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3-04
版次: 1
ISBN: 9787111725350
定价: 99.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456页
字数: 396千字
分类: 工程技术
25人买过
  • 本书是“赵福全研究院·汽车产业战略系列” 的第八册, 集中展现了2021—2022 年“赵福全研究院” 的四场高端对话, 记载了赵福全院长与余凯、周鸿祎、张春晖、曹斌四位汽车/ 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就汽车技术生态创新开展的对话与探讨。
      本书从汽车软件创新、汽车操作系统创新、汽车芯片创新和汽车数字安全创新四个方面, 对汽车技术生态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 从战略选择、产品定位、企业管理和文化、人才工程四个方面, 对汽车技术生态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深度剖析。
      本书适合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 以及有兴趣深入了解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人士阅读参考。 赵福全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

    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与吉利两家车企的副总裁、华晨宝马公司董事、吉利汽车(香港)执行董事、澳大利亚DSI控股公司董事长以及英国锰铜公司董事等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领导参与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起国际并购及后续的业务整合工作。

    赵教授2013年5月加盟清华大学。现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首届技术领导力会士,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英文学术期刊《汽车创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创刊联合主编,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企业的首席战略顾问。

    赵教授作为特邀主持嘉宾与凤凰网在2014年共同创办了《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迄今已和行业领袖及知名企业家等重量级嘉宾进行了70场对话。赵教授主持开发过近20款整车及10余款动力总成产品,主导完成了各类重大战略及管理咨询项目15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已出版中英文专著14部,其中一部英文专著已被译为中文,发表中英日文论文300余篇,在主流报刊媒体上发表产业评论100余万字,在重大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200余场次,曾获《中国汽车报》行业年度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及4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自主创新人物、“中国经济网”汽车行业年度人物等各类重大奖项30余项。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为表彰和见证赵教授的特殊贡献而授予其的主席奖章已由北京汽车博物馆永久收藏。 序一 有一种对话: 酒逢知己, 不吐不快 付于武

    序二 媒体定位与内容价值 刘 爽

    前言

    第一部分  高端对话

    一、对话余凯———深度解析汽车芯片创新/ 002

    智能汽车将是下一个母生态/ 005

    搭建生态就是大家共同做大蛋糕/ 009

    越是产业变革期, 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012

    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是产品差异化的重点方向/ 014

    好芯片的标准不只是算力, 还有软件运行效率/ 020

    芯片设计要以终为始, 算力应充分利用/ 023

    车规级芯片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产品/ 025

    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价值观/ 027

    生态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应是“全维利他” / 031

    生态分工将是自然流淌, 企业无需刻意为之/ 032

    未来产业生态中整供关系将被彻底重塑/ 035

    中国本土企业有望成为智能汽车创新的引领者/ 037

    新老车企应相互借鉴, 软硬融合需摸索前行/ 040

    创业者心声: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044

    二、对话周鸿祎———深度解析未来汽车安全的新逻辑/ 048

    未来5 ~10 年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窗口期/ 051

    信息化是战术, 数字化是战略/ 055

    数字化的本质是用软件重新定义世界的基础/ 056

    虚拟空间的攻击都能变成物理世界的破坏/ 058

    黑客已经从“小毛贼” 变成了国家级的对手/ 061

    思考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跳出原有认识/ 064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必须面对五大安全挑战/ 065

    未来汽车安全的最大威胁是数字安全/ 069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抗/ 071

    网络安全立法必须平衡好鼓励创新和保障安全/ 074

    现阶段方向性的引导政策比具体的固化标准更有意义/ 078

    未来整供车企需要共同负责供应链的网络安全/ 079

    比购买安全防护产品更重要的是训练安全防护团队/ 081

    未来车内网络的安全防护挑战更大/ 084

    今后汽车企业必须在数字安全防护方面持续投入/ 085

    汽车企业必须建立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能力/ 086

    数字安全防护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软件, 而是服务/ 088

    汽车安全体系应从行业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 090

    一次性的安全产品将转变为持续性的安全服务/ 092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093

