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3-08
版次: 1
ISBN: 9787201196381
定价: 7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32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政治
19人买过
  •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对新时代思政课的战略地位、本质特征、基本要求、教师素质、教学路径等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其中对思政课本质、社会适应性、教学难度、问题意识,以及与课程思政的关系等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马克思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追问信仰》《文明与意识形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等著作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400多篇。  第一章 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001

    一、怎样理解“关键课程”? /002

    二、思政课的属性与规律 /008

    三、办好思政课的信心来源 /016

    第二章 思政课的本质与基本要求 /029

    一、“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030

    二、“要注重方式方法” /034

    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036

    四、“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 /038

    五、“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039

    第三章 思政课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追求 /042

    一、思政课的社会适应及其重要意义 /043

    二、思政课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045

    三、新时代思政课要有新时代的精气神 /052

    四、思政课建设的“高、精、尖”理念与追求 /057

    第四章 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与教学难度 /066

    一、思政课教学难度:一个被忽视的学术问题 /067

    二、思政课难度根源于思政课本身的性质 /069

    三、思政课的难度给我们的启示 /075

    四、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讲得更好 /078

    第五章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 /083

    一、“八个统一”的定位与意义 /084

    二、把握“八个统一”的视角与方法 /087

    三、“八个统一”的内涵与要求 /089

    四、“八个统一”的关联与结构 /095

    第六章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 /99

    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100

    二、思政课教学应直面学生思想困惑 /103

    三、不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 /107

    四、深入研究、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 /110

    五、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4

    第七章 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118

    一、思政课为什么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119

    二、思政课教师自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123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127

    四、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130

    第八章 坚持师德建设的“四个统一” /134

    一、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与师德师风的重大意义 /135

    二、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138

    三、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141

    四、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144

    五、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148

    第九章 思政课教师要做有深广情怀的人 /152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关怀 /153

    二、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 /156

    三、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 /159

    四、思政课教师要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 /162

    五、思政课教师怎样做科研 /166

    第十章 大、中、小学思政课与青少年成长 /175

    一、思政课:观照青少年成长的三个时期 /176

    二、历史是青少年成长的最好老师 /184

    三、对少年儿童进行“三爱”教育 /193

    四、中学思政课教材的特点与教学方法 /202

    第十一章 怎样讲好思政课的道理 /210

    一、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基本要求 /211

    二、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活” /220

    三、探寻个性化教学风格 /224

    四、“在主流、超常规、奇思妙想” /225

    第十二章 课程思政:内涵、特征与路径 /231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及内涵演化 /232

    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7

    三、课程思政的特点与优势 /240

    四、课程思政的原则与路径 /242

    附录一 《在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理论思考 /248

    附录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理论思考 /263

    附录三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的几点思考 /277

    附录四 谈思政课教辅书编写的重要意义 /282

    附录五 让自己的心灵配得上马克思主义真理 /288

    参考文献 /293

    后 记 /295
  •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和在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对新时代思政课的战略地位、本质特征、基本要求、教师素质、教学路径等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阐述。其中对思政课本质、社会适应性、教学难度、问题意识,以及与课程思政的关系等的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 作者简介:
    刘建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入选者、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研究。出版《马克思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追问信仰》《文明与意识形态》《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等著作1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400多篇。 
  • 目录:
    第一章 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001

    一、怎样理解“关键课程”? /002

    二、思政课的属性与规律 /008

    三、办好思政课的信心来源 /016

    第二章 思政课的本质与基本要求 /029

    一、“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 /030

    二、“要注重方式方法” /034

    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036

    四、“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 /038

    五、“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 /039

    第三章 思政课的社会适应与创新追求 /042

    一、思政课的社会适应及其重要意义 /043

    二、思政课社会适应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045

    三、新时代思政课要有新时代的精气神 /052

    四、思政课建设的“高、精、尖”理念与追求 /057

    第四章 思政课的课程属性与教学难度 /066

    一、思政课教学难度:一个被忽视的学术问题 /067

    二、思政课难度根源于思政课本身的性质 /069

    三、思政课的难度给我们的启示 /075

    四、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讲得更好 /078

    第五章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八个统一” /083

    一、“八个统一”的定位与意义 /084

    二、把握“八个统一”的视角与方法 /087

    三、“八个统一”的内涵与要求 /089

    四、“八个统一”的关联与结构 /095

    第六章 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问题意识 /99

    一、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100

    二、思政课教学应直面学生思想困惑 /103

    三、不回避现实中的尖锐问题和重大问题 /107

    四、深入研究、深层解答重点难点问题 /110

    五、培养学生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4

    第七章 思政课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118

    一、思政课为什么要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 /119

    二、思政课教师自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123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127

    四、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130

    第八章 坚持师德建设的“四个统一” /134

    一、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与师德师风的重大意义 /135

    二、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138

    三、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 /141

    四、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 /144

    五、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 /148

    第九章 思政课教师要做有深广情怀的人 /152

    一、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的关怀 /153

    二、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 /156

    三、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 /159

    四、思政课教师要幸福地生活、快乐地工作 /162

    五、思政课教师怎样做科研 /166

    第十章 大、中、小学思政课与青少年成长 /175

    一、思政课:观照青少年成长的三个时期 /176

    二、历史是青少年成长的最好老师 /184

    三、对少年儿童进行“三爱”教育 /193

    四、中学思政课教材的特点与教学方法 /202

    第十一章 怎样讲好思政课的道理 /210

    一、讲好思政课道理的基本要求 /211

    二、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活” /220

    三、探寻个性化教学风格 /224

    四、“在主流、超常规、奇思妙想” /225

    第十二章 课程思政:内涵、特征与路径 /231

    一、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及内涵演化 /232

    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37

    三、课程思政的特点与优势 /240

    四、课程思政的原则与路径 /242

    附录一 《在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融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理论思考 /248

    附录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理论思考 /263

    附录三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课程的几点思考 /277

    附录四 谈思政课教辅书编写的重要意义 /282

    附录五 让自己的心灵配得上马克思主义真理 /288

    参考文献 /293

    后 记 /295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哲”语——与青年学生谈哲学
师帅朋 著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心语
王伟 编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心语
刘知晓 著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载道
徐旭、廖昌永 编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人类学
彭兆荣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师语 育人育心:辅导员育人心语助力青年成长
梁茜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
何红梅 主编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心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商宗伟、许春苗 著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
中国教育电视台 著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思考
编者:顾晓英|责编:傅玉芳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心语/南开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丛书
王坚 著;杨克欣 编
师说:新时代思政课
师说2022: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访谈录
张晓慧 编;王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