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2014-08
版次: 1
ISBN: 9787507541298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12页
字数: 18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历史
139人买过
  •   《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集中了马勇30年来研究晚清历史的心得,由整理其各地讲稿而来,通俗而亲和。作者跨越狭隘的立场,以史学家对历史的温情敬意,从东西文明至19世纪的演进、传统宗藩与现代国家的体制歧异,资本内在的冲动和抑制,涉入这场战争诸国的政治、民族心理,以及诸多被忽视的历史细节,重构了甲午战争的历史现场,展现了教科书未曾有过的新视点和新理解。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因其对历史温情敬意的情怀,以及始终关注近代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成为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所著《汉代春秋学研究》获1992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中国现代化历程》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郭沫若历史学奖等,《1911年:中国大革命》获南方阅读盛典2011年“最受关注历史类图书”奖。其广受欢迎的著作还有《晚清二十年》《清亡启示录》《1888年:中国故事》等。 第一讲
    文明冲突还是利益驱使
    中日两国有上千年的交往史。其中,日本以学生自居,谦恭地学习着中国文明。当近代西方势力东来,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影响着东方,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及时转轨,日本则将老师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他没有背负中国那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轻松转身,脱亚入欧。中日两国后来的冲突,能从这个分道扬镳的契机中寻找到某些深层的因素。

    第二讲
    条件“成熟”时,积累的势能便会爆发
    中日战争的爆发有擦枪走火的偶然因素,也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日两国政治家的几番较量并非如我们今日所想象的那样一直在种植
    仇恨,中日之间有利害冲突,也有利益交集。两国的领导人还是以化解冲突为主导。但在后来各种因素作用下,最终导致历史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别的方向上。

    第三讲
    “东学党事件”让中日军队在朝鲜相遇
    1894年,因“东学党事件”,朝鲜向清政府求救,希望中国派兵镇压东学党。李鸿章经过一番纠结终于决定派兵。事情的发展本应简单:东学党被镇压,朝鲜秩序恢复正常。但是,历史往往是许多偶然事件汇集而成的必然。这个时候,清政府和朝鲜以为不会出现的日本居然也出兵了,而且人数是中国的四倍。于是,局势瞬间由简单变复杂。

    第四讲
    节外生枝:所谓“朝鲜内政改革”
    朝鲜政府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复杂,请清政府出兵朝鲜,本已与各国达成共识,且日本并未反对。不料,清军刚来,日本却变卦也要出兵。这让朝鲜、清政府陷入尴尬。底气不足的朝鲜政府请求两国退兵;李鸿章也郑重建议共同撤军。对于共同撤军,日本并无异议,但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设想:日本要和清政府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以防止“东学党事件”再次发生。

    第五讲
    一场没想打的仗因朝鲜如箭在弦
    当李鸿章为共同撤军的事情忧心时,俄国和英国出现了。为了维护各自在东北亚的利益,两国自告奋勇充当调解员,要说服日本撤军。但俄、英的请求被日本拒绝了。或许是因为李鸿章太看重俄英两国的斡旋,在危机爆发之后,李鸿章并未向朝鲜再派兵。但李鸿章的做法没有换来日本的积极回应,日本持续向朝鲜用兵。中日冲突箭在弦上,到了这时,李鸿章才急忙调兵遣将。

    第六讲
    中日宣战:偶然与必然
    历史中的每一次瞬间都有其偶然与必然。“东学党事件”将中日两国兵力集于朝鲜,这是偶然事件,但中日军队相遇在朝鲜似乎又是必然,因为日本资本对外扩张的要求迫使他要打通陆地连接线,而朝鲜是其势在必得之地。所以偶然的事件成为必然事件的燃点,遇到火星便会爆燃。在经历牙山、成欢驿之战、“高升号事件”的前奏之后,中日甲午战争还是无法避免地爆发了。

    第七讲
    谋兵布阵:有预案和没预案
    虽然与日本的军事冲突是被迫的,但8月1日中日宣战前后,李鸿章还是开始谋阵布局,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往朝鲜南方派兵去解救叶志超、聂士成率领的两千多清军,另一方面往朝鲜北部地区运兵,借陆路直奔平壤。他的目的非常清晰,即便丢了朝鲜,清军也应该在平壤与日军好好打一次,就像十年前在越南那样。这既是宗主国的责任,也是中华帝国的面子。


