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作者:
2022-06
版次: 1
ISBN: 9787576027709
定价: 52.00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纸张: 胶版纸
页数: 130页
字数: 200.000千字
分类: 教育
8人买过
  •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是严华银老师多年来对教育诸多方面问题进行反思与追问的合集,全书共分为八辑,既有对生活的审问,也有对教育教学中“激励”的负效应及其消除、警惕学校教育教学中“组织依赖症”的滋长等问题的理性思考,还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学校领导力提升等问题的详细分析。 严华银,教授,特级教师。已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现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阅读学会常务副会长。被聘任为教育bu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名校长领航工程江苏基地首席专家;任多省市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2015年以来,先后以教育bu教育帮扶专家工作组专家、组长的身份,数次赴西藏、南疆、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等地,调研、指导教育精准帮扶工作。2020年以来,应邀以知名专家主持身份在江苏、浙江、云南、安徽等地建立知名专家工作站。 第一辑 审问生活

    001 / 教育:科学还是文学(代序)

    003 / 人类未来究竟听谁的?

    006 / “朋友圈”里有没有朋友?

    009 / “孤独”是智者最好的朋友

    011 / 也说“无知者无畏”

    013 / 从“三省”说开去

    015 / 成就“逆商”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要什么

    018 / 对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甚解”

    020 / 在道德和法律之间

    025 / 从师范院校培养“卓越教师”说开去

    第二辑  慎思理念

    029 / 道德:一个民族战无不胜的力量

    031 / 重塑国家课程的刚性

    034 / 尊重和敬畏,才有文化的生生不息

    036 / 何为“洞见”?

    039 / 词不达意说“分享”

    041 / “格局”是个“立方体”

    044 / 我们会不会“讲理”?

    046 / “讲理”也是一种科学

    049 / 人格修炼是一生的工程

    052 / 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

    第三辑  明辨人事

    057 / 没什么“门脸”的普林斯顿大学

    060 / 在大学寻找围墙

    063 / 沈茂德:校长教育家的江苏样本

    第四辑 溯源教育

    071 /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073 / “福泽”,是最好的教育

    075 / 教育启蒙:教育转型的关键

    077 / 理性:“赏识”教育的精髓

        ——《常州市丽华中学赏识教育案例集》序

    081 / 正心·用心·进取心

        ——有感于《河滨路小学教师文集》

    084 / 教育教学中“激励”的负效应及其消除

    095 / 警惕教育教学中“组织依赖症”的滋长

    第五辑  追问教师价值

    103 / “育人”是什么?

    106 / “立德树人”,关键在“树人”者“立德”

    108 /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110 / 多少年之后还能有多少学生念起我们?

    114 / 知行合一: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不二法门

    116 / 找回中国教师的“实践自信”

    119 / 教师故事是最好的德育

        ——读《通州教育故事》

    第六辑 寻觅教师发展

    127 / “三友”伴行可致远

    130 / 多方协力,共襄教师发展

    132 / 优秀者依然任重而道远

    135 / 从“自觉”走向“改变”

        ——应试雾霾中的教育人应有的姿态

    138 / 一专多能:未来教师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40 / “互联网 ”时代:教师发展的路向

    150 / 师德 知能 思维

        ——谈未来教师的基本素养问题

    第七辑 深味学校元素

    161 / 思维力培养:前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抉择

    165 /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172 / 校长,首先是教师之“长”

    175 / 教文化的学校一定有“文化”吗?

    178 / 学校文化“写”在哪里?

    180 / 规律 人性 常识

        ——教学行为的变革需要坚守的底线

    185 / 课程标准建设也应该有“标准”

    193 / 教育转型,也需要实践智慧、基层经验

    第八辑 透视阅读真谛

    199 / 读阳刚大美,发理性光辉

        ——《读天下》宣言

    202 / 阅读,是最好的自我唤醒

    205 / 阅读的丰厚与创造的辉煌

    207 / “有我”:阅读的最美境界

    209 / 整体感、主观性、概括力
  • 内容简介: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是严华银老师多年来对教育诸多方面问题进行反思与追问的合集,全书共分为八辑,既有对生活的审问,也有对教育教学中“激励”的负效应及其消除、警惕学校教育教学中“组织依赖症”的滋长等问题的理性思考,还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阅读、学校领导力提升等问题的详细分析。
  • 作者简介:
    严华银,教授,特级教师。已出版著作10余部,发表论文500余篇。现任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兼任江苏省中华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阅读学会常务副会长。被聘任为教育bu全国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专家,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名校长领航工程江苏基地首席专家;任多省市教育家型校长,教师培养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专家。2015年以来,先后以教育bu教育帮扶专家工作组专家、组长的身份,数次赴西藏、南疆、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等地,调研、指导教育精准帮扶工作。2020年以来,应邀以知名专家主持身份在江苏、浙江、云南、安徽等地建立知名专家工作站。
  • 目录:
    第一辑 审问生活

