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1-2022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21-2022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主编 , 副主编
2022-12
版次: 1
ISBN: 9787513668750
定价: 98.00
装帧: 其他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分类: 经济
2人买过
  • 本报告是系列年度报告《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的第18部。2021年以来,国内外风险因素增多,经济转型和调整的压力有所显现。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国GDP较上年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6%增速目标。尽管2021年经济增速与近年来自身逐年增长率相比仍处于合理区间,率先迈入后疫情时代稳健复苏阶段,但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为5.1%左右,低于2018年(6.6%)和2019年(6.1%)的水平,表明宏观经济出现趋势性放缓迹象。那么,在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在哪里?重点发展领域有哪些?宏观政策该如何调整?本报告将以专题的形式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主编 苏剑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博士,北京市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副主席,曾任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经济顾问。研究及教学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

    副主编  戚自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研究领域: 美国经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经济政策效果模拟、宏观经济变量长期趋势预测。长期在《第一财经》上开设《美国经济评论》专栏。

    学术顾问 刘伟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研究及教学领域为政治经济学、转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比较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 绪 论 1

    第一章 稳定经济增长 完善宏观治理

    ——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7

    第一节 2021 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圆满达成,体现了中国经济较强的韧性 7

    第二节 2022 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科学合理,体现了主动作为 9

    第三节 2022 年宏观经济政策突出特点在于保持连续性,增强有效性,取向清晰,力度加强 12

    第四节 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宏观调控方式具有新特点 15

    第二章 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趋势、成效与建议 23

    第一节 引言 2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24

    第三节 市场分割指数测算 27

    第四节 市场分割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30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50

    第三章 区域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55

    第一节 美国东西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经验借鉴 55

    第二节 日本东京都市圈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59

    第三节 法国巴黎都市圈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65

    第四节 英国伦敦都市圈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69

    第五节 以色列特拉维夫及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74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效果评估

    ——基于EBM-Luenberger 模型 78

    第一节 引言 7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79

    第三节 研究设计 81

    第四节 研究结果 88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5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基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分析视角 97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综述 97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影响机制分析 100

    第三节 中国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分析 103

    第四节 研究设计 105

    第五节 实证分析 107

    第六节 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速的展望:基于人口因素 112

    第七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5

    第六章 只有大力度的体制改革才能支撑住经济增长速度 118

    第一节 1978 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奇迹究竟来自哪里? 119

    第二节 二元体制自然经济增长可能会处于低速水平 123

    第三节 需要认清楚中国改革的阶段、内容和渐进逻辑 125

    第四节 符合实际:改革与增长内在数理关系的范畴和变量 127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仿真推演 130

    第六节 结论和改革建议 134

    第七章 减税是否提升了小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139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回顾 139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143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数据 145

    第四节 经验分析结果 148

    第五节 结论 155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测算 156

    第一节 供给视角下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56

    第二节 需求视角下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58

    第三节 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拉动就业情况 166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估算 169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71

    第九章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生产要素化的经济分析 17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73

    第二节 数据为何要生产要素化? 175

    第三节 数据资产如何确权、交易和定价 182

    第四节 数字经济的核算 188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94

    第十章 加速数字政府与现代财政的地方体系建设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 197

    第一节 地方数字政府与现代财政是县域治理“三起来”的坚实基础与重要支柱 198

    第二节 地方体系建设下县域政府数字化转型路径 203

    第三节 地方体系建设下县域财政现代化转型路径 207

    第十一章 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转型战略及趋势探索 213

    第一节 引言 213

    第二节 为实现碳中和需要构建什么样的能源体系 214

    第三节 碳中和要求能源转型战略做什么样的调整 216

    第四节 如何把握好能源转型的节奏 218

    第五节 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转型的三大趋势 22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供给管理的实践历程与创新应用 231

    第一节 引言 231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供给管理的政策应用 232

    第三节 中国供给管理政策应用总结 244

    第四节 中国供给管理的未来展望 246

    参考文献 248
  • 内容简介:
    本报告是系列年度报告《中国经济增长报告》的第18部。2021年以来,国内外风险因素增多,经济转型和调整的压力有所显现。按不变价格计算,全国GDP较上年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6%增速目标。尽管2021年经济增速与近年来自身逐年增长率相比仍处于合理区间,率先迈入后疫情时代稳健复苏阶段,但2020年和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为5.1%左右,低于2018年(6.6%)和2019年(6.1%)的水平,表明宏观经济出现趋势性放缓迹象。那么,在未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潜力在哪里?重点发展领域有哪些?宏观政策该如何调整?本报告将以专题的形式对此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 作者简介:
    主编 苏剑

