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19-06
版次: 1
ISBN: 9787520148863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88页
分类: 经济
8人买过
  • 正所谓“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乡村正在经历一次整体结构性变迁和功能价值重塑过程,惟有用好改革手段,强化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让乡村振兴具备内生动力、行稳致远。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主题,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力图透视改革实践,探寻改革之路。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为乡村振兴战略总论,对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内在逻辑和基本导向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廓清城乡融合发展内涵,提出总体构建思路和制度性供给重点;第三章聚焦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阐述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与实现路径;第四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土地金融、工商资本下乡、农村集体经济等重点领域,基于改革“时代之问”,透视改革“梗阻”,探索制度创新方向和路径。
    中国乡村正在经历未有之变革,现象纷繁复杂,需求多元分化,发展迷雾重重,置身其中难免有“云深不知处”之惑。本书只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改革相关问题的粗浅探讨,囿于自身能力水平,尚难言系统和深入,也一定存在疏漏和不足,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时代呼唤改革,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改革必将引领农业农村走向全面振兴的彼岸。
    涂圣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2009-2012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2013年至今,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
    2013—2014年,任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城镇化处。
    主要业绩:作为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参加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等重大文件起草和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关论证与咨询工作。
    主要荣誉:曾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创举/1
      一 时代意义:历史、现实、基础三个维度/3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内在逻辑/7
      三 战略新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5
      四 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20
      五 发挥三个积极作用、突破四大领域/28
    第二章 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平衡的新实践/35
      一 理解城乡融合的内涵与特征/37
      二 城乡关系不平衡的突出表现/46
      三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52
      四 坚持三个导向、畅通三个循环/57
      五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性供给/63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69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道路/71
      二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75
      三 有效应对农业现代化重大挑战/82
      四 农村产业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89
    第四章 供给革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97
      一 两次农业结构调整的循环困境/99
      二 探寻农业供给结构失衡的根源/101
      三 改革中不可忽视的衍生风险/105
      四 扭转“三大结构性失衡”格局/110
    第五章 要素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的关键/113
      一 农业要素投入及结构变化趋势/115
      二 我国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变化/121
      三 要素配置总效率走低的根源/129
      四 提高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方向/132
    第六章 产权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绕不开的议题/141
      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城镇的溢出效应/143
      二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户籍人口城镇化/148
      三 农村产权制度需要破除的主要障碍/153
      四 盘活农村“三资”、激活农民“三权”/155
    第七章 宅基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水区/159
      一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历史变迁与特征/162
      二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制度成效评价/166
      三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突出问题/172
      四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出路/178
    第八章 集体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185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评价/187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形成/191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195
      四 关于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199
    第九章 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有益探索/203
      一 农村土地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205
      二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基本逻辑/208
      三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类与风险点/217
      四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启示/223
      五 促进农村土地金融规范发展/227
    第十章 工商资本:农村经济发展新变量/229
      一 “卢卡斯之谜”与资本回流/231
      二 工商资本下乡的综合效应/235
      三 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240
      四 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隐患/244
      五 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246
    第十一章 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247
      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涵/249
      二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特征/253
      三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理/255
      四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259
      五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265
      六 创设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条件/267
    参考文献/269
  • 内容简介:
    正所谓“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乡村正在经历一次整体结构性变迁和功能价值重塑过程,惟有用好改革手段,强化制度创新,才能真正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让乡村振兴具备内生动力、行稳致远。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时代主题,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力图透视改革实践,探寻改革之路。全书共十一章。第一章为乡村振兴战略总论,对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内在逻辑和基本导向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聚焦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廓清城乡融合发展内涵,提出总体构建思路和制度性供给重点;第三章聚焦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阐述农业现代化的特征与实现路径;第四章到第十一章,分别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宅基地制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农村土地金融、工商资本下乡、农村集体经济等重点领域,基于改革“时代之问”,透视改革“梗阻”,探索制度创新方向和路径。
    中国乡村正在经历未有之变革,现象纷繁复杂,需求多元分化,发展迷雾重重,置身其中难免有“云深不知处”之惑。本书只是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农村改革相关问题的粗浅探讨,囿于自身能力水平,尚难言系统和深入,也一定存在疏漏和不足,望各位同仁不吝赐教。时代呼唤改革,迈向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改革必将引领农业农村走向全面振兴的彼岸。
  • 作者简介:
    涂圣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主任。2009-2012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2013年至今,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
    2013—2014年,任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规划司城镇化处。
    主要业绩:作为规划起草小组成员,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参加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等重大文件起草和研究工作,多次参加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相关论证与咨询工作。
    主要荣誉:曾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 目录:
    第一章 乡村振兴战略:迈向现代化的伟大创举/1
      一 时代意义:历史、现实、基础三个维度/3
      二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内在逻辑/7
      三 战略新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15
      四 乡村振兴需要处理好的若干重大关系/20
      五 发挥三个积极作用、突破四大领域/28
    第二章 融合发展:城乡关系走向平衡的新实践/35
      一 理解城乡融合的内涵与特征/37
      二 城乡关系不平衡的突出表现/46
      三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经验启示/52
      四 坚持三个导向、畅通三个循环/57
      五 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性供给/63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69
      一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发展道路/71
      二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特色”/75
      三 有效应对农业现代化重大挑战/82
      四 农村产业融合助推农业现代化/89
    第四章 供给革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路径/97
      一 两次农业结构调整的循环困境/99
      二 探寻农业供给结构失衡的根源/101
      三 改革中不可忽视的衍生风险/105
      四 扭转“三大结构性失衡”格局/110
    第五章 要素变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题的关键/113
      一 农业要素投入及结构变化趋势/115
      二 我国农业要素配置效率变化/121
      三 要素配置总效率走低的根源/129
      四 提高农业要素配置效率的方向/132
    第六章 产权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绕不开的议题/141
      一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城镇的溢出效应/143
      二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户籍人口城镇化/148
      三 农村产权制度需要破除的主要障碍/153
      四 盘活农村“三资”、激活农民“三权”/155
    第七章 宅基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水区/159
      一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历史变迁与特征/162
      二 基于公平与效率的制度成效评价/166
      三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突出问题/172
      四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出路/178
    第八章 集体建设用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185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评价/187
      二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形成/191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195
      四 关于若干问题的进一步讨论/199
    第九章 农地金融:农村土地资本化的有益探索/203
      一 农村土地金融的概念与主要模式/205
      二 我国农村土地金融发展基本逻辑/208
      三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分类与风险点/217
      四 农村土地金融风险防范的经验启示/223
      五 促进农村土地金融规范发展/227
    第十章 工商资本:农村经济发展新变量/229
      一 “卢卡斯之谜”与资本回流/231
      二 工商资本下乡的综合效应/235
      三 工商资本下乡的适宜领域/240
      四 工商资本下乡的主要隐患/244
      五 有序引导工商资本下乡/246
    第十一章 农村集体经济: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247
      一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内涵/249
      二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特征/253
      三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机理/255
      四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践模式/259
      五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面临的困境/265
      六 创设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条件/267
    参考文献/269
查看详情
12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
涂圣伟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工商资本: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变量
涂圣伟、周振、张义博 著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中国重要农产品价格波动与调控新机制
涂圣伟、蓝海涛 著
中国乡村振兴的制度创新之路
社区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涂圣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