    第八讲
    甲午海战:依然英雄
    北洋水师是近代中国第一支具有近代思想的国家军队,他们的高级将领普遍在西方接受过近代思想的启蒙,拥有很不一样的国际视野;他们在黄海海战等一系列战斗中勇猛顽强,并不比日本海军逊色。我们今天纪念甲午战争,就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望往事,纪念这些不惜牺牲捍卫国家的英雄。

    第九讲
    和比战难:德璀琳、张荫桓和邵友濂
    眼看清政府和日本间的战争无法避免,朝廷还是倾向于能不打就不打。但和比战难。即便朝廷想停战,想和解,也不能有失体面,如果让皇上像发布宣战诏书一样发布一个求和诏书,绝对有失朝廷威严,完全不可取。各国外交官没有办法介入调停,清政府又不好主动求和,怎样才能与日本政府进行沟通?想来想去,先派了一个海关税务司的洋员去日本试探。

    第十讲
    日本人终于等来了李鸿章
    李鸿章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处于一个最尴尬的处境:战前不愿打,开打了要他指挥,打败了之后又只有他能去谈判。相对官方谈判中的艰难,一次刺杀事件,为赴日谈判的李鸿章赢得了转机;与伊藤博文的闲聊,又带给李鸿章建立近代国家的诸多启示,这又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埋下了伏笔……

    第十一讲
    诸强心态:三国干预还辽
    《马关条约》其中一条将辽东半岛永久性割让给日本,日本的“大胃口”终于得到了满足。但日本忘记了还有其他人也想染指东亚。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于《马关条约》签署后第六天便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劝谕日本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还要求日本在十五日之内给予答复,甚至准备派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第十二讲
    台湾的伤、台湾的痛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得知台湾要被割让的时候,群情激奋;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台湾的伤痛更深。张之洞和唐景崧达成共识,向台湾愿意抗击的民众提供武器,形成内部抵抗力量,“废约再战”的呼声高涨。但是,李鸿章一纸报告让朝廷打消了念头……台湾问题是甲午战争留给中国人的一个巨大的伤害,一个心灵的创伤。
    余论
  • 内容简介:
      《甲午战争十二讲:温情敬意看历史》集中了马勇30年来研究晚清历史的心得,由整理其各地讲稿而来,通俗而亲和。作者跨越狭隘的立场,以史学家对历史的温情敬意,从东西文明至19世纪的演进、传统宗藩与现代国家的体制歧异,资本内在的冲动和抑制,涉入这场战争诸国的政治、民族心理,以及诸多被忽视的历史细节,重构了甲午战争的历史现场,展现了教科书未曾有过的新视点和新理解。
  • 作者简介: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因其对历史温情敬意的情怀,以及始终关注近代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过程,成为当代中国最受欢迎的历史作家之一。所著《汉代春秋学研究》获1992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中国现代化历程》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郭沫若历史学奖等,《1911年:中国大革命》获南方阅读盛典2011年“最受关注历史类图书”奖。其广受欢迎的著作还有《晚清二十年》《清亡启示录》《1888年:中国故事》等。
  • 目录:
    第一讲
    文明冲突还是利益驱使
    中日两国有上千年的交往史。其中,日本以学生自居,谦恭地学习着中国文明。当近代西方势力东来,一个全新的文明形态影响着东方,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及时转轨,日本则将老师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他没有背负中国那样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轻松转身,脱亚入欧。中日两国后来的冲突,能从这个分道扬镳的契机中寻找到某些深层的因素。

    第二讲
    条件“成熟”时,积累的势能便会爆发
    中日战争的爆发有擦枪走火的偶然因素,也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日两国政治家的几番较量并非如我们今日所想象的那样一直在种植
    仇恨,中日之间有利害冲突,也有利益交集。两国的领导人还是以化解冲突为主导。但在后来各种因素作用下,最终导致历史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别的方向上。

    第三讲
    “东学党事件”让中日军队在朝鲜相遇
    1894年,因“东学党事件”,朝鲜向清政府求救,希望中国派兵镇压东学党。李鸿章经过一番纠结终于决定派兵。事情的发展本应简单:东学党被镇压,朝鲜秩序恢复正常。但是,历史往往是许多偶然事件汇集而成的必然。这个时候,清政府和朝鲜以为不会出现的日本居然也出兵了,而且人数是中国的四倍。于是,局势瞬间由简单变复杂。