    美国布兰戴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国际经济学与金融学博士,北京市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学者,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论坛副主席,曾任方正证券首席宏观经济顾问。研究及教学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和中国经济。

    副主编  戚自科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研究领域: 美国经济、可计算的一般均衡、经济政策效果模拟、宏观经济变量长期趋势预测。长期在《第一财经》上开设《美国经济评论》专栏。

    学术顾问 刘伟 

    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首批“跨世纪优秀人才”“新世纪千百万人才工程”学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两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研究及教学领域为政治经济学、转轨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国外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比较经济学、宏观经济分析。
  • 目录:
    绪 论 1

    第一章 稳定经济增长 完善宏观治理

    ——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分析 7

    第一节 2021 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圆满达成,体现了中国经济较强的韧性 7

    第二节 2022 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科学合理,体现了主动作为 9

    第三节 2022 年宏观经济政策突出特点在于保持连续性,增强有效性,取向清晰,力度加强 12

    第四节 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提升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宏观调控方式具有新特点 15

    第二章 中国市场一体化进程:趋势、成效与建议 23

    第一节 引言 23

    第二节 文献综述 24

    第三节 市场分割指数测算 27

    第四节 市场分割指数测算结果分析 30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建议 50

    第三章 区域协同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55

    第一节 美国东西城市群的协同发展经验借鉴 55

    第二节 日本东京都市圈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59

    第三节 法国巴黎都市圈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65

    第四节 英国伦敦都市圈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69

    第五节 以色列特拉维夫及城市群发展模式的启示与经验借鉴 74

    第四章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效果评估

    ——基于EBM-Luenberger 模型 78

    第一节 引言 78

    第二节 文献综述 79

    第三节 研究设计 81

    第四节 研究结果 88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95

    第五章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

    ——基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分析视角 97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综述 97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对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影响机制分析 100

    第三节 中国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分析 103

    第四节 研究设计 105

    第五节 实证分析 107

    第六节 对中国经济未来增速的展望:基于人口因素 112

    第七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15

    第六章 只有大力度的体制改革才能支撑住经济增长速度 118

    第一节 1978 年以来的中国经济奇迹究竟来自哪里? 119

    第二节 二元体制自然经济增长可能会处于低速水平 123

    第三节 需要认清楚中国改革的阶段、内容和渐进逻辑 125

    第四节 符合实际:改革与增长内在数理关系的范畴和变量 127

    第五节 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增长速度的仿真推演 130

    第六节 结论和改革建议 134

    第七章 减税是否提升了小微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139

    第一节 引言和文献回顾 139

    第二节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143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数据 145

    第四节 经验分析结果 148

    第五节 结论 155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市场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测算 156

    第一节 供给视角下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56

    第二节 需求视角下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58

    第三节 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拉动就业情况 166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估算 169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171

    第九章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生产要素化的经济分析 17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73

    第二节 数据为何要生产要素化? 175

    第三节 数据资产如何确权、交易和定价 182

    第四节 数字经济的核算 188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194

    第十章 加速数字政府与现代财政的地方体系建设推进县域治理“三起来” 197

    第一节 地方数字政府与现代财政是县域治理“三起来”的坚实基础与重要支柱 198

    第二节 地方体系建设下县域政府数字化转型路径 203

    第三节 地方体系建设下县域财政现代化转型路径 207

    第十一章 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转型战略及趋势探索 213

    第一节 引言 213

    第二节 为实现碳中和需要构建什么样的能源体系 214

    第三节 碳中和要求能源转型战略做什么样的调整 216

    第四节 如何把握好能源转型的节奏 218

    第五节 碳中和愿景下中国能源转型的三大趋势 223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供给管理的实践历程与创新应用 231

    第一节 引言 231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供给管理的政策应用 232

    第三节 中国供给管理政策应用总结 244

    第四节 中国供给管理的未来展望 246

    参考文献 248
查看详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