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及其防治 包安明 等 编
出版时间:
2024-06
版次:
1
ISBN:
9787030790101
定价:
16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其他
页数:
238页
-
本书是在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凝练而成。全书共分为 8章,第1章总体介绍了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土地退化对该区域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第2章论述了中亚地区的气候及干旱的时空特征。 第3章从草地生产力的角度讨论了中亚地区草地的退化问题。第4章通过土地退化指标评估了中亚土地退化格局,同时分析了中亚土地退化的驱动要素和评价了中亚土地退化的风险。第5章评估了中亚重点区域咸海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第6章和第7章分析了阿姆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和土地退化情况。第8章主要针对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土地退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论 1
1.1 土地退化背景及概念 1
1.1.1 土地退化背景 1
1.1.2 土地退化概念 3
1.2 研究区概况 3
1.2.1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与干旱概况 4
1.2.2 亚洲中部地区的土地覆被 5
1.3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 8
1.4 土地退化引起的区域社会环境问题 9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与干旱时空特征 14
2.1 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与温度变化 14
2.2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象干旱事件基本特征 16
2.2.1 基于游程理论的干旱事件识别 16
2.2.2 干旱区域化分析 19
2.3 近 5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干旱事件特征 21
2.3.1 典型干旱事件的特征 25
2.3.2 干旱空间特征分析 27
2.3.3 干旱的周期性分析 31
2.3.4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象干旱事件特征 32
2.4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象干旱事件动态特征 33
2.4.1 三维聚类干旱事件识别及特征定量化方法 33
2.4.2 三维聚类干旱事件提取验证 37
2.4.3 干旱事件动态特征分析 38
2.5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农业干旱监测 48
2.5.1 降水与植被指数的时滞分析 48
2.5.2 OSDCI干旱指数 49
2.5.3 OSDCI干旱指数的验证分析 50
2.5.4 农业干旱严重度分类及验证 55
2.5.5 典型干旱年干旱监测 58
参考文献 63
第3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变化与草地退化 66 3.1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评价方法 67
3.1.1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评价模型 67
3.1.2 集成经验模式分解 (EEMD) 69
3.1.3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 70
3.1.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 71
3.2 中亚草地生产力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72
3.2.1 中亚草地生产力月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72
3.2.2 中亚草地生产力季节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72
3.2.3 中亚草地生产力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73
3.3 中亚草地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 75
3.3.1 中亚草地实际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 75
3.3.2 中亚草地实际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75
3.3.3 中亚草地潜在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77
3.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77
3.4.1 定量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相对影响 77
3.4.2 主要气候因子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79
3.4.3 主要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81
参考文献 83
第4章 中亚土地退化时空格局与特征 86
4.1 亚洲中部土地退化时空格局 86
4.1.1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监测指标 86
4.1.2 中亚土地退化评估方法 87
4.1.3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过程 89
4.1.4 土地退化过程年际突变 92
4.1.5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相对作用 94
4.1.6 各植被类型土地退化主要驱动因素 95
4.2 中亚植被退化驱动要素 99
4.2.1 中亚地区植被退化空间分布特征 99
4.2.2 植被退化持续性特征 100
4.2.3 季节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102
4.2.4 NDVI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103
4.2.5 植被退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06
4.3 中亚土地退化风险评价 112
4.3.1 土地退化风险评估方法 112
4.3.2 质量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116
4.3.3 ESAI空间评估 117
4.3.4 ESAI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121
4.3.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风险的影响 122
4.3.6 不同时间段的敏感性空间收敛模式 124
参考文献 126
第5章 咸海流域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分析 131
5.1 水分压力和种植强度指数 132
5.2 水分压力时空变化和突变年份检测 132
5.3 耕地变化及种植强度与农业用水相关性 136
5.4 不同区域农业用水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139
5.5 水分压力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分析 143
5.5.1 水分压力空间差异性 143
5.5.2 水分压力影响分析 145
参考文献 147
第6章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及其时空特征 149
6.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0
6.1.1 研究区概况 150
6.1.2 指标选择原则 151
6.1.3 评价指标选择 152
6.1.4 评价指标共线性诊断 153
6.1.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4
6.1.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58
6.1.7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161
6.2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与时空特征 163
6.2.1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定量评价 163
6.2.2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整体时间变化特征 165