    001 / 教育:科学还是文学(代序)

    003 / 人类未来究竟听谁的?

    006 / “朋友圈”里有没有朋友?

    009 / “孤独”是智者最好的朋友

    011 / 也说“无知者无畏”

    013 / 从“三省”说开去

    015 / 成就“逆商”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要什么

    018 / 对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甚解”

    020 / 在道德和法律之间

    025 / 从师范院校培养“卓越教师”说开去

    第二辑  慎思理念

    029 / 道德:一个民族战无不胜的力量

    031 / 重塑国家课程的刚性

    034 / 尊重和敬畏,才有文化的生生不息

    036 / 何为“洞见”?

    039 / 词不达意说“分享”

    041 / “格局”是个“立方体”

    044 / 我们会不会“讲理”?

    046 / “讲理”也是一种科学

    049 / 人格修炼是一生的工程

    052 / 师生关系的三重境界

    第三辑  明辨人事

    057 / 没什么“门脸”的普林斯顿大学

    060 / 在大学寻找围墙

    063 / 沈茂德:校长教育家的江苏样本

    第四辑 溯源教育

    071 /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073 / “福泽”,是最好的教育

    075 / 教育启蒙:教育转型的关键

    077 / 理性:“赏识”教育的精髓

        ——《常州市丽华中学赏识教育案例集》序

    081 / 正心·用心·进取心

        ——有感于《河滨路小学教师文集》

    084 / 教育教学中“激励”的负效应及其消除

    095 / 警惕教育教学中“组织依赖症”的滋长

    第五辑  追问教师价值

    103 / “育人”是什么?

    106 / “立德树人”,关键在“树人”者“立德”

    108 /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110 / 多少年之后还能有多少学生念起我们?

    114 / 知行合一:班主任工作成功的不二法门

    116 / 找回中国教师的“实践自信”

    119 / 教师故事是最好的德育

        ——读《通州教育故事》

    第六辑 寻觅教师发展

    127 / “三友”伴行可致远

    130 / 多方协力,共襄教师发展

    132 / 优秀者依然任重而道远

    135 / 从“自觉”走向“改变”

        ——应试雾霾中的教育人应有的姿态

    138 / 一专多能:未来教师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140 / “互联网 ”时代:教师发展的路向

    150 / 师德 知能 思维

        ——谈未来教师的基本素养问题

    第七辑 深味学校元素

    161 / 思维力培养:前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抉择

    165 /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办学理念?

    172 / 校长,首先是教师之“长”

    175 / 教文化的学校一定有“文化”吗?

    178 / 学校文化“写”在哪里?

    180 / 规律 人性 常识

        ——教学行为的变革需要坚守的底线

    185 / 课程标准建设也应该有“标准”

    193 / 教育转型,也需要实践智慧、基层经验

    第八辑 透视阅读真谛

    199 / 读阳刚大美,发理性光辉

        ——《读天下》宣言

    202 / 阅读,是最好的自我唤醒

    205 / 阅读的丰厚与创造的辉煌

    207 / “有我”:阅读的最美境界

    209 / 整体感、主观性、概括力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路上的思与行
秦和 著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师生共同追寻生命的真谛
王俭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写作:从教改实践走向成果表达 大夏书系
颜莹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的时空漫游——博物馆文化课程建设与实践
彭学明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学院的困扰(教师教育哲学译丛)
(美)戴维·F.拉巴里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与激情:社会转型背景下县城高中教师情感能量研究
胡鹏辉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政策与法规(修订版)
苏艳霞 孟宪景 贾晓静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心理学
刘儒德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人类学
凯瑟琳·安德森-莱维特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质性研究方法
朱恬恬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法导读
唐之享
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 大夏书系
教育信息化政策和总体规划论纲
苗逢春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