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 , , , , ,
2017-09
版次: 1
ISBN: 978751304909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28页
字数: 200千字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内容简介:当前在互联网建设领域领先的国家,已将注意力聚焦在如何保证网络行为的安全性,网络身份的真实性,建立基于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可信生态环境。本书在系统调研美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建设我国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编者:刘月琴 
      
    刘月琴,女,教授,现为信息科技学院院长、信息科技系特聘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组组长。刘月琴教授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分析和管理等研究工作,在互联网舆情控制分析、信息获取和安全防范、加解密、智能手机等研究领域积累了多项研究成果。 
    刘月琴教授招收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分析方向的学术硕士和工程硕士。刘月琴教授领导的一支以博士生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刘月琴教授先后申请和主持了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和承担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近30项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局级一等奖1次,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2篇。 

    第一部分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 
    第1章美国互联网可信系统 
    1.1基础设施建设 
    1.1.1基础设施的自主性与可控性 
    1.1.2基础设施的保护机制 
    1.1.3网络应用基础 
    1.2完善的互联网管理机制 
    1.2.1美国互联网立法管理 
    1.2.2技术监管 
    1.2.3政府引导自律 
    1.2.4市场调节 
    1.2.5企业采取的措施 
    1.2.6美国的信息共享 
    1.2.7对美国互联网管理体制的评价 
    1.3NSTIC战略框架 
    1.3.1NSTIC指导原则 
    1.3.2NSTIC任务与目标 
    1.3.3NSTIC方案策略 
    1.3.4NSTIC阶段性发展计划 
    1.3.5NSTIC计划发展历程 
    第2章其他发达国家网络空间战略 
    2.1日本网络空间管理政策 
    2.1.1日本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展史 
    2.1.2日本《网络安全战略(草案)》 
    2.2新加坡网络管理体制 
    2.2.1管理部门 
    2.2.2互联网管理规划与法制 
    2.2.3“轻触式”管理模式 
    2.2.4网络内容审查制度 
    2.2.5对新加坡网络管理体制的评价 
    2.3韩国网络空间管理政策 
    2.3.1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始末 
    2.3.2失败原因分析 
    2.4欧盟网络空间政策 
    2.4.1欧盟信息安全法律特点 
    2.4.2对欧盟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评价与分析 
    2.4.3《欧盟网络安全战略》 
    第二部分我国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现状 
    第3章我国互联网生态环境现状 
    3.1我国法律管理层面相关状况 
    3.1.1我国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3.1.2我国切块式管理模式 
    3.1.3我国网络道德文化 
    3.1.4网络匿名性 
    3.1.5网络信用机制 
    3.2我国电商信用评价体系 
    3.2.1什么是“信用” 
    3.2.2什么是“信用评价” 
    3.2.3我国电商信用评价综述 
    3.2.4我国电商信用评价认证 
    3.3实名认证 
    3.3.1手机实名制 
    3.3.2银行账户与电子银行 
    3.3.3指纹身份识别 
    第4章各国互联网生态环境比较 
    4.1身份认证方面 
    4.2法律法规方面 
    4.3基础设施方面 
    4.4管理机制方面 
    第5章调研结论 
    第三部分我国互联网生态环境建设 
    第6章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机制 
    第7章构建方案 
    7.1可信身份认证机制 
    7.1.1网络实名制 
    7.1.2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及基本构建措施 
    7.1.3构建可信身份认证机制技术方案 
    7.2信任等级机制 
    7.2.1可信战略的必要性及发展方略 
    7.2.2信任等级概况 
    7.2.3信任等级实施方案 
    7.3信息共享机制 
    7.3.1信息共享概况 
    7.3.2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方案 
    第8章构建可信电子商务生态环境 
    8.1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现状 
    8.1.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8.1.2电子商务可信认证现状 
    8.1.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现状 
    8.2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现 
    8.2.1基于实名制手机验证码的电子商务 
    身份认证方案 
    8.2.2基于网银U-Key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方案 
    8.2.3基于指纹特征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方案 
    8.2.4基于eID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方案 
    8.3信任分级机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实现 
    8.4信息共享机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现 
    第9章构建方案可行性分析 
    9.1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可行性分析 
    9.1.1基于实名制手机验证码的身份认证 
    可行性分析 
    9.1.2基于网银U-Key的身份关联认证 
    可行性分析 
    9.1.3基于指纹特征的身份认证可行性分析 
    9.1.4基于eID的身份认证可行性分析 
    9.2用户信任等级机制可行性分析 
    9.2.1行政成本分析 
    9.2.2用户体验分析 
    9.2.3社会发展分析 
    9.3信息共享机制可行性分析 
    9.3.1基础条件分析 
    9.3.2行政成本分析 
    9.3.3用户体验分析 
    9.3.4隐私保护分析 
    第10章推广方案 
    10.1启动期方案 
    10.1.1关注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0.1.2获取我国互联网企业支持 
    10.1.3整合手机营运商和各大商业银行 
    实名制信息 
    10.1.4建立大数据云,配置相关技术人员 
    10.1.5建立风险评估分析 
    10.1.6站在网民角度看政策 
    10.2推广期方案 
    10.2.1互联网可信认证推广循序渐进 
    10.2.2加大对互联网实名制的社会调研 
    10.2.3开展互联网信任等级评级调研 
    10.2.4加强信任等级评价模式建立 
    10.2.5站在网民角度看政策 
    10.3应用期陈述 
    10.4基于电商的可信互联网生态环境推广 
    10.4.1启动期方案 
    10.4.2推广期方案 
    10.4.3应用期方案基础 
    参考文献 