6.2.3 阿姆河流域不同生态脆弱性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 166
6.3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特征分析 169
6.3.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 169
6.3.2 阿姆河流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差异 172
6.3.3 地形导致的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差异 173
6.4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机制分析与对策建议 175
6.4.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175
6.4.2 应对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对策与建议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7章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181
7.1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评估 181
7.1.1 土地退化评估方法 182
7.1.2 1990~ 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 185
7.1.3 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分析 187
7.1.4 土地退化的时空评估 189
7.1.5 土地退化过程的驱动因素 193
7.1.6 三角洲土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196
7.2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198
7.2.1 景观类型变化特征 199
7.2.2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202
7.2.3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204
7.2.4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 206
7.2.5 景观生态风险空间自相关分析 209
7.2.6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生态风险驱动力分析 211
7.2.7 对策与建议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8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防治对策与措施 222
参考文献 225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多项科研成果基础上,实地考察、收集和分析了大量的资料凝练而成。全书共分为 8章,第1章总体介绍了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土地退化对该区域带来的社会环境问题。第2章论述了中亚地区的气候及干旱的时空特征。 第3章从草地生产力的角度讨论了中亚地区草地的退化问题。第4章通过土地退化指标评估了中亚土地退化格局,同时分析了中亚土地退化的驱动要素和评价了中亚土地退化的风险。第5章评估了中亚重点区域咸海流域的生态脆弱性。第6章和第7章分析了阿姆河流域的生态脆弱性和土地退化情况。第8章主要针对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土地退化防治提出对策和措施。
-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概论 1
1.1 土地退化背景及概念 1
1.1.1 土地退化背景 1
1.1.2 土地退化概念 3
1.2 研究区概况 3
1.2.1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候与干旱概况 4
1.2.2 亚洲中部地区的土地覆被 5
1.3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 8
1.4 土地退化引起的区域社会环境问题 9
参考文献 10
第2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与干旱时空特征 14
2.1 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与温度变化 14
2.2 亚洲中部干旱区气象干旱事件基本特征 16
2.2.1 基于游程理论的干旱事件识别 16
2.2.2 干旱区域化分析 19
2.3 近 50年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干旱事件特征 21
2.3.1 典型干旱事件的特征 25
2.3.2 干旱空间特征分析 27
2.3.3 干旱的周期性分析 31
2.3.4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象干旱事件特征 32
2.4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气象干旱事件动态特征 33
2.4.1 三维聚类干旱事件识别及特征定量化方法 33
2.4.2 三维聚类干旱事件提取验证 37
2.4.3 干旱事件动态特征分析 38
2.5 亚洲中部干旱区的农业干旱监测 48
2.5.1 降水与植被指数的时滞分析 48
2.5.2 OSDCI干旱指数 49
2.5.3 OSDCI干旱指数的验证分析 50
2.5.4 农业干旱严重度分类及验证 55
2.5.5 典型干旱年干旱监测 58
参考文献 63
第3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变化与草地退化 66 3.1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评价方法 67
3.1.1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评价模型 67
3.1.2 集成经验模式分解 (EEMD) 69
3.1.3 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的统计分析 70
3.1.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亚洲中部干旱区草地生产力变化的定量评价方法 71
3.2 中亚草地生产力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 72
3.2.1 中亚草地生产力月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72
3.2.2 中亚草地生产力季节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72
3.2.3 中亚草地生产力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73
3.3 中亚草地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 75
3.3.1 中亚草地实际生产力空间分布格局 75
3.3.2 中亚草地实际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75
3.3.3 中亚草地潜在生产力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77
3.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的影响 77
3.4.1 定量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相对影响 77
3.4.2 主要气候因子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79
3.4.3 主要人类活动对中亚草地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81
参考文献 83
第4章 中亚土地退化时空格局与特征 86
4.1 亚洲中部土地退化时空格局 86
4.1.1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监测指标 86
4.1.2 中亚土地退化评估方法 87
4.1.3 中亚地区土地退化过程 89
4.1.4 土地退化过程年际突变 92
4.1.5 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相对作用 94
4.1.6 各植被类型土地退化主要驱动因素 95
4.2 中亚植被退化驱动要素 99
4.2.1 中亚地区植被退化空间分布特征 99
4.2.2 植被退化持续性特征 100
4.2.3 季节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102
4.2.4 NDVI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103
4.2.5 植被退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106
4.3 中亚土地退化风险评价 112
4.3.1 土地退化风险评估方法 112
