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09-12
版次: 1
ISBN: 9787040152845
定价: 58.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90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分类: 社会文化
6人买过
  •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以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背景分析为基础,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历史发展的梳理,揭示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脉络;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在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对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举措与建议。全书分为历史回顾篇、调查与分析篇、结论与展望篇三个部分,突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主题。《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适合高等学校管理者、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阅读,也可供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参考。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篇
    第一章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
    第一节 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基础
    第三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第二章 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发起和探索阶段(1995-1998)
    第二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与普及阶段(1998一)
    附录一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函[1998]2号文件)
    附录二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名单
    附录三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
    附录四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
    第三章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 课程建设
    第二节 教学改革
    第三节 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
    附录一 北京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通选课”目录
    附录二 清华大学首批文化素质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一览表
    附录三 重庆医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本课程体系框架
    第四章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二):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第一节 讲座
    第二节 应读应知应会
    第三节 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
    第四节 科技文化活动
    第五节 学生社团
    第六节 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人文环境
    附录一 华中科技大学1994-1996年人文讲座部分目录
    附录二 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
    附录三 北京大学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附录四 武汉大学推荐的学生必读百部名著
    附录五 东南大学近年来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第五章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三):社会实践
    第一节 社会调查
    第二节 服务社会
    第三节 建立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第四节 三所学校的案例

    第二部分 调查与分新篇
    第六章 调查方法
    第一节 内容与抽样
    第二节 有效样本的基本数据
    附录一 问卷表
    附录二 对部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进行访谈调查的提纲
    第七章 结果与分析(一):学校部分
    第一节 基本认识
    第二节 组织制度建设
    第三节 工作情况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第八章 结果与分析(二):学生部分
    第一节 基本认识
    第二节 参与情况
    第三节 受益情况
    第四节 满意度
    第五节 问题与建议
    第九章 结果与分析(三):教师部分
    第一节 认识与评价
    第二节 参与情况
    第三节 对教指委委员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篇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问题与建议
    附录:NEES设计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以世纪之交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背景分析为基础,对我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历史发展的梳理,揭示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脉络;通过对现状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在历史分析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和挑战;结合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经验,对进一步深化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可供选择的举措与建议。全书分为历史回顾篇、调查与分析篇、结论与展望篇三个部分,突出“以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主题。《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适合高等学校管理者、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阅读,也可供高等教育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及研究人员参考。
  •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篇
    第一章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
    第一节 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文化素质教育提出的基础
    第三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第二章 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发起和探索阶段(1995-1998)
    第二节 文化素质教育的提高与普及阶段(1998一)
    附录一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函[1998]2号文件)
    附录二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名单
    附录三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
    附录四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期检查评估指标体系和实施办法
    第三章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第一节 课程建设
    第二节 教学改革
    第三节 师资队伍与学科建设
    附录一 北京大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素质教育通选课”目录
    附录二 清华大学首批文化素质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一览表
    附录三 重庆医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本课程体系框架
    第四章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二):校园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第一节 讲座
    第二节 应读应知应会
    第三节 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
    第四节 科技文化活动
    第五节 学生社团
    第六节 营造人文氛围,建设人文环境
    附录一 华中科技大学1994-1996年人文讲座部分目录
    附录二 清华大学学生应读书目
    附录三 北京大学学生应读选读书目
    附录四 武汉大学推荐的学生必读百部名著
    附录五 东南大学近年来举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第五章 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三):社会实践
    第一节 社会调查
    第二节 服务社会
    第三节 建立校外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第四节 三所学校的案例

    第二部分 调查与分新篇
    第六章 调查方法
    第一节 内容与抽样
    第二节 有效样本的基本数据
    附录一 问卷表
    附录二 对部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进行访谈调查的提纲
    第七章 结果与分析(一):学校部分
    第一节 基本认识
    第二节 组织制度建设
    第三节 工作情况
    第四节 问题与建议
    第八章 结果与分析(二):学生部分
    第一节 基本认识
    第二节 参与情况
    第三节 受益情况
    第四节 满意度
    第五节 问题与建议
    第九章 结果与分析(三):教师部分
    第一节 认识与评价
    第二节 参与情况
    第三节 对教指委委员的调查与分析

    第三部分 结论与展望篇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问题与建议
    附录:NEES设计的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查看详情
系列丛书 / 更多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
郑家茂、熊宏齐 著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问题
浙江大学课题组 编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现状研究和实践探索
吴平 著
相关图书 / 更多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代数(第三版)
黄廷祝 何军华 李永彬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解题方法技巧精讲教程 李兴华
李兴华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作业集(下册)
主编 陈亚丽 陈乾 涂道兴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 同济第八版上册 穿透辅导与习题全解
主编:张天德,张卫,副主编:孙钦福,尉伟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习题册(下)(第3版)
同济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经管类)
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 组编;扈志明 主编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解析大全:高等数学解析大全
陆子芬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数学(职业本科版)(下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 组编,主编 侯风波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
赵志强 程明智 赖晶亮 胡小强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代数
陈小山 彭小飞 黎稳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核反应堆物理
吴宏春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高等院校摄影摄像丛书——新闻摄影:媒介、技术与社会
任悦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
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五辑)
余东升、魏曙光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