  • 内容简介: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内容简介:当前在互联网建设领域领先的国家,已将注意力聚焦在如何保证网络行为的安全性,网络身份的真实性,建立基于身份识别系统的网络可信生态环境。本书在系统调研美国等发达国家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建设我国互联网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 作者简介:
    编者:刘月琴 
      
    刘月琴,女,教授,现为信息科技学院院长、信息科技系特聘教授、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组组长。刘月琴教授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信息安全、信息分析和管理等研究工作,在互联网舆情控制分析、信息获取和安全防范、加解密、智能手机等研究领域积累了多项研究成果。 
    刘月琴教授招收信息安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分析方向的学术硕士和工程硕士。刘月琴教授领导的一支以博士生为主体的教学科研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刘月琴教授先后申请和主持了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持和承担了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及近30项省部级重大重点攻关项目。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局级一等奖1次,在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2篇。 

  • 目录:
    第一部分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 
    第1章美国互联网可信系统 
    1.1基础设施建设 
    1.1.1基础设施的自主性与可控性 
    1.1.2基础设施的保护机制 
    1.1.3网络应用基础 
    1.2完善的互联网管理机制 
    1.2.1美国互联网立法管理 
    1.2.2技术监管 
    1.2.3政府引导自律 
    1.2.4市场调节 
    1.2.5企业采取的措施 
    1.2.6美国的信息共享 
    1.2.7对美国互联网管理体制的评价 
    1.3NSTIC战略框架 
    1.3.1NSTIC指导原则 
    1.3.2NSTIC任务与目标 
    1.3.3NSTIC方案策略 
    1.3.4NSTIC阶段性发展计划 
    1.3.5NSTIC计划发展历程 
    第2章其他发达国家网络空间战略 
    2.1日本网络空间管理政策 
    2.1.1日本网络空间安全战略发展史 
    2.1.2日本《网络安全战略(草案)》 
    2.2新加坡网络管理体制 
    2.2.1管理部门 
    2.2.2互联网管理规划与法制 
    2.2.3“轻触式”管理模式 
    2.2.4网络内容审查制度 
    2.2.5对新加坡网络管理体制的评价 
    2.3韩国网络空间管理政策 
    2.3.1韩国推行网络实名制始末 
    2.3.2失败原因分析 
    2.4欧盟网络空间政策 
    2.4.1欧盟信息安全法律特点 
    2.4.2对欧盟网络信息安全立法的评价与分析 
    2.4.3《欧盟网络安全战略》 
    第二部分我国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现状 
    第3章我国互联网生态环境现状 
    3.1我国法律管理层面相关状况 
    3.1.1我国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 
    3.1.2我国切块式管理模式 
    3.1.3我国网络道德文化 
    3.1.4网络匿名性 
    3.1.5网络信用机制 
    3.2我国电商信用评价体系 
    3.2.1什么是“信用” 
    3.2.2什么是“信用评价” 
    3.2.3我国电商信用评价综述 
    3.2.4我国电商信用评价认证 
    3.3实名认证 
    3.3.1手机实名制 
    3.3.2银行账户与电子银行 
    3.3.3指纹身份识别 
    第4章各国互联网生态环境比较 
    4.1身份认证方面 
    4.2法律法规方面 
    4.3基础设施方面 
    4.4管理机制方面 
    第5章调研结论 
    第三部分我国互联网生态环境建设 
    第6章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机制 
    第7章构建方案 
    7.1可信身份认证机制 
    7.1.1网络实名制 
    7.1.2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及基本构建措施 
    7.1.3构建可信身份认证机制技术方案 
    7.2信任等级机制 
    7.2.1可信战略的必要性及发展方略 
    7.2.2信任等级概况 
    7.2.3信任等级实施方案 
    7.3信息共享机制 
    7.3.1信息共享概况 
    7.3.2信息共享机制实施方案 
    第8章构建可信电子商务生态环境 
    8.1我国电子商务生态环境现状 
