)大数据交易中心规范化指数报告

     
查看详情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