    第四讲
    节外生枝:所谓“朝鲜内政改革”
    朝鲜政府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复杂,请清政府出兵朝鲜,本已与各国达成共识,且日本并未反对。不料,清军刚来,日本却变卦也要出兵。这让朝鲜、清政府陷入尴尬。底气不足的朝鲜政府请求两国退兵;李鸿章也郑重建议共同撤军。对于共同撤军,日本并无异议,但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设想:日本要和清政府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以防止“东学党事件”再次发生。

    第五讲
    一场没想打的仗因朝鲜如箭在弦
    当李鸿章为共同撤军的事情忧心时,俄国和英国出现了。为了维护各自在东北亚的利益,两国自告奋勇充当调解员,要说服日本撤军。但俄、英的请求被日本拒绝了。或许是因为李鸿章太看重俄英两国的斡旋,在危机爆发之后,李鸿章并未向朝鲜再派兵。但李鸿章的做法没有换来日本的积极回应,日本持续向朝鲜用兵。中日冲突箭在弦上,到了这时,李鸿章才急忙调兵遣将。

    第六讲
    中日宣战:偶然与必然
    历史中的每一次瞬间都有其偶然与必然。“东学党事件”将中日两国兵力集于朝鲜,这是偶然事件,但中日军队相遇在朝鲜似乎又是必然,因为日本资本对外扩张的要求迫使他要打通陆地连接线,而朝鲜是其势在必得之地。所以偶然的事件成为必然事件的燃点,遇到火星便会爆燃。在经历牙山、成欢驿之战、“高升号事件”的前奏之后,中日甲午战争还是无法避免地爆发了。

    第七讲
    谋兵布阵:有预案和没预案
    虽然与日本的军事冲突是被迫的,但8月1日中日宣战前后,李鸿章还是开始谋阵布局,做好战争准备,一方面往朝鲜南方派兵去解救叶志超、聂士成率领的两千多清军,另一方面往朝鲜北部地区运兵,借陆路直奔平壤。他的目的非常清晰,即便丢了朝鲜,清军也应该在平壤与日军好好打一次,就像十年前在越南那样。这既是宗主国的责任,也是中华帝国的面子。


    第八讲
    甲午海战:依然英雄
    北洋水师是近代中国第一支具有近代思想的国家军队,他们的高级将领普遍在西方接受过近代思想的启蒙,拥有很不一样的国际视野;他们在黄海海战等一系列战斗中勇猛顽强,并不比日本海军逊色。我们今天纪念甲午战争,就应该怀着崇敬的心情回望往事,纪念这些不惜牺牲捍卫国家的英雄。

    第九讲
    和比战难:德璀琳、张荫桓和邵友濂
    眼看清政府和日本间的战争无法避免,朝廷还是倾向于能不打就不打。但和比战难。即便朝廷想停战,想和解,也不能有失体面,如果让皇上像发布宣战诏书一样发布一个求和诏书,绝对有失朝廷威严,完全不可取。各国外交官没有办法介入调停,清政府又不好主动求和,怎样才能与日本政府进行沟通?想来想去,先派了一个海关税务司的洋员去日本试探。

    第十讲
    日本人终于等来了李鸿章
    李鸿章在整个甲午战争中处于一个最尴尬的处境:战前不愿打,开打了要他指挥,打败了之后又只有他能去谈判。相对官方谈判中的艰难,一次刺杀事件,为赴日谈判的李鸿章赢得了转机;与伊藤博文的闲聊,又带给李鸿章建立近代国家的诸多启示,这又为后来的政治改革埋下了伏笔……

    第十一讲
    诸强心态:三国干预还辽
    《马关条约》其中一条将辽东半岛永久性割让给日本,日本的“大胃口”终于得到了满足。但日本忘记了还有其他人也想染指东亚。俄国、德国和法国三国于《马关条约》签署后第六天便向日本政府发出通知:劝谕日本确认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三国还要求日本在十五日之内给予答复,甚至准备派海军舰队前往东北。

    第十二讲
    台湾的伤、台湾的痛
    《马关条约》签订,台湾人得知台湾要被割让的时候,群情激奋;三国干涉还辽之后,台湾的伤痛更深。张之洞和唐景崧达成共识,向台湾愿意抗击的民众提供武器,形成内部抵抗力量,“废约再战”的呼声高涨。但是,李鸿章一纸报告让朝廷打消了念头……台湾问题是甲午战争留给中国人的一个巨大的伤害,一个心灵的创伤。
    余论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