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2023-02
版次: 1
ISBN: 9787300314518
  •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推荐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着眼于形成自觉的思想意识,形成推荐的劳动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行为习惯的训练。本书采用理论教学知识和知识拓展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伟大、劳动好看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第一章   劳动教育概述 1
    第一节  劳动概述 1
    一、劳动的内涵 1
    二、劳动的分类 3
    三、劳动的属性 6
    四、数字经济下的劳动形态 6
    第二节  劳动教育概述 8
    一、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 9
    二、劳动教育的目标 10
    三、劳动教育的价值 11
    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12
     第二章   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 17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基本观点 17
    一、生产劳动开创华夏文明 17
    二、农业劳动奠定农耕文明 19
    三、重农政策创造优选的农业文明 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当代中国 24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主要内涵 25
    二、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创新和发展 27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 29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31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31
    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意义 32
    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途径 34
     第三章   培育与弘扬劳动精神 37
    第一节  传承劳动精神 37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 37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核心内容 38
    三、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 39
    四、培育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意义 40
    第二节  铸造工匠精神 42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42
    二、工匠精神的崭新意蕴 43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意义 44
    第三节  弘扬劳模精神 46
    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 46
    二、学习劳模的优选事迹 48
    三、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51
     第四章   培养与提升劳动习惯和品质 53
    第一节  参加生活劳动,传承劳动美德 53
    一、日常生活劳动的概念与特点 53
    二、日常生活劳动的意义 55
    三、日常生活劳动意识的培养 55
    第二节  参与家务劳动,提高劳动能力 57
    一、家居卫生 57
    大学生劳动教育
    二、收纳整理 58
    三、厨艺烹饪 60
    四、家庭插花 64
    五、垃圾分类 65
    第三节  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能 68
    一、打扫卫生的常用工具 68
    二、电工类常用工具 77
    三、木工类常用工具 78
    四、常见农具 79
     第五章   提升劳动素养,承担社会责任 82
    第一节  参与集体劳动,培育劳动素养 82
    一、劳动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要求 82
    二、提升劳动素养的意义 89
    三、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 91
    四、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途径 92
    第二节  立足社会实践,崇尚劳动文化 96
    一、社会实践劳动的概念与内涵 96
    二、社会实践劳动的特点 97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劳动的作用 98
    四、社会实践劳动意识及其培育 101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103
    第三节  投身志愿服务,践行社会责任 111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111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 111
    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112
    四、积极提升志愿服务技能 116
     第六章   发展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119
    第一节  习得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思维 119
    一、专业技能的内涵 119
    二、专业技能的价值 122
    三、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 125
    第二节  培育劳动能力,拓展创新劳动 128
    一、创造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128
    二、创造性劳动无处不在 129
    三、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劳动的触发器 131
    四、科学地开展创造性劳动 134
     第七章   关注职业健康,保障劳动权益 139
    第一节  保护职业健康,重视安全生产 139
    一、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139
    二、职业安全卫生 141
    三、职业病和劳动安全防护 143
    第二节  进行合法劳动,维护劳动权益 148
    一、劳动保护法律法规 148
    二、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 150
    三、遵守安全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 152
    参考文献 155
  •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七章,主要聚焦于四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推荐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着眼于形成自觉的思想意识,形成推荐的劳动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行为习惯的训练。本书采用理论教学知识和知识拓展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学生把握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伟大、劳动好看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 目录:
