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德] (Jacob Eyferth) , ,
2024-05
版次: 1
ISBN: 9787214290564
定价: 9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分类: 历史
1人买过
  • 本书勾勒了一个四川农村手工技艺从业者社区20世纪的社会变迁史。该村落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的夹江县。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而“技能”这一话题以两种互相关联的线索贯穿全书:技术性的,或社会性的。作者试图通过聚焦一种技能劳作的相关细节,更加透彻地了解乡村民众的生活世界。
      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城乡鸿沟”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作者看来,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作者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从一项传统技艺个案入手来介入对大问题的思考: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如何改变着20世纪的中国农村。 艾约博(Jacob Eyferth,1962-),现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副教授。2000年在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牛津、哈佛和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史,以及关于工作、技术、性别和日常生活的历史。主编 How China Works: Perspectives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Industrial Workplace (Routledge, 2006)。计划出版Hidden Transfers: How Rural Women’s Reproductive Work Paid For Industrialization in Mao’s China 表格、示意图、图片目录  

    度量衡及货币  

    致谢

      

    导论  

    技艺娴熟的农民 

    社会组织与技能生产群体 

    “农民性”(peasantness)的模式 

    两种类型的“去技能化”(deskilling)

    技能的本质 

    田野调查及资料情况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定位技能 

    造纸技术 

    造纸的劳务量需求 

    劳动的性别分工和代际分工 

    家庭劳力的补充、培训和管控 

    雇工的招募、训练和管控 

    劳务交换与互助原则 

    公开和保密 

    性别与技术的宗亲控制 

    夹江造纸业的技术定位

    第二章  夹江山区的社区和宗族 

    居住区 

    保甲制 

    袍哥会 

    宗教组织 

    暴力与权力 

    造纸地区的亲属关系 

    夹江的正式亲属组织 

    辈分顺序 

    亲属关系派上用场 

    技能的共同体

    第三章  阶级与贸易 

    “大户”:石子青的作坊

    阶级与拥有土地 

    市场

    信贷 

    造纸区的市场和社区

    第四章  从匠人到农民 

    纸匠与清朝的国家 

    清代的工艺控制和自我管理 

    民国初年利益代表模式的变迁 

    1936—1937年和1941—1942年的粮食危机 

    帝国主义与“中国手工业的崩溃” 

    槽户——改革的阻挠者 

    自上而下的改革 

    自下而上的改革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造纸人,1949—1958年 

    工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国家 

    造纸业重组:规划与当务之急 

    造纸地区的土地改革 

    向集体造纸过渡:1952—1956年 

    踏入国营部门 

    合作社下的生活 

    对技能的提取 

    专家说了算

    第六章  “大跃进”、困难时期与农村的“去工业化” 

    恢复…… 

    ……再次衰退 

    对手工纸的需求 

    挖竹根 

    在生产队管理下的生活 

    夹江的产业化和去产业化

    第七章  家庭生产的回归 

    回归到家庭作坊 

    家庭作坊的巩固 

    一个小型技术变革 

    家庭、政府和技术变革 

    石堰的纸张生产:一个案例 

    改造过的家庭作坊 

    雇工 

    换工与互助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纸张贸易和乡村产业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游击”贸易 

    石荣轩 

    石胜新 

    石威方 

    彭春斌 

    从“行商”到“坐商” 

    商人与槽户的关系 

    乡镇与农村工业化 

    盲目发展:石堰的乡村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的得与失 

    行政和经济上的分化 

    家庭工厂 

    专有技术 

    2000年以来的变化

    第九章  加档桥石碑 

    石碑 

    对亲戚讲辈分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亲族关系、职业和身份认同

     

    结语 

    国家的视角,市场的嗅觉 

    坚壁起来的公用资源

    附录一 

    附录二 

    文献资料目录

    译校后记
  • 内容简介:
    本书勾勒了一个四川农村手工技艺从业者社区20世纪的社会变迁史。该村落地处成都与乐山之间的夹江县。传统上,当地居民利用当地自然产出的毛竹为原料从事手工造纸谋生,并围绕这一核心技能形成特定的亲属关系网络和社区组织形式。而“技能”这一话题以两种互相关联的线索贯穿全书:技术性的,或社会性的。作者试图通过聚焦一种技能劳作的相关细节,更加透彻地了解乡村民众的生活世界。
      进入20世纪以后,夹江的手工造纸技术面临着一系列重大冲击,改朝换代、战争、革命、集体化、现代化的理念和建设实践、改革开放和市场化,这些发生在“城乡鸿沟”宏观背景下的每一项重大社会变革都促使造纸人在技术层面和社会层面上重新定义身份认同。本书追踪了知识分配在一个世纪内的变迁,这导致了对技能的控制权大量地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初级生产者转向管理精英,从女人转向男人。在作者看来,造纸技能是一种资源,是分配和争夺的对象。作者从这一独特的角度出发,从一项传统技艺个案入手来介入对大问题的思考:革命、建国以及市场化等现代化进程如何改变着20世纪的中国农村。
  • 作者简介:
    艾约博(Jacob Eyferth,1962-),现担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东亚语言文明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副教授。2000年在莱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在牛津、哈佛和罗格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农村社会史,以及关于工作、技术、性别和日常生活的历史。主编 How China Works: Perspectives on the Twentieth-Century Industrial Workplace (Routledge, 2006)。计划出版Hidden Transfers: How Rural Women’s Reproductive Work Paid For Industrialization in Mao’s China
  • 目录:
    表格、示意图、图片目录  

