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朋友圈。
2022-03
版次: 1
ISBN: 9787520191555
定价: 118.00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纸张: 纯质纸
页数: 592页
字数: 459.000千字
分类: 哲学心理学
82人买过
  •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将传主放在了那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叙述叔本华平淡而不平凡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其哲学与其他的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如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华作为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与乐观向上、高歌猛进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无闻、知音难觅。
      书中既有生动的叙述、饶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纵横捭阖的哲学比较、严谨的思辨。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记述生平的传记,而且还是一部思想的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哲学史著作。正是由于这部传记,作者一举成名,也正因作者的生花妙笔,叔本华再一次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德国知名学者、文化大家,1945年生于巴登-符腾堡州罗特维尔市,曾在法兰克福与柏林学习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史,获博士学位,后成为自由作家,为德意志思想群星立传。曾获多项文学殊荣,入选德意志语言与文学科学院并荣膺德国一等十字勋章,现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

     

    译者简介

     

    钦文,任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文化学者,研究方向为德国近代文学、中外交流史、出版与阅读文化史。兼为译事,代表译作为《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拉贝日记》(合译)。 前 言 / 001

     



     

    章 / 003

    但泽——阿图尔出生前的故事——得不到疼爱的孩子——对哲学的首次核心体验——仓库岛:黑暗的心脏

     

    第二章 / 020

    汉堡 —— 人生的本读物:勒阿弗尔 —— 与安蒂姆的友谊——阿图尔的学商之途

     

    第三章 / 047

    艰难的选择:走向世界还是进入书本?——漫长的欧洲之旅是与魔鬼的契约:再次阅读生活之书以及随之而来的诅咒——山上的经历与跌入账房——谁能登临而一语不发?

     

    第四章 / 076

    父亲的权威挥之不去,超越生死——抑郁的阿图尔找寻没有父亲的彼岸——青春期的神正之辨难题——通过马蒂亚斯·克劳狄乌斯投向浪漫派——个哲学场景:浪漫派的夜幕升天之旅——阿图尔对坠落的恐惧:“哦,情欲;哦,地狱。”

     

    第五章 / 101

    魏玛——政治上的灾难和母亲在社交上的成功——处于困境之中的歌

     

    第六章 / 126

    告别汉堡和安蒂姆——对友谊的剖析——哥达,再一次坐在课堂上——招人讨厌的阿图尔——母子之间的口角——阿图尔在魏玛:一个不速之客——母亲之道——无法回避的歌德——阿图尔的恋爱——假面舞会

     

    第七章 / 154

    哥廷根 —— 钻研自然科学 —— 父亲的阴影:对坚实感的爱好——徘徊在柏拉图和康德、渴望迷醉和怀疑之间——第二个哲学场景:从笛卡儿到康德,从神性的理性到神圣的理性,从形而上学到德性——“自在之物”的平步青云——地狱譬喻中的阿图尔

     

    第八章 / 185

    柏林的生活——学术暴动——施莱尔马赫与费希特之争——第三个哲学场景:费希特,革命浪漫派以及成为自我的乐趣:“在人类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发现内心之中

    的荒野——阿图尔期待着费希特的“电击”

     

    第九章 / 205

    阿图尔手稿本中的秘密哲学:“优良意识”——圣灵降临——没有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加入的心醉神迷状态

     

    第十章 / 218

    阿图尔听费希特讲课——解放战争中的柏林——政治的无上权威——武器中的哲学——阿图尔的逃亡

     

    第二部

     

    第十一章 / 235

    没有舞台施展才华的思想家——阿图尔在鲁道尔施塔特——个哲学避难所——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理由本身和诸多具体的理由——理性的界限——阿图尔有意遮掩

     

    第十二章 / 253

    回到魏玛——与母亲反目成仇——夹缝之中的阿黛拉——阿黛拉隐秘的浪漫插曲

     

    第十三章 / 275

    非凡聚首:歌德与叔本华——两位与黑暗的强势进行斗争的色彩学家——一段棘手关系的来龙去脉——歌德:“终不免分道扬镳”

     