    8.1.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8.1.2电子商务可信认证现状 
    8.1.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现状 
    8.2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现 
    8.2.1基于实名制手机验证码的电子商务 
    身份认证方案 
    8.2.2基于网银U-Key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方案 
    8.2.3基于指纹特征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方案 
    8.2.4基于eID的电子商务身份认证方案 
    8.3信任分级机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实现 
    8.4信息共享机制在电子商务领域中的实现 
    第9章构建方案可行性分析 
    9.1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可行性分析 
    9.1.1基于实名制手机验证码的身份认证 
    可行性分析 
    9.1.2基于网银U-Key的身份关联认证 
    可行性分析 
    9.1.3基于指纹特征的身份认证可行性分析 
    9.1.4基于eID的身份认证可行性分析 
    9.2用户信任等级机制可行性分析 
    9.2.1行政成本分析 
    9.2.2用户体验分析 
    9.2.3社会发展分析 
    9.3信息共享机制可行性分析 
    9.3.1基础条件分析 
    9.3.2行政成本分析 
    9.3.3用户体验分析 
    9.3.4隐私保护分析 
    第10章推广方案 
    10.1启动期方案 
    10.1.1关注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0.1.2获取我国互联网企业支持 
    10.1.3整合手机营运商和各大商业银行 
    实名制信息 
    10.1.4建立大数据云,配置相关技术人员 
    10.1.5建立风险评估分析 
    10.1.6站在网民角度看政策 
    10.2推广期方案 
    10.2.1互联网可信认证推广循序渐进 
    10.2.2加大对互联网实名制的社会调研 
    10.2.3开展互联网信任等级评级调研 
    10.2.4加强信任等级评价模式建立 
    10.2.5站在网民角度看政策 
    10.3应用期陈述 
    10.4基于电商的可信互联网生态环境推广 
    10.4.1启动期方案 
    10.4.2推广期方案 
    10.4.3应用期方案基础 
    参考文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美术教学研究
任慧敏、汤红艳、赵铃 著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行为刑法规制研究 任素贤
任素贤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奇遇记(包裹从哪儿来)(精)
阿里巴巴设计委员会 编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平台的中介责任
倪朱亮,陈珈瑜编译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产品设计:用户体验与UI交互(附微课视频)
石云平 徐强 刘丽萍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安全的40个智慧洞见(2017)
[中国]360互联网安全中心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行业审计方法变革之道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民事诉讼制度研究
相庆梅 主编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新型竞争案件司法裁判规则
宋鱼水 主编,谢甄珂 副主编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与国家治理发展报告(2022)/互联网与国家治理蓝皮书
张志安 编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价值观培育研究
何春燕 著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互联网+时代外语学习信息素养
尹晓琴 著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新编畜禽饲料配方600例丛书--新编蛋鸡饲料配方600例(第二版)
刘月琴 著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考察
刘月琴 著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新编蛋鸡饲料配方600例
刘月琴、张英杰 编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伊拉克
刘月琴 著
互联网可信生态环境研究
家禽饲料手册(第2版)
刘月琴、张英杰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