4.3.2 质量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116
4.3.3 ESAI空间评估 117
4.3.4 ESAI水平的收敛性分析 121
4.3.5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地退化风险的影响 122
4.3.6 不同时间段的敏感性空间收敛模式 124
参考文献 126
第5章 咸海流域生态风险时空特征分析 131
5.1 水分压力和种植强度指数 132
5.2 水分压力时空变化和突变年份检测 132
5.3 耕地变化及种植强度与农业用水相关性 136
5.4 不同区域农业用水对农作物产量影响 139
5.5 水分压力空间差异性及影响分析 143
5.5.1 水分压力空间差异性 143
5.5.2 水分压力影响分析 145
参考文献 147
第6章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及其时空特征 149
6.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0
6.1.1 研究区概况 150
6.1.2 指标选择原则 151
6.1.3 评价指标选择 152
6.1.4 评价指标共线性诊断 153
6.1.5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4
6.1.6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158
6.1.7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161
6.2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评价与时空特征 163
6.2.1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定量评价 163
6.2.2 1990~ 2015年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整体时间变化特征 165
6.2.3 阿姆河流域不同生态脆弱性等级的时间变化特征 166
6.3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特征分析 169
6.3.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 169
6.3.2 阿姆河流域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差异 172
6.3.3 地形导致的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差异 173
6.4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机制分析与对策建议 175
6.4.1 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驱动机制分析 175
6.4.2 应对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的对策与建议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7章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及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181
7.1 阿姆河三角洲土地退化评估 181
7.1.1 土地退化评估方法 182
7.1.2 1990~ 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 185
7.1.3 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分析 187
7.1.4 土地退化的时空评估 189
7.1.5 土地退化过程的驱动因素 193
7.1.6 三角洲土地退化驱动力分析 196
7.2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生态风险评估 198
7.2.1 景观类型变化特征 199
7.2.2 景观生态风险指数的构建 202
7.2.3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指数变化特征 204
7.2.4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生态风险时空特征 206
7.2.5 景观生态风险空间自相关分析 209
7.2.6 阿姆河三角洲景观生态风险驱动力分析 211
7.2.7 对策与建议 216
参考文献 217
第8章 亚洲中部干旱区土地退化防治对策与措施 222
参考文献 225
查看详情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08%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79%
-
全新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69%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10小时
成功完成率83.89%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7小时
成功完成率95.31%
-
全新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20小时
成功完成率86.91%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5.57%
-
全新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93.44%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3.91%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93.67%
-
全新
湖南省长沙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6.28%
-
全新
天津市西青区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3.36%
-
全新
四川省成都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9.35%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79.94%
-
4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87.03%
-
全新
北京市房山区
平均发货21小时
成功完成率79.94%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96.02%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75.6%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6小时
成功完成率83.17%
-
全新
北京市丰台区
平均发货9小时
成功完成率87.85%
-
全新
北京市西城区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82.67%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91.18%
-
全新
江苏省无锡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89.06%
-
全新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95.02%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1.89%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2.41%
-
全新
江西省南昌市
平均发货25小时
成功完成率90.34%
-
全新
河南省开封市
平均发货29小时
成功完成率82.53%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24小时
成功完成率57.35%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22小时
成功完成率79.61%
-
全新
江苏省南京市
平均发货13小时
成功完成率93.71%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12小时
成功完成率81.82%
-
全新
河北省保定市
平均发货6小时
成功完成率76.73%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23小时
成功完成率53.33%
-
全新
北京市通州区
平均发货19小时
成功完成率84.38%
-
全新
北京市东城区
24小时内发货
成功完成率87.69%
-
全新
天津市南开区
平均发货11小时
成功完成率83.76%
-
全新
上海市浦东新区
平均发货16小时
成功完成率86.52%
-
全新
浙江省嘉兴市
平均发货15小时
成功完成率86.67%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61.54%
-
全新
浙江省温州市
平均发货18小时
成功完成率63.64%
-
全新
北京市朝阳区
平均发货14小时
成功完成率61.54%
-
全新
广东省广州市
平均发货8小时
成功完成率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