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0-12
版次: 1
ISBN: 9787520170383
定价: 8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其他
页数: 288页
分类: 社会文化
9人买过
  • 本书主要是对不同类型乡村影像研究分析。除绪论外,关于乡村影像的论述分六章,分别是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传统影像形式与综艺节目、网络短视频、参与式影像等乡村影像新样态,每章以时间维度为逻辑起点,结合具体影像文本的视听内容、形象塑造、文化符号、叙事手法等对乡村影像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在历时性的分析中探寻共时性的对比,试图从交流、话语赋权、文化想象和社会资本动员能力等角度挖掘乡村影像深层次的内涵意义。
    本书旨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影像保持关注,依据“影像―话语―社会现实―增强话语―优化形象”的思考路径,以乡村影像为切入点,研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乡村问题,指导乡村发展,以期社会现实的改变再次投射到乡村影像表达之中,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宏大愿景。
    刘娜,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民委,湖北省重大,湖北省重点项目十多项。2017年于《求是》发表论文《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外文化交流》,被湖北省委办公厅采用并上报中央办公厅;该文5月被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活页文选》全文转载并下发全国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且被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网等多个国家重要网站全文转载,具有现实前瞻性和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在《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国家权威及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 绪论/1
    一中国乡村影像生产: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力量/1
    二中国乡村影像研究现状/3
    三中国乡村影像研究的理论视阈与研究方法/7
    第一章纪录片:主流视角下的乡村再现/26
    一扶贫题材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变迁、生产手法、影响因素/26
    二中国乡土“和”文化的传播――以纪录片《美丽乡村》为例/61
    第二章电视剧:最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70
    一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村形象/70
    二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分析/82
    三承载乡村集体记忆的文本――以电视剧《初心》为例/95
    四空间理论下乡村艺术影像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弥合/106
    第三章电影:最经典的艺术表达/122
    一中国乡村题材电影中乡村景观的时代流变/122
    二中国当代城市题材电影中的乡村身份认知/129
    三创作者视角下的乡村形象审视――以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为例/133
    第四章综艺作品:展示乡村形象的隐藏场域/144
    一以乡村居民为受众的乡村综艺节目/144
    二城市户外真人秀节目中被建构的乡土世界/154
    三依赖与对立:城市综艺节目折射出的城乡关系/162
    第五章网络短视频:重塑乡村文化认同的线上空间/168
    一多元复合的乡村网络空间/168
    二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元素展现/171
    三乡村原创短视频中身体呈现的文化阐释――以快手为例/176
    四乡村网络短视频的亚文化特性与抵抗/190
    五乡村网络短视频隐喻的乡村自我认同/199
    第六章参与式影像:来自乡村本土的主动表达/204
    一参与式影像与乡村/205
    二参与式影像中的乡村形象多元建构/213
    三乡村参与式影像的艺术特点/223
    四乡村参与式影像的表达效果与批判/226
    五乡村参与式影像的发展路径探索/230
    第七章困境与突围:中国乡村影像发展策略/237
    一乡村失声:乡村话语的弱势困境/237
    二中国乡村影像发展如何突围/249
    参考文献/271
    后记/285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对不同类型乡村影像研究分析。除绪论外,关于乡村影像的论述分六章,分别是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等传统影像形式与综艺节目、网络短视频、参与式影像等乡村影像新样态,每章以时间维度为逻辑起点,结合具体影像文本的视听内容、形象塑造、文化符号、叙事手法等对乡村影像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在历时性的分析中探寻共时性的对比,试图从交流、话语赋权、文化想象和社会资本动员能力等角度挖掘乡村影像深层次的内涵意义。
    本书旨在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影像保持关注,依据“影像―话语―社会现实―增强话语―优化形象”的思考路径,以乡村影像为切入点,研讨社会文化语境中的乡村问题,指导乡村发展,以期社会现实的改变再次投射到乡村影像表达之中,最终实现“美丽中国”宏大愿景。
  • 作者简介:
    刘娜,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化研究学博士,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民委,湖北省重大,湖北省重点项目十多项。2017年于《求是》发表论文《努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外文化交流》,被湖北省委办公厅采用并上报中央办公厅;该文5月被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活页文选》全文转载并下发全国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且被中国社会科学网、求是网等多个国家重要网站全文转载,具有现实前瞻性和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在《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等国家权威及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
  • 目录:
    绪论/1
    一中国乡村影像生产: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力量/1
    二中国乡村影像研究现状/3
    三中国乡村影像研究的理论视阈与研究方法/7
    第一章纪录片:主流视角下的乡村再现/26
    一扶贫题材纪录片中乡村形象的变迁、生产手法、影响因素/26
    二中国乡土“和”文化的传播――以纪录片《美丽乡村》为例/61
    第二章电视剧:最典型的大众文化产品/70
    一乡村题材电视剧中的乡村形象/70
    二乡村题材电视剧的叙事分析/82
    三承载乡村集体记忆的文本――以电视剧《初心》为例/95
    四空间理论下乡村艺术影像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弥合/106
    第三章电影:最经典的艺术表达/122
    一中国乡村题材电影中乡村景观的时代流变/122
    二中国当代城市题材电影中的乡村身份认知/129
    三创作者视角下的乡村形象审视――以张艺谋与贾樟柯电影为例/133
    第四章综艺作品:展示乡村形象的隐藏场域/144
    一以乡村居民为受众的乡村综艺节目/144
    二城市户外真人秀节目中被建构的乡土世界/154
    三依赖与对立:城市综艺节目折射出的城乡关系/162
    第五章网络短视频:重塑乡村文化认同的线上空间/168
    一多元复合的乡村网络空间/168
    二网络短视频中的乡村元素展现/171
    三乡村原创短视频中身体呈现的文化阐释――以快手为例/176
    四乡村网络短视频的亚文化特性与抵抗/190
    五乡村网络短视频隐喻的乡村自我认同/199
    第六章参与式影像:来自乡村本土的主动表达/204
    一参与式影像与乡村/205
    二参与式影像中的乡村形象多元建构/213
    三乡村参与式影像的艺术特点/223
    四乡村参与式影像的表达效果与批判/226
    五乡村参与式影像的发展路径探索/230
    第七章困境与突围:中国乡村影像发展策略/237
    一乡村失声:乡村话语的弱势困境/237
    二中国乡村影像发展如何突围/249
    参考文献/271
    后记/28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理解与心智解读:语用认知计算视角
袁文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研究论丛第9辑
田海龙 编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体裁(外国文学研究文库.第四辑)
瓦列里·伊戈列维奇·秋帕(В. И. Тюпа)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计算的理论与应用
李佐文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分析视角下女性维权与发展议题的媒体表达(精)/光明社科文库
孔倩 著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研究新发展
施旭;赵丹彤;麦丽哈巴·奥兰;梅朝阳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文本、概念: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综合创新初探
张兴亮 著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基础
[英]尼尔·凯里 著;吕万英 译;[英]安吉拉·戈达德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体系建构与美学、艺术批评问题
董龙昌 著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心理学
杨莉萍 译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重塑中国认知
张飞岸 著
话语与赋权:中国乡村影像研究
话语分析与外语教学
梁乐乐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