    360 选择以投资新车企的方式进军汽车产业新赛道/ 096

    数字化将缩小普通车与豪华车的差距/ 098

    互联网公司应该与汽车企业深度合作、各展所长/ 100

    汽车企业欠缺的是数字化思维和基因/ 101

    “科技平权” 可以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实现/ 104

    未来360 要成为汽车产业的数字安全供应商/ 108

    三、对话张春晖———深度解析汽车操作系统创新/ 112

    半个汽车人是最佳状态, 汽车企业需要内部变革/ 115

    汽车生态构建不能照搬手机, 分工协作需要操作系统理念/ 119

    中国需要自研汽车操作系统, 而且应当站位高远/ 123

    汽车操作系统只能在产业实践中打磨和演进/ 128

    自研操作系统的完整逻辑: 掌控核心技术、形成演进能力、

    匹配中国场景/ 130

    汽车操作系统需要分三步走: 一脉相承、逐步演进/ 134

    汽车操作系统不会一家独大, 不同企业应有合理分工/ 138

    架构思维能力最为关键, 操作系统要给未来“留白” / 140

    汽车应充分借鉴手机经验, 基础操作系统越通用越好/ 143

    操作系统要和硬件企业深度合作, “芯片+OS” 模式是演进方向/ 147

    由单一客户到服务行业, 汽车操作系统平台化属性彰显/ 151

    汽车安全需要体系化思考, 操作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153

    新汽车未来空间无限, 操作系统是坚实地基/ 157

    四、对话曹斌———深度解析“软件定义汽车” 的底层逻辑/ 162

    汽车和IT 两大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必然方向和重大机遇/ 167

    “软件定义汽车” 旨在强调软件的作用日益提升/ 170

    未来汽车创新发展的终极方向是理解人/ 175

    实现不同硬件和软件的打通: 架构重建, 分工重塑/ 180

    汽车软件分类: 控制软件、信息娱乐软件、自动驾驶软件/ 183

    软件开发需要可成长的架构、组织以及系统集成和测试能力/ 185

    “软件定义汽车” 的核心: 以“有所为有所不为” 实现差异化/ 190

    硬件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94

    未来汽车软件人才的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 197

    广义的操作系统: 基于行业共识, 推动生态搭建/ 200

    手机开发者生态像草原, 汽车开发者生态像森林/ 202

    汽车定制化的前提是确保没有功能安全风险/ 204

    汽车定制化: 让用户的选择空间更大、操作更简单/ 205

    切勿让用户参与汽车产品创新变成鸡肋/ 207

    未来车企可以为发烧友留下定制开发的空间/ 211

    汽车软件分层: 基础层、中间层和上层应用软件/ 212

    把硬件充分抽象化是有效实现“软硬平衡” 的前提/ 214

    通过“软件先行” 扫清迭代升级的最大障碍/ 216

    软件能否升级不应影响硬件寿命及其正常使用/ 218

    可插拔硬件模式挑战巨大, 需严格限定替换空间/ 22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赵福全研究院·汽车产业战略系列” 的第八册, 集中展现了2021—2022 年“赵福全研究院” 的四场高端对话, 记载了赵福全院长与余凯、周鸿祎、张春晖、曹斌四位汽车/ 互联网行业的企业家、技术专家就汽车技术生态创新开展的对话与探讨。
      本书从汽车软件创新、汽车操作系统创新、汽车芯片创新和汽车数字安全创新四个方面, 对汽车技术生态创新的内涵进行了系统阐述, 从战略选择、产品定位、企业管理和文化、人才工程四个方面, 对汽车技术生态创新的方法进行了深度剖析。
      本书适合汽车行业及相关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人员, 以及有兴趣深入了解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人士阅读参考。
  • 作者简介:
    赵福全博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TASRI)院长,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目前主要从事汽车产业发展、企业运营与管理、技术路线等领域的战略研究。

    在美日欧汽车界学习、工作近二十年,曾任美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研究总监(Research Executive)。2004年回国,先后担任华晨与吉利两家车企的副总裁、华晨宝马公司董事、吉利汽车(香港)执行董事、澳大利亚DSI控股公司董事长以及英国锰铜公司董事等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领导参与了包括沃尔沃在内的多起国际并购及后续的业务整合工作。

    赵教授2013年5月加盟清华大学。现任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首届技术领导力会士,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会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首届会士、理事长特别顾问、技术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英文学术期刊《汽车创新工程》(Automotive Innovation)创刊联合主编,中国汽车人才研究会副理事长,以及多个地方政府及多家企业的首席战略顾问。

    赵教授作为特邀主持嘉宾与凤凰网在2014年共同创办了《赵福全研究院》高端对话栏目,迄今已和行业领袖及知名企业家等重量级嘉宾进行了70场对话。赵教授主持开发过近20款整车及10余款动力总成产品,主导完成了各类重大战略及管理咨询项目150余项,拥有授权发明专利300余项,已出版中英文专著14部,其中一部英文专著已被译为中文,发表中英日文论文300余篇,在主流报刊媒体上发表产业评论100余万字,在重大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200余场次,曾获《中国汽车报》行业年度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及40年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21世纪经济报道》年度自主创新人物、“中国经济网”汽车行业年度人物等各类重大奖项30余项。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为表彰和见证赵教授的特殊贡献而授予其的主席奖章已由北京汽车博物馆永久收藏。
  • 目录:
    序一 有一种对话: 酒逢知己, 不吐不快 付于武

