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论(第3版)

民法总论(第3版)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5-07
版次: 3
ISBN: 9787562061854
定价: 3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324页
字数: 402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13人买过
  •   《民法总论(第3版)》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其基本的风格和框架,其仍然本着“体系统一、结构清晰、便于教学、利于接受”的宗旨,力图一直保持其“最受读者喜欢的教科书”的地位。
      《民法总论(第3版)》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李永军  男,1964年10月生,山东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1995年获国家博士后优秀研究奖;1998年获霍英东科研基金资助;l997~1998年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曾宪梓教学奖一等奖;2001年被列入北京市“百人工程”培养人选;2002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杰出青年教师”,并获得“杰出青年教师基金”奖励。代表性作品有:《合同法》、《合同法原理》、《破产法律制度》、《破产重整制度研究》、《票据法理论与实务》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有:“我国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权行为吗?”、“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论破产法上的免责制度”、“中国新破产法起草中的主要问题”、“重申破产法的私法精神”、“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论商法的传统与理性基础”、“论商事合伙的特质与法律地位”、“论合同解释对当事人自治否定的正当性与矫正性制度安排”、“论权利能力的本质”、“论债法中的‘本土化概念’对统一的债法救济体系之影响”、“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与效力”、“论监护人对被监护人侵权行为的‘替代责任”’、“被监护人受到侵害时法律救济的理论与实证考察”、“论债的科学性与统一性”、“自然之债源流考”等。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特征
    第二节民法在私法体系中的地位
    一、民法与私法的关系
    二、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第三节民法的法律渊源
    一、民法之法律渊源的概念
    二、民法之具体法律渊源
    三、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
    第四节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法律关系的享有者(主体)——自然人与自然人组织体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
    第五节民法的构造与基本内容
    一、民法的构造
    二、民法的基本内容——以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为例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性质及界定
    第二节意思自治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领域
    三、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上的作用与意义
    四、意思自治原则的规制
    第三节过错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贡献
    四、过错责任原则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关系
    第四节私有财产权神圣原则
    一、私有财产权神圣的含义
    二、私人财产权神圣的意义
    第五节权利本位原则
    一、权利本位的含义及质疑理论
    二、权利本位的实质
    第六节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概念
    二、主体地位平等的威胁
    三、主体地位平等在民法上的意义
    第七节诚实信用原则
    一、对诚实信用原则之含义的界定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上的功能
    三、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评价
    第三章民事权利通论
    第一节民事权利的概述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及意义
    二、权利的对应物——义务
    第二节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绝对权与相对权
    二、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
    三、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四、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五、主权利与从权利
    六、原权利和救济权
    第三节请求权体系
    一、请求权与债权的关系
    二、请求权体系
    三、请求权的规范基础
    四、法条竞合、请求权聚合、请求权竞合和请求权规范的竞合
    第四节抗辩权体系
    一、抗辩与抗辩权
    二、抗辩的适用及立法政策考量
    第五节支配权体系
    一、支配权的特征
    二、种类
    第六节形成权体系
    一、形成权的特征
    二、形成权产生的根据
    三、形成权的行使
    四、形成权规定的合理性
    第七节权利主体、权利的取得与丧失
    一、权利主体
    二、权利的取得
    三、权利的丧失
    第八节民事权利的限制
    一、时效制度
    二、除斥期间
    三、其他限制
    第九节权利的实现
    一、权利实现的方法与手段
    二、公力救济
    三、自力救济