    第一章   劳动教育概述 1
    第一节  劳动概述 1
    一、劳动的内涵 1
    二、劳动的分类 3
    三、劳动的属性 6
    四、数字经济下的劳动形态 6
    第二节  劳动教育概述 8
    一、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 9
    二、劳动教育的目标 10
    三、劳动教育的价值 11
    四、新时代的劳动教育 12
     第二章   树立新时代的劳动观 17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劳动的基本观点 17
    一、生产劳动开创华夏文明 17
    二、农业劳动奠定农耕文明 19
    三、重农政策创造优选的农业文明 20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当代中国 24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主要内涵 25
    二、当代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创新和发展 27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观 29
    第三节  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31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31
    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意义 32
    三、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的途径 34
     第三章   培育与弘扬劳动精神 37
    第一节  传承劳动精神 37
    一、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 37
    二、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核心内容 38
    三、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时代价值 39
    四、培育当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重要意义 40
    第二节  铸造工匠精神 42
    一、新时代工匠精神的内涵 42
    二、工匠精神的崭新意蕴 43
    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意义 44
    第三节  弘扬劳模精神 46
    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 46
    二、学习劳模的优选事迹 48
    三、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51
     第四章   培养与提升劳动习惯和品质 53
    第一节  参加生活劳动,传承劳动美德 53
    一、日常生活劳动的概念与特点 53
    二、日常生活劳动的意义 55
    三、日常生活劳动意识的培养 55
    第二节  参与家务劳动,提高劳动能力 57
    一、家居卫生 57
    大学生劳动教育
    二、收纳整理 58
    三、厨艺烹饪 60
    四、家庭插花 64
    五、垃圾分类 65
    第三节  使用劳动工具,掌握劳动技能 68
    一、打扫卫生的常用工具 68
    二、电工类常用工具 77
    三、木工类常用工具 78
    四、常见农具 79
     第五章   提升劳动素养,承担社会责任 82
    第一节  参与集体劳动,培育劳动素养 82
    一、劳动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要求 82
    二、提升劳动素养的意义 89
    三、大学生劳动素养的现状 91
    四、大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途径 92
    第二节  立足社会实践,崇尚劳动文化 96
    一、社会实践劳动的概念与内涵 96
    二、社会实践劳动的特点 97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劳动的作用 98
    四、社会实践劳动意识及其培育 101
    五、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103
    第三节  投身志愿服务,践行社会责任 111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概述 111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 111
    三、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112
    四、积极提升志愿服务技能 116
     第六章   发展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 119
    第一节  习得专业技能,培养专业思维 119
    一、专业技能的内涵 119
    二、专业技能的价值 122
    三、学生专业技能的习得 125
    第二节  培育劳动能力,拓展创新劳动 128
    一、创造是人类劳动的本质特征 128
    二、创造性劳动无处不在 129
    三、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劳动的触发器 131
    四、科学地开展创造性劳动 134
     第七章   关注职业健康,保障劳动权益 139
    第一节  保护职业健康,重视安全生产 139
    一、劳动安全和劳动保护的基本内容 139
    二、职业安全卫生 141
    三、职业病和劳动安全防护 143
    第二节  进行合法劳动,维护劳动权益 148
    一、劳动保护法律法规 148
    二、劳动权利的法律规定 150
    三、遵守安全规程和安全防范措施 152
    参考文献 155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问·爱有差等:先秦儒家与华夏制度文明的构建(周振鹤、刘强、鲍鹏山、吴钩一致推荐!揭示先秦儒学真义,滋养现代文明之魂)
李竞恒,大学问出品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俄语四六级考试指导与模拟试题集(新考纲)
本书编写组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思维:批判与创造(第二版)
钱旭红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物理(第二版·第二卷)波动与光学
李英兰 郑少波 刘兆龙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书法楷书临摹教程
陈振濂 总主编 陈大中 主编 李庶民 周德聪 顾敏芳 编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的意义:传世经典!读懂百年大师们的学养和风骨。真知灼见、金石之声,至今依然振聋发聩!
梅贻琦 著,文通天下 出品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式实训教程
李薇、王允圃、李志、王婷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陈臣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书法行书临摹教程
陈振濂 总主编 潘善助 主编 崔廷瑶 叶鹏飞沈乐平 顾敏芳 王立民 编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
胡谊,张亚,朱虹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书法草书临摹教程
陈振濂 总主编 汪永江 主编 吕金柱 曹军 辛尘 顾旭旦 王继安 朱艳萍 沈乐平 顾敏芳 编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版)
张宇,陈萍,陈金蕾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大学生劳动教育(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通识课系列)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学指南
姚小英 主编;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