    度量衡及货币  

    致谢

      

    导论  

    技艺娴熟的农民 

    社会组织与技能生产群体 

    “农民性”(peasantness)的模式 

    两种类型的“去技能化”(deskilling)

    技能的本质 

    田野调查及资料情况 

    本书的结构

    第一章  定位技能 

    造纸技术 

    造纸的劳务量需求 

    劳动的性别分工和代际分工 

    家庭劳力的补充、培训和管控 

    雇工的招募、训练和管控 

    劳务交换与互助原则 

    公开和保密 

    性别与技术的宗亲控制 

    夹江造纸业的技术定位

    第二章  夹江山区的社区和宗族 

    居住区 

    保甲制 

    袍哥会 

    宗教组织 

    暴力与权力 

    造纸地区的亲属关系 

    夹江的正式亲属组织 

    辈分顺序 

    亲属关系派上用场 

    技能的共同体

    第三章  阶级与贸易 

    “大户”:石子青的作坊

    阶级与拥有土地 

    市场

    信贷 

    造纸区的市场和社区

    第四章  从匠人到农民 

    纸匠与清朝的国家 

    清代的工艺控制和自我管理 

    民国初年利益代表模式的变迁 

    1936—1937年和1941—1942年的粮食危机 

    帝国主义与“中国手工业的崩溃” 

    槽户——改革的阻挠者 

    自上而下的改革 

    自下而上的改革

    第五章  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造纸人,1949—1958年 

    工业改造与社会主义国家 

    造纸业重组:规划与当务之急 

    造纸地区的土地改革 

    向集体造纸过渡:1952—1956年 

    踏入国营部门 

    合作社下的生活 

    对技能的提取 

    专家说了算

    第六章  “大跃进”、困难时期与农村的“去工业化” 

    恢复…… 

    ……再次衰退 

    对手工纸的需求 

    挖竹根 

    在生产队管理下的生活 

    夹江的产业化和去产业化

    第七章  家庭生产的回归 

    回归到家庭作坊 

    家庭作坊的巩固 

    一个小型技术变革 

    家庭、政府和技术变革 

    石堰的纸张生产:一个案例 

    改造过的家庭作坊 

    雇工 

    换工与互助

    第八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纸张贸易和乡村产业

    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游击”贸易 

    石荣轩 

    石胜新 

    石威方 

    彭春斌 

    从“行商”到“坐商” 

    商人与槽户的关系 

    乡镇与农村工业化 

    盲目发展:石堰的乡村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的得与失 

    行政和经济上的分化 

    家庭工厂 

    专有技术 

    2000年以来的变化

    第九章  加档桥石碑 

    石碑 

    对亲戚讲辈分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亲族关系、职业和身份认同

     

    结语 

    国家的视角,市场的嗅觉 

    坚壁起来的公用资源

    附录一 

    附录二 

    文献资料目录

    译校后记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娜斯佳的眼泪
[德]娜塔莎˙沃丁 著;庄亦男 译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莱布尼兹微积分 科学元典丛书
[德]莱布尼兹 著;李保滨 汉 译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卖遮阳篷的人【当当定制明信片x2】
[德]扬·魏勒 著;酷威文化 出品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宇航员说宇宙:疯狂的物理世界(有趣的现象和原理,上百个挑战常识的物理谜题,解密生活奇妙现象)
[德]乌尔里希·沃尔特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宇航员说宇宙:穿越地狱(太空神奇体验,违背常识的航天真相,脑洞大开的宇宙实验,德国《明镜》畅销作家)
[德] 乌尔里希·沃尔特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什么是现象学?(修订版)(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德]亚历山大·席勒 著;李岱巍 译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露营万岁(一本帮助孩子了解露营,亲近自然的绘本故事)
[德]菲利普·韦希特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辩证法导论
[德]阿多诺 著 [德]克里斯托夫·齐尔曼 编 谢永康、彭晓涛 译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蘑菇:一部真菌奇幻史
[德]格雷格·马利 著;朱豆豆 译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故事书名家名译原汁原味读原著
[德]歌德 著
海外中国研究·以竹为生:一个四川手工造纸村的20世纪社会史(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乐高幻影忍者第59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