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轻税

大国轻税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8-02
版次: 1
ISBN: 9787545460216
定价: 35.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经济
15人买过
  •      轻税应该与现代政府相伴随。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所征的税越少,政府服务越有效。大国提供公共服务,多有规模经济效应,是轻税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在现代税收制度建设中贯彻轻税理念。 
         本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九章,内容既包括税收基础知识,也积极回应消费税税负、投资者税负、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社会热点问题。本书在不失专业性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税收专业知识,阐述未来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选择的看法。现代人已离不开税收。本书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未来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选择的大趋势,以帮助读者进行消费和投资决策,同时也可供财税专业人士参考。     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财政研究室主任、《财经智库》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首席专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14次,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成果奖2次。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著有《比较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英文版Cengage Learning Press,2012)、《现代财政制度探索: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财税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等。 一、“大国轻税”: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理念 
    轻税与减税 
     “轻税”:古今中外的诉求3  
    轻税≠不征税 
    轻税是一种心理感受 
    轻税与税收负担的分布 
    轻税:横向比较 
    轻税:纵向比较 
    税负轻重:税制结构因素 
    税负轻重:区域因素 
     “大国轻税”的有利条件 
    轻税如何可能:政府的收入不只是税收 

     
    二、税是什么? 
    税收与个人 
    税收与企业 
    税收与国家(政府) 
    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制要素 

     
    三、税负是什么? 
    税收负担:对谁征税就是谁在负担税收吗?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税负转嫁有哪些类型? 

     
    四、消费者税负如何轻? 
    消费者税负有多少? 
    海外购物蔚为流行 
    海外购物的税收因素及其他 
    增值税税率需要再下调 
    消费税需要再轻些 

     
    五、投资者税负如何轻? 
    投资者需要“轻税”政策 
    正视企业家的税负提醒 
    “死亡税率”不能说明多数企业生存的现实 
    增值税税率简并且降低税率可以让减税更加有效  
    投资者轻税负应对世界经济变局 
    重要的是降低企业的各类负担 
    销售税与增值税:重要的是税负 
    降企业所得税,让投资者更真切地感受到轻税负 

     
    六、个人所得税负担如何轻?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个人所得税   
    个税改革定位:建立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个人所得税制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 
    个税改革需要考虑家庭负担,但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 
    高收入者税负就一定要重吗?  
    税收征管与个税 
       
    七、房地产税如何轻? 
    个人住房房地产税:躲不过去的一种税 
    不要用房地产税来调节房价 
    房地产税开征可能带来的国家治理风险 
    房地产税的恰当设计:别让政府办实事变成了办坏事 

     
    八、信息与“大国轻税”决策 
    税收决策与信息 
    信息与“营改增”决策 
    信息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决策 
    信息与房地产税改革决策 
    税收决策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九、大国轻税:一揽子政策清单 
    减税降费 
    减消费税 
    减增值税 
    减个税 
    减企业所得税 
    取消土地增值税 
    减税要注意策略 
    减税的保障 
    减税政策的评估 
    减税与精兵简政 
    变化世界中的预算改革 
    预算信息公开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统筹预算 

     
    十、结束语 
    税收争议越来越多是常态 
    税收作用不宜夸大 
    大国轻税需要税收法治性 
    重视收入分配需要更多的公共政策工具配合 
    对机器人课税的争议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轻税应该与现代政府相伴随。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所征的税越少,政府服务越有效。大国提供公共服务,多有规模经济效应,是轻税目标实现的有利条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然要在现代税收制度建设中贯彻轻税理念。 
         本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九章,内容既包括税收基础知识,也积极回应消费税税负、投资者税负、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等社会热点问题。本书在不失专业性的前提下,以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税收专业知识,阐述未来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选择的看法。现代人已离不开税收。本书还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未来税制改革和税收政策选择的大趋势,以帮助读者进行消费和投资决策,同时也可供财税专业人士参考。
  • 作者简介:
        杨志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学术委员、财政研究室主任、《财经智库》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公共经济学理论体系创新研究”首席专家。中央马克思主义工程教材《公共财政概论》首席专家。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对策信息奖14次,中国财政学会全国优秀成果奖2次。入选2017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著有《比较财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财政制度改革30年》(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英文版Cengage Learning Press,2012)、《现代财政制度探索: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国财税改革》(广东经济出版社,2015年)等。
  • 目录:
    一、“大国轻税”: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匹配的理念 
    轻税与减税 
     “轻税”:古今中外的诉求3  
    轻税≠不征税 
    轻税是一种心理感受 
    轻税与税收负担的分布 
    轻税:横向比较 
    轻税:纵向比较 
    税负轻重:税制结构因素 
    税负轻重:区域因素 
     “大国轻税”的有利条件 
    轻税如何可能:政府的收入不只是税收 

     
    二、税是什么? 
    税收与个人 
    税收与企业 
    税收与国家(政府) 
    税收的形式特征 
    税制要素 

     
    三、税负是什么? 
    税收负担:对谁征税就是谁在负担税收吗? 
    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税负转嫁有哪些类型? 

     
    四、消费者税负如何轻? 
    消费者税负有多少? 
    海外购物蔚为流行 
    海外购物的税收因素及其他 
    增值税税率需要再下调 
    消费税需要再轻些 

     
    五、投资者税负如何轻? 
    投资者需要“轻税”政策 
    正视企业家的税负提醒 
    “死亡税率”不能说明多数企业生存的现实 
    增值税税率简并且降低税率可以让减税更加有效  
    投资者轻税负应对世界经济变局 
    重要的是降低企业的各类负担 
    销售税与增值税:重要的是税负 
    降企业所得税,让投资者更真切地感受到轻税负 

     
    六、个人所得税负担如何轻?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个人所得税   
    个税改革定位:建立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个人所得税制 
    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所得税制 
    个税改革需要考虑家庭负担,但不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征收 
    高收入者税负就一定要重吗?  
    税收征管与个税 
       
    七、房地产税如何轻? 
    个人住房房地产税:躲不过去的一种税 
    不要用房地产税来调节房价 
    房地产税开征可能带来的国家治理风险 
    房地产税的恰当设计:别让政府办实事变成了办坏事 

     
    八、信息与“大国轻税”决策 
    税收决策与信息 
    信息与“营改增”决策 
    信息与个人所得税改革决策 
    信息与房地产税改革决策 
    税收决策信息的获取和使用 

     
    九、大国轻税:一揽子政策清单 
    减税降费 
    减消费税 
    减增值税 
    减个税 
    减企业所得税 
    取消土地增值税 
    减税要注意策略 
    减税的保障 
    减税政策的评估 
    减税与精兵简政 
    变化世界中的预算改革 
    预算信息公开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统筹预算 

     
    十、结束语 
    税收争议越来越多是常态 
    税收作用不宜夸大 
    大国轻税需要税收法治性 
    重视收入分配需要更多的公共政策工具配合 
    对机器人课税的争议与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12
相关图书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