    第十四章 / 297

    德累斯顿 —— 阿图尔不与同行交往 —— “ 非凡构思”的时代——女管家:“您真是芬芳吐艳,博士先生”——稿本中的哲学独语——阿图尔为“优良意识”找到一种语言——发现了作为“自在之物”的意识

     

    第十五章 / 324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阿图尔的没有天国的形而上学 —— 认识论批判的弯路 之必要性 —— 不是对世界的解释,而是对世界的理解 —— 对存有的阐 释 —— 接近真 理 —— 万物归——敌对的统一体——出路——艺术——以静观沉思的生活对抗劳作有为的世界精神

     

    第十六章 / 345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身体的哲学:愉悦在此止步 —— 自我实现与自我消解 —— 利己主义的力量 —— 国家与法 —— 财产 —— 同情之神奇统一 —— 大大的 “不” —— 音乐——否定的旁观者视角——次后和后

     

    第十七章 / 368

    与布罗克豪斯的激烈争执——首次意大利之行——艳遇——格雷科咖啡馆内的争吵:“让我们把这家伙扔出去!”——返回德国——财务危机,家庭内的争吵——阿图尔和阿黛拉

     

    第十八章 / 387

    在柏林当讲师——“复仇者”,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第四个哲学场景:黑格尔的一系列胜利和毕德迈耶尔精神——阿图尔为何没有成功

     

    第十九章 / 410

    对抗失望的哲学策略 —— 对手稿本的修订 —— 情人卡罗琳娜·梅冬——玛尔奎事件——再度游历意大利——患病——迷途——返回柏林——闹剧收场

     

    第二十章 / 434

    从柏林出逃——叔本华敲打家具——法兰克福——对抗恐惧的仪式——生活方式与语言风格——母亲之死和阿黛拉的悲剧命运

     

    第二十一章 / 452

    《论自然中的意志》——确认存在和忘却存在——第五个哲学场景:实践哲学——创造的哲学和现实的现实性哲学——三月革命前的时代精神: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竞相揭露

     

    第二十二章 / 474

    第六个哲学场景:自由之神秘及这一神秘的由来——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个体化之痛苦和罪责——四八年革命期间的叔本华:食利者的命运

     

    第二十三章 / 504

    大山向先知走来 —— 门徒、传播福音者 、 广大的听众 —— 叔本华“献给世界的哲学”: 《人生智慧箴言》 —— 唯实论的精神——“似乎”——为“不彻底”唱赞歌——第七个哲学场景:叔本华及其后果

     

    第二十四章 / 533

    “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一些他们将永世不忘的东西”——风烛残年——成名之喜剧——死亡:尼罗河流到了开罗

     

    作品版本、参考文献、缩略语凡例 / 540

    注 释 / 550

    年 表 / 564

    索 引 / 56
  • 内容简介: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将传主放在了那个“哲学的狂野年代”的背景之中,在叙述叔本华平淡而不平凡的一生的同时,也将其哲学与其他的前辈或同时代哲学家——如康德、费希特、谢林、浪漫派哲学家、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的思想放在一起考量。叔本华作为历史理性的怀疑者、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与乐观向上、高歌猛进的“狂野年代”格格不入,因而注定了默默无闻、知音难觅。
      书中既有生动的叙述、饶有情趣的逸事穿插,又有纵横捭阖的哲学比较、严谨的思辨。因此,这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记述生平的传记,而且还是一部思想的传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哲学史著作。正是由于这部传记,作者一举成名,也正因作者的生花妙笔,叔本华再一次赢得了读者的关注。
  • 作者简介:
    吕迪格尔·萨弗兰斯基(Rüdiger Safranski),德国知名学者、文化大家,1945年生于巴登-符腾堡州罗特维尔市,曾在法兰克福与柏林学习哲学、文学、历史与艺术史,获博士学位,后成为自由作家,为德意志思想群星立传。曾获多项文学殊荣,入选德意志语言与文学科学院并荣膺德国一等十字勋章,现任柏林自由大学客座教授。

     

    译者简介

     

    钦文,任教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文化学者,研究方向为德国近代文学、中外交流史、出版与阅读文化史。兼为译事,代表译作为《论现代和后现代的辩证法》、《拉贝日记》(合译)。
  • 目录:
    前 言 / 001

     



     

    章 / 003

    但泽——阿图尔出生前的故事——得不到疼爱的孩子——对哲学的首次核心体验——仓库岛:黑暗的心脏

     

    第二章 / 020

    汉堡 —— 人生的本读物:勒阿弗尔 —— 与安蒂姆的友谊——阿图尔的学商之途

     

    第三章 / 047

    艰难的选择:走向世界还是进入书本?——漫长的欧洲之旅是与魔鬼的契约:再次阅读生活之书以及随之而来的诅咒——山上的经历与跌入账房——谁能登临而一语不发?