    第二编民事主体及其法律属性
    第一章民事主体概述
    第一节民事主体的概念及形式结构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及形式结构
    二、民事主体的特征
    第二节民事主体的法律标志——权利能力
    一、权利能力的概念
    二、权利能力的特征
    三、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取得与终止
    第三节民事主体的理性标志——行为能力
    一、行为能力的概念
    二、制度价值
    三、分类标准
    四、我国民法上的分类
    五、行为能力对行为之法律后果的影响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一节自然人的概念及主体性基础
    一、自然人的概念
    二、自然人主体性基础
    第二节自然人的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
    三、各主要的具体人格权
    第三节自然人的其他法律属性
    一、自然人的宣告失踪制度
    二、自然人的宣告死亡制度
    三、自然人的监护制度
    四、自然人的亲属关系
    五、自然人的住所
    第三章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述
    一、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人的本质
    三、法人的种类
    四、法人设立的原则
    第二节社团法人
    一、社团法人设立的条件
    二、法人成立的方式
    三、设立中的社团之法律地位
    四、社团法人的组织机构
    五、法人人格否认
    六、法人的变更与消灭
    七、社团法人的其他问题
    第三节财团法人
    一、财团法人的概念与制度价值
    二、财团法人设立的条件
    三、财团法人设立的一般程序
    四、财团法人的其他问题
    五、我国财团法人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第四章无权利能力的社团与合伙
    第一节无权利能力的社团及合伙的概述
    一、法人外的团体的概述
    二、无权利能力社团与合伙的联系与区别
    三、对于无权利能力社团的法律规范的适用
    第二节合伙
    一、合伙的基本概述
    二、合伙的分类
    三、合伙的设立(以我国《合伙企业法》为参照)
    四、合伙企业与合伙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五、合伙事务的执行
    六、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
    七、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
    八、有限合伙企业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
    第三编法律事实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民法总论(第3版)》的修改并没有改变其基本的风格和框架,其仍然本着“体系统一、结构清晰、便于教学、利于接受”的宗旨,力图一直保持其“最受读者喜欢的教科书”的地位。
      《民法总论(第3版)》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作者简介:
        李永军  男,1964年10月生,山东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为全国人大常委会破产法起草小组成员。1995年获国家博士后优秀研究奖;1998年获霍英东科研基金资助;l997~1998年被评为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2000年被评为曾宪梓教学奖一等奖;2001年被列入北京市“百人工程”培养人选;2002年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杰出青年教师”,并获得“杰出青年教师基金”奖励。代表性作品有:《合同法》、《合同法原理》、《破产法律制度》、《破产重整制度研究》、《票据法理论与实务》等。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要有:“我国民法上真的不存在物权行为吗?”、“契约效力的根源及其正当化说明理论”、“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论破产法上的免责制度”、“中国新破产法起草中的主要问题”、“重申破产法的私法精神”、“私法中的人文主义及其衰落”、“论商法的传统与理性基础”、“论商事合伙的特质与法律地位”、“论合同解释对当事人自治否定的正当性与矫正性制度安排”、“论权利能力的本质”、“论债法中的‘本土化概念’对统一的债法救济体系之影响”、“论优先购买权的性质与效力”、“论监护人对被监护人侵权行为的‘替代责任”’、“被监护人受到侵害时法律救济的理论与实证考察”、“论债的科学性与统一性”、“自然之债源流考”等。
  • 目录:
    第一编绪论
    第一章民法概述
    第一节民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特征
    第二节民法在私法体系中的地位
    一、民法与私法的关系
    二、民法与商法的关系
    第三节民法的法律渊源
    一、民法之法律渊源的概念
    二、民法之具体法律渊源
    三、我国民法的法律渊源
    第四节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三、法律关系的享有者(主体)——自然人与自然人组织体
    四、法律关系的客体
    五、法律关系的产生
    第五节民法的构造与基本内容
    一、民法的构造
    二、民法的基本内容——以大陆法系国家民法为例
    第二章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民法基本原则概述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
    二、民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三、民法基本原则的性质及界定
    第二节意思自治原则
    一、意思自治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意思自治原则的适用领域
    三、意思自治原则在民法上的作用与意义
    四、意思自治原则的规制
    第三节过错责任原则
    一、过错责任原则的基本含义
    二、过错责任原则的理论基础
    三、过错责任原则的贡献
    四、过错责任原则与契约自由原则的关系
    第四节私有财产权神圣原则
    一、私有财产权神圣的含义
    二、私人财产权神圣的意义
    第五节权利本位原则
    一、权利本位的含义及质疑理论
    二、权利本位的实质
    第六节民事主体地位平等
    一、民事主体地位平等的概念
    二、主体地位平等的威胁
    三、主体地位平等在民法上的意义
    第七节诚实信用原则
    一、对诚实信用原则之含义的界定
    二、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上的功能
    三、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评价
    第三章民事权利通论
    第一节民事权利的概述
    一、民事权利的概念及意义
    二、权利的对应物——义务
    第二节民事权利的分类
    一、绝对权与相对权
    二、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和抗辩权
    三、财产权、人身权、知识产权和社员权
    四、专属权与非专属权
    五、主权利与从权利
    六、原权利和救济权
    第三节请求权体系
    一、请求权与债权的关系
    二、请求权体系
    三、请求权的规范基础
    四、法条竞合、请求权聚合、请求权竞合和请求权规范的竞合
    第四节抗辩权体系
    一、抗辩与抗辩权
    二、抗辩的适用及立法政策考量
    第五节支配权体系
    一、支配权的特征
    二、种类
    第六节形成权体系
    一、形成权的特征
    二、形成权产生的根据
    三、形成权的行使
    四、形成权规定的合理性
    第七节权利主体、权利的取得与丧失
    一、权利主体
    二、权利的取得
    三、权利的丧失
    第八节民事权利的限制
    一、时效制度
    二、除斥期间
    三、其他限制
    第九节权利的实现
    一、权利实现的方法与手段
    二、公力救济
    三、自力救济

    第二编民事主体及其法律属性
    第一章民事主体概述
    第一节民事主体的概念及形式结构
    一、民事主体的概念及形式结构
    二、民事主体的特征
    第二节民事主体的法律标志——权利能力
    一、权利能力的概念
    二、权利能力的特征
    三、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取得与终止
    第三节民事主体的理性标志——行为能力
    一、行为能力的概念
    二、制度价值
    三、分类标准
    四、我国民法上的分类
    五、行为能力对行为之法律后果的影响
    六、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一节自然人的概念及主体性基础
    一、自然人的概念
    二、自然人主体性基础
    第二节自然人的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
    三、各主要的具体人格权
    第三节自然人的其他法律属性
    一、自然人的宣告失踪制度
    二、自然人的宣告死亡制度
    三、自然人的监护制度
    四、自然人的亲属关系
    五、自然人的住所
    第三章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述
    一、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人的本质
    三、法人的种类
    四、法人设立的原则
    第二节社团法人
    一、社团法人设立的条件
    二、法人成立的方式
    三、设立中的社团之法律地位
    四、社团法人的组织机构
    五、法人人格否认
    六、法人的变更与消灭
    七、社团法人的其他问题
    第三节财团法人
    一、财团法人的概念与制度价值
    二、财团法人设立的条件
    三、财团法人设立的一般程序
    四、财团法人的其他问题
    五、我国财团法人制度的现状与未来
    第四章无权利能力的社团与合伙
    第一节无权利能力的社团及合伙的概述
    一、法人外的团体的概述
    二、无权利能力社团与合伙的联系与区别
    三、对于无权利能力社团的法律规范的适用
    第二节合伙
    一、合伙的基本概述
    二、合伙的分类
    三、合伙的设立(以我国《合伙企业法》为参照)
    四、合伙企业与合伙人之间的财产关系
    五、合伙事务的执行
    六、合伙企业的内部关系
    七、合伙企业的外部关系
    八、有限合伙企业
    九、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
    第三编法律事实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