    序二 媒体定位与内容价值 刘 爽

    前言

    第一部分  高端对话

    一、对话余凯———深度解析汽车芯片创新/ 002

    智能汽车将是下一个母生态/ 005

    搭建生态就是大家共同做大蛋糕/ 009

    越是产业变革期, 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012

    智能驾驶和智能交互是产品差异化的重点方向/ 014

    好芯片的标准不只是算力, 还有软件运行效率/ 020

    芯片设计要以终为始, 算力应充分利用/ 023

    车规级芯片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产品/ 025

    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价值观/ 027

    生态型企业的商业模式应是“全维利他” / 031

    生态分工将是自然流淌, 企业无需刻意为之/ 032

    未来产业生态中整供关系将被彻底重塑/ 035

    中国本土企业有望成为智能汽车创新的引领者/ 037

    新老车企应相互借鉴, 软硬融合需摸索前行/ 040

    创业者心声: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044

    二、对话周鸿祎———深度解析未来汽车安全的新逻辑/ 048

    未来5 ~10 年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窗口期/ 051

    信息化是战术, 数字化是战略/ 055

    数字化的本质是用软件重新定义世界的基础/ 056

    虚拟空间的攻击都能变成物理世界的破坏/ 058

    黑客已经从“小毛贼” 变成了国家级的对手/ 061

    思考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问题必须跳出原有认识/ 064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必须面对五大安全挑战/ 065

    未来汽车安全的最大威胁是数字安全/ 069

    网络安全的本质是人与人的对抗/ 071

    网络安全立法必须平衡好鼓励创新和保障安全/ 074

    现阶段方向性的引导政策比具体的固化标准更有意义/ 078

    未来整供车企需要共同负责供应链的网络安全/ 079

    比购买安全防护产品更重要的是训练安全防护团队/ 081

    未来车内网络的安全防护挑战更大/ 084

    今后汽车企业必须在数字安全防护方面持续投入/ 085

    汽车企业必须建立网络安全防护的基本能力/ 086

    数字安全防护最重要的不是硬件、软件, 而是服务/ 088

    汽车安全体系应从行业层面上升至国家层面/ 090

    一次性的安全产品将转变为持续性的安全服务/ 092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引领者/ 093

    360 选择以投资新车企的方式进军汽车产业新赛道/ 096

    数字化将缩小普通车与豪华车的差距/ 098

    互联网公司应该与汽车企业深度合作、各展所长/ 100

    汽车企业欠缺的是数字化思维和基因/ 101

    “科技平权” 可以在智能网联汽车上实现/ 104

    未来360 要成为汽车产业的数字安全供应商/ 108

    三、对话张春晖———深度解析汽车操作系统创新/ 112

    半个汽车人是最佳状态, 汽车企业需要内部变革/ 115

    汽车生态构建不能照搬手机, 分工协作需要操作系统理念/ 119

    中国需要自研汽车操作系统, 而且应当站位高远/ 123

    汽车操作系统只能在产业实践中打磨和演进/ 128

    自研操作系统的完整逻辑: 掌控核心技术、形成演进能力、

    匹配中国场景/ 130

    汽车操作系统需要分三步走: 一脉相承、逐步演进/ 134

    汽车操作系统不会一家独大, 不同企业应有合理分工/ 138

    架构思维能力最为关键, 操作系统要给未来“留白” / 140

    汽车应充分借鉴手机经验, 基础操作系统越通用越好/ 143

    操作系统要和硬件企业深度合作, “芯片+OS” 模式是演进方向/ 147

    由单一客户到服务行业, 汽车操作系统平台化属性彰显/ 151

    汽车安全需要体系化思考, 操作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 153

    新汽车未来空间无限, 操作系统是坚实地基/ 157

    四、对话曹斌———深度解析“软件定义汽车” 的底层逻辑/ 162

    汽车和IT 两大行业的深度融合是必然方向和重大机遇/ 167

    “软件定义汽车” 旨在强调软件的作用日益提升/ 170

    未来汽车创新发展的终极方向是理解人/ 175

    实现不同硬件和软件的打通: 架构重建, 分工重塑/ 180

    汽车软件分类: 控制软件、信息娱乐软件、自动驾驶软件/ 183

    软件开发需要可成长的架构、组织以及系统集成和测试能力/ 185

    “软件定义汽车” 的核心: 以“有所为有所不为” 实现差异化/ 190

    硬件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194

    未来汽车软件人才的需求将发生重大变化/ 197

    广义的操作系统: 基于行业共识, 推动生态搭建/ 200

    手机开发者生态像草原, 汽车开发者生态像森林/ 202

    汽车定制化的前提是确保没有功能安全风险/ 204

    汽车定制化: 让用户的选择空间更大、操作更简单/ 205

    切勿让用户参与汽车产品创新变成鸡肋/ 207

    未来车企可以为发烧友留下定制开发的空间/ 211

    汽车软件分层: 基础层、中间层和上层应用软件/ 212

    把硬件充分抽象化是有效实现“软硬平衡” 的前提/ 214

    通过“软件先行” 扫清迭代升级的最大障碍/ 216

    软件能否升级不应影响硬件寿命及其正常使用/ 218

    可插拔硬件模式挑战巨大, 需严格限定替换空间/ 22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汽车产品创新
赵福全 刘宗巍 马青竹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汽车产业创新
赵福全、刘宗巍、胡津南、马青竹 著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汽车技术创新
赵福全、刘宗巍、杨克铨、马青竹 著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供应链与汽车强国
赵福全 著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践行汽车强国策
赵福全、苏瑞琦、刘宗巍 著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探索汽车强国路
赵福全、苏瑞琦、刘宗巍 著
汽车技术生态创新
洞见汽车强国梦
赵福全、苏瑞琦、刘宗巍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