     

    第四章 / 076

    父亲的权威挥之不去,超越生死——抑郁的阿图尔找寻没有父亲的彼岸——青春期的神正之辨难题——通过马蒂亚斯·克劳狄乌斯投向浪漫派——个哲学场景:浪漫派的夜幕升天之旅——阿图尔对坠落的恐惧:“哦,情欲;哦,地狱。”

     

    第五章 / 101

    魏玛——政治上的灾难和母亲在社交上的成功——处于困境之中的歌

     

    第六章 / 126

    告别汉堡和安蒂姆——对友谊的剖析——哥达,再一次坐在课堂上——招人讨厌的阿图尔——母子之间的口角——阿图尔在魏玛:一个不速之客——母亲之道——无法回避的歌德——阿图尔的恋爱——假面舞会

     

    第七章 / 154

    哥廷根 —— 钻研自然科学 —— 父亲的阴影:对坚实感的爱好——徘徊在柏拉图和康德、渴望迷醉和怀疑之间——第二个哲学场景:从笛卡儿到康德,从神性的理性到神圣的理性,从形而上学到德性——“自在之物”的平步青云——地狱譬喻中的阿图尔

     

    第八章 / 185

    柏林的生活——学术暴动——施莱尔马赫与费希特之争——第三个哲学场景:费希特,革命浪漫派以及成为自我的乐趣:“在人类那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能的”——发现内心之中

    的荒野——阿图尔期待着费希特的“电击”

     

    第九章 / 205

    阿图尔手稿本中的秘密哲学:“优良意识”——圣灵降临——没有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加入的心醉神迷状态

     

    第十章 / 218

    阿图尔听费希特讲课——解放战争中的柏林——政治的无上权威——武器中的哲学——阿图尔的逃亡

     

    第二部

     

    第十一章 / 235

    没有舞台施展才华的思想家——阿图尔在鲁道尔施塔特——个哲学避难所——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理由本身和诸多具体的理由——理性的界限——阿图尔有意遮掩

     

    第十二章 / 253

    回到魏玛——与母亲反目成仇——夹缝之中的阿黛拉——阿黛拉隐秘的浪漫插曲

     

    第十三章 / 275

    非凡聚首:歌德与叔本华——两位与黑暗的强势进行斗争的色彩学家——一段棘手关系的来龙去脉——歌德:“终不免分道扬镳”

     

    第十四章 / 297

    德累斯顿 —— 阿图尔不与同行交往 —— “ 非凡构思”的时代——女管家:“您真是芬芳吐艳,博士先生”——稿本中的哲学独语——阿图尔为“优良意识”找到一种语言——发现了作为“自在之物”的意识

     

    第十五章 / 324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阿图尔的没有天国的形而上学 —— 认识论批判的弯路 之必要性 —— 不是对世界的解释,而是对世界的理解 —— 对存有的阐 释 —— 接近真 理 —— 万物归——敌对的统一体——出路——艺术——以静观沉思的生活对抗劳作有为的世界精神

     

    第十六章 / 345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身体的哲学:愉悦在此止步 —— 自我实现与自我消解 —— 利己主义的力量 —— 国家与法 —— 财产 —— 同情之神奇统一 —— 大大的 “不” —— 音乐——否定的旁观者视角——次后和后

     

    第十七章 / 368

    与布罗克豪斯的激烈争执——首次意大利之行——艳遇——格雷科咖啡馆内的争吵:“让我们把这家伙扔出去!”——返回德国——财务危机,家庭内的争吵——阿图尔和阿黛拉

     

    第十八章 / 387

    在柏林当讲师——“复仇者”,没有人愿意听他的——第四个哲学场景:黑格尔的一系列胜利和毕德迈耶尔精神——阿图尔为何没有成功

     

