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7
版次: 1
ISBN: 9787533481766
定价: 45.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230页
字数: 238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11人买过
  • 本书主要是分析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所建构理学系统的特色,按章逐一探讨,以求正确把握朱子的学说义理。作者由明清之学入手,结合《四书章句集注》,通过与程树德《论语集释》、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毛奇龄《四书改错》、黄宗羲《孟子师说》、伊藤仁斋《语孟字义》等书的比较,厘清“四书”建构理学的来龙去脉,梳理出朱子注疏中*理学特色的部分。 蔡家和,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鹅湖月刊》社副社长。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王龙溪哲学、程朱学,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学,如王船山、黄宗羲等思想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罗整庵哲学思想研究》《王船山〈读孟子大全说〉研究》,并著有学术论文近百篇。 第一章导论

    一、前言

    二、目的与动机

    三、研究方法

    四、前人研究成果

    五、本书各章安排顺序

    六、朱子精心设计《大学》以建构“四书”之理学系统

     

    第二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教育之设计

    一、前言

    二、设计《大学》以立教育程序之法

    三、“学以复其初”

    四、结语与反思

     

    第三章朱子理气论下《论语》诠释之特色

    一、前言

    二、体用论

    三、学以复其初

    四、性即理

    五、格物为先

    六、“理”字的填充

    七、因病施药

    八、存天理去人欲

    九、“攻乎异端”

    十、结语与反思

     

    第四章朱子的孟学诠释特征

    一、前言

    二、先知后行

    三、学以复其初

    四、理气论架构

    五、性发为情的体用观

    六、动物有微明

    七、结语与反思

     

    第五章朱子与戴震对《中庸》诠释之差异

    一、前言

    二、对于“天”义的不同诠释

    三、对于“性”义的不同诠释

    四、对于“命”义的不同诠释

    五、体用观与相偶论

    六、结语与反思

     

    第六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心物关系

    一、前言

    二、朱子言心

    三、朱子言物

    四、朱子言心、物关系

    五、结语与反思

     

    第七章朱子与阳明的孟学诠释差异之比较

    一、前言

    二、朱子与阳明对《尽其心者章》的不同诠释

    三、“义内或义外”及“心、理为一或为二”

    四、性是理还是气?

    五、性是善还是无善无恶?

    六、结语与反思

     

    第八章朱子对《孟子·知言养气章》之诠释

    一、前言

    二、“不动心”的意涵

    三、朱子对“知言”的看法

    四、朱子以“理气论”释“浩然之气”

    五、朱子对告子“不得于言”的看法

    六、结语

     

    第九章朱子的性理学——仁义礼智四德由来之考察

    一、前言

    二、性中只有仁义礼智

    三、格物穷理的特殊意义

    四、理气论的来龙去脉

    五、结语

     

    第十章全书总结

     

    参考书目
  •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分析朱子《四书章句集注》所建构理学系统的特色,按章逐一探讨,以求正确把握朱子的学说义理。作者由明清之学入手,结合《四书章句集注》,通过与程树德《论语集释》、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毛奇龄《四书改错》、黄宗羲《孟子师说》、伊藤仁斋《语孟字义》等书的比较,厘清“四书”建构理学的来龙去脉,梳理出朱子注疏中*理学特色的部分。
  • 作者简介:
    蔡家和,台湾东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鹅湖月刊》社副社长。主要的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包括阳明心学、王龙溪哲学、程朱学,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学,如王船山、黄宗羲等思想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罗整庵哲学思想研究》《王船山〈读孟子大全说〉研究》,并著有学术论文近百篇。
  • 目录:
    第一章导论

    一、前言

    二、目的与动机

    三、研究方法

    四、前人研究成果

    五、本书各章安排顺序

    六、朱子精心设计《大学》以建构“四书”之理学系统

     

    第二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大学教育之设计

    一、前言

    二、设计《大学》以立教育程序之法

    三、“学以复其初”

    四、结语与反思

     

    第三章朱子理气论下《论语》诠释之特色

    一、前言

    二、体用论

    三、学以复其初

    四、性即理

    五、格物为先

    六、“理”字的填充

    七、因病施药

    八、存天理去人欲

    九、“攻乎异端”

    十、结语与反思

     

    第四章朱子的孟学诠释特征

    一、前言

    二、先知后行

    三、学以复其初

    四、理气论架构

    五、性发为情的体用观

    六、动物有微明

    七、结语与反思

     

    第五章朱子与戴震对《中庸》诠释之差异

    一、前言

    二、对于“天”义的不同诠释

    三、对于“性”义的不同诠释

    四、对于“命”义的不同诠释

    五、体用观与相偶论

    六、结语与反思

     

    第六章朱子《四书章句集注》之心物关系

    一、前言

    二、朱子言心

    三、朱子言物

    四、朱子言心、物关系

    五、结语与反思

     

    第七章朱子与阳明的孟学诠释差异之比较

    一、前言

    二、朱子与阳明对《尽其心者章》的不同诠释

    三、“义内或义外”及“心、理为一或为二”

    四、性是理还是气?

    五、性是善还是无善无恶?

    六、结语与反思

     

    第八章朱子对《孟子·知言养气章》之诠释

    一、前言

    二、“不动心”的意涵

    三、朱子对“知言”的看法

    四、朱子以“理气论”释“浩然之气”

    五、朱子对告子“不得于言”的看法

    六、结语

     

    第九章朱子的性理学——仁义礼智四德由来之考察

    一、前言

    二、性中只有仁义礼智

    三、格物穷理的特殊意义

    四、理气论的来龙去脉

    五、结语

     

    第十章全书总结

     

    参考书目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活水:金勤伯的国画
张以国 著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活水话产权
曹和平 著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活水 笔底生花
魏光虹 主编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活水:日本当代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文
王向远 著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沧桑:中国改革开放发源地
王佳宁 著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朗
毕淑敏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
吴克敬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与活水:新型科研机构(深圳先行示范丛书?科技创新卷)
王小广主编 杨柳 著
源头活水:理学与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研究—福建思想文化大系?考亭学术系列
源头汲水 青年共产党员“两学一做”学习心路实录
张帆、王文栋、黄岩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