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的城际差异与影响分析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的城际差异与影响分析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2017-04
版次: 1
ISBN: 9787514178883
定价: 36.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73页
字数: 15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2人买过
  •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的城际差异与影响分析》在综合国内外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同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从心理层面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发展现状与背景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概念与考察维度,对典型城市的流动人口融合状况进行比较及差异分析,特别探讨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特征与文化、社区特点以及个体流动前后的环境转变的影响等等,为我国更加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及流动人口融合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1977年3月出生于天津市,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学士学位(第二学位),2002年和2006年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分别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模型建模和政策分析,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流动人口与社会融合
    一、流动人口的界定及内涵变迁
    二、社会融合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 相关研究总结评述
    一、社会融合的测量维度
    二、影响社会融合的环境因素
    三、影响社会融合的其他因素
    四、不同社会融合水平的影响
    五、总结评述

    第四章 数据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说明与描述
    二、主要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五章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城际差异
    一、社会融合水平的测度
    二、典型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
    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的城际差异分析

    第六章 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城市与社区层面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的具体影响及分析
    三、关于环境影响因素的讨论

    第七章 社会融合水平差异的影响
    一、社会融合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
    二、社会融合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主要研究发现和结论
    二、政策启示
    三、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的城际差异与影响分析》在综合国内外社会融合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以社会认同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从心理层面出发构建适合我国发展现状与背景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概念与考察维度,对典型城市的流动人口融合状况进行比较及差异分析,特别探讨了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城市特征与文化、社区特点以及个体流动前后的环境转变的影响等等,为我国更加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及流动人口融合政策提供实证参考。
  • 作者简介:
    1977年3月出生于天津市,200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和工学学士学位(第二学位),2002年和2006年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分别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和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模型建模和政策分析,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流动人口与社会融合
    一、流动人口的界定及内涵变迁
    二、社会融合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 相关研究总结评述
    一、社会融合的测量维度
    二、影响社会融合的环境因素
    三、影响社会融合的其他因素
    四、不同社会融合水平的影响
    五、总结评述

    第四章 数据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说明与描述
    二、主要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五章 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城际差异
    一、社会融合水平的测度
    二、典型城市的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状况
    三、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水平的城际差异分析

    第六章 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环境因素分析
    一、城市与社区层面的环境因素
    二、环境因素的具体影响及分析
    三、关于环境影响因素的讨论

    第七章 社会融合水平差异的影响
    一、社会融合与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
    二、社会融合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政策启示
    一、主要研究发现和结论
    二、政策启示
    三、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