    第十九章 / 410

    对抗失望的哲学策略 —— 对手稿本的修订 —— 情人卡罗琳娜·梅冬——玛尔奎事件——再度游历意大利——患病——迷途——返回柏林——闹剧收场

     

    第二十章 / 434

    从柏林出逃——叔本华敲打家具——法兰克福——对抗恐惧的仪式——生活方式与语言风格——母亲之死和阿黛拉的悲剧命运

     

    第二十一章 / 452

    《论自然中的意志》——确认存在和忘却存在——第五个哲学场景:实践哲学——创造的哲学和现实的现实性哲学——三月革命前的时代精神: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竞相揭露

     

    第二十二章 / 474

    第六个哲学场景:自由之神秘及这一神秘的由来——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个体化之痛苦和罪责——四八年革命期间的叔本华:食利者的命运

     

    第二十三章 / 504

    大山向先知走来 —— 门徒、传播福音者 、 广大的听众 —— 叔本华“献给世界的哲学”: 《人生智慧箴言》 —— 唯实论的精神——“似乎”——为“不彻底”唱赞歌——第七个哲学场景:叔本华及其后果

     

    第二十四章 / 533

    “人类从我这里学到了一些他们将永世不忘的东西”——风烛残年——成名之喜剧——死亡:尼罗河流到了开罗

     

    作品版本、参考文献、缩略语凡例 / 540

    注 释 / 550

    年 表 / 564

    索 引 / 56
查看详情
相关图书 / 更多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瘟疫的威力:黑死病如何改变世界,1347~1353
[德]福尔克尔·赖因哈特(Volker Reinhardt)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帝国与革命:埃德蒙·伯克的政治生涯(套装全2册)
[英]理查德·伯克(Richard Bourke)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当总统撒谎:官方欺骗及其后果的历史
[美]埃里克·阿尔特曼 著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美)约翰·克拉布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简朴的哲学:为什么少就是多?
[美]埃默里斯·韦斯特科特(Emrys;Westacott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那些特别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女人(精装版)
米歇尔·迪安(Michelle Dean)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世俗启蒙:启蒙运动如何改变日常生活
(美)玛格丽特.雅各布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独异性社会:现代的结构转型(精装版)
(德)安德雷亚斯·莱克维茨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共济会四百年
[英]约翰·迪基(John Dickie)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丑陋的文艺复兴
[英]亚历山大·李(Alexander Lee)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萨拉米斯之战:拯救希腊和西方文明的海战
[美]巴里·施特劳斯(Barry Strauss)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索恩丛书·我们如何成为今天的我们:德意志民族简史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您可能感兴趣 / 更多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最后的世界帝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
[德]奥拉夫·B. 拉德 后浪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娜斯佳的眼泪
[德]娜塔莎˙沃丁 著;庄亦男 译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莱布尼兹微积分 科学元典丛书
[德]莱布尼兹 著;李保滨 汉 译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卖遮阳篷的人【当当定制明信片x2】
[德]扬·魏勒 著;酷威文化 出品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宇航员说宇宙:疯狂的物理世界(有趣的现象和原理,上百个挑战常识的物理谜题,解密生活奇妙现象)
[德]乌尔里希·沃尔特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宇航员说宇宙:穿越地狱(太空神奇体验,违背常识的航天真相,脑洞大开的宇宙实验,德国《明镜》畅销作家)
[德] 乌尔里希·沃尔特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什么是现象学?(修订版)(西方思想文化译丛)
[德]亚历山大·席勒 著;李岱巍 译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露营万岁(一本帮助孩子了解露营,亲近自然的绘本故事)
[德]菲利普·韦希特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辩证法导论
[德]阿多诺 著 [德]克里斯托夫·齐尔曼 编 谢永康、彭晓涛 译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蘑菇:一部真菌奇幻史
[德]格雷格·马利 著;朱豆豆 译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少年维特之烦恼: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世界经典文学名著青少年儿童文学读物故事书名家名译原汁原味读原著
[德]歌德 著
索恩丛书·叔本华及哲学的狂野年代
乐高幻影忍者第59集(附乐高原装玩具)
[德]Blue Ocean公司 王旭 译