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探索丛书·汉语文字学研究述论:传统语言学研究导论(卷2)(繁体版)

文理探索丛书·汉语文字学研究述论:传统语言学研究导论(卷2)(繁体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1-12
版次: 1
ISBN: 9787807529354
定价: 60.00
装帧: 平装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797页
字数: 6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15人买过
  • 《文理探索丛书·汉语文字学研究述论:传统语言学研究导论(卷2)(繁体版)》注意语言的运用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方法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来论述。研究语言必须对语言本身这一复杂的符号系统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了解,语言学不仅要介绍语言本身,而且要介绍语言运用和语言学的运用。 刘志成,祖籍辽宁,1940年出生于黑龙江,1981年复旦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学科负责人、汉语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汉语史、汉语与文化研究,着作参本书附录《刘志成着作简目》。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汉语文字学
    一、传统小学与文字学
    二、当代几本文字学理论专着对文字学定义的看法
    三、汉语文字学研究的内容与定义
    四、本书的编写原则
    五、汉语文字学的分类
    第二章汉语文字学综论式理论着作的发展
    壹清末至民国时期
    一、将文字学理解为传统小学之类的着作
    二、以析形为主的现代文字学着作
    三、融合古文字成果的理论着作
    贰1949年至1977年
    垒1978年以后
    一、用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材的汉字学着作
    二、兼作汉语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
    三、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教材及强调实用之类
    四、《文字中固丛书》
    五、其他
    六、通俗读物类
    肆港台方面的研究

    第二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壹汉字起源诸说述评
    一、仓颉造字的传说
    二、起“一”成文说
    三、八卦为汉字源头说
    贰汉字起源的文化阐释
    一、汉字产生的社会条件
    二、汉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
    三、考古出土材料与汉字的产生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
    壹汉字性质的争论述评
    一、清末至民国时期
    二、1949年至1977年
    三、1978年以后
    贰汉字性质的判定标准
    一、对当前一些比较流行看法的批评
    二、汉字性质判断标准的重新思考
    ……
    第三篇《说文》
    第四篇古文字
    第五篇文化文字学
  • 内容简介:
    《文理探索丛书·汉语文字学研究述论:传统语言学研究导论(卷2)(繁体版)》注意语言的运用的各个方面,传统的方法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来论述。研究语言必须对语言本身这一复杂的符号系统有一个全面的、概括了解,语言学不仅要介绍语言本身,而且要介绍语言运用和语言学的运用。
  • 作者简介:
    刘志成,祖籍辽宁,1940年出生于黑龙江,1981年复旦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曾任四川师范大学汉语研究所学科负责人、汉语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汉语史、汉语与文化研究,着作参本书附录《刘志成着作简目》。
  • 目录: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汉语文字学
    一、传统小学与文字学
    二、当代几本文字学理论专着对文字学定义的看法
    三、汉语文字学研究的内容与定义
    四、本书的编写原则
    五、汉语文字学的分类
    第二章汉语文字学综论式理论着作的发展
    壹清末至民国时期
    一、将文字学理解为传统小学之类的着作
    二、以析形为主的现代文字学着作
    三、融合古文字成果的理论着作
    贰1949年至1977年
    垒1978年以后
    一、用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材的汉字学着作
    二、兼作汉语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
    三、对外汉语教学用的教材及强调实用之类
    四、《文字中固丛书》
    五、其他
    六、通俗读物类
    肆港台方面的研究

    第二篇基础理论
    第一章汉字的起源
    壹汉字起源诸说述评
    一、仓颉造字的传说
    二、起“一”成文说
    三、八卦为汉字源头说
    贰汉字起源的文化阐释
    一、汉字产生的社会条件
    二、汉字产生之前的记事方法
    三、考古出土材料与汉字的产生
    第二章汉字的性质
    壹汉字性质的争论述评
    一、清末至民国时期
    二、1949年至1977年
    三、1978年以后
    贰汉字性质的判定标准
    一、对当前一些比较流行看法的批评
    二、汉字性质判断标准的重新思考
    ……
    第三篇《说文》
    第四篇古文字
    